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08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可作为具有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风险的试验所用隔离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包括:舱体;舱体内设置有半身式防护服;舱体内半身式防护服可触及的水平位置设置有工作台面;舱体侧壁设置有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通过舱体与硬质框架支撑结构,实现隔离装置的灵活拆装、易于搬运;基于负压控制、气密隔离和高等级人员防护设计机理,实现高危操作的物理隔离,有效解决对操作人员的保护,并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染。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离防护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该固态或液态颗粒的密度与气体介质的密度可相差微小,也可悬殊很大。生物气溶胶是指含有生物性粒子的气溶胶,包括细菌、病毒以及致敏花粉、霉菌孢子、蕨类孢子和寄生虫卵等,除具有一般气溶胶的特性以外,还具有传染性、致敏性等。
[0003]在开展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研制用于预防治疗传染性疾病的疫苗药物,需要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试验,例如动物感染试验。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设备是一种专门用于开展小动物气溶胶感染试验的科学装置,但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气溶胶泄漏风险,由于气溶胶本身对人体及环境存在危害作用,应尽量避免气溶胶泄漏到设备外部环境中。另外,现有的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设备体积大、重量重,隔离装置需要设置较大的密封门,且需要放置在隔离装置底部,操作面板设置在侧面,顶部需要开盖、放置动物笼具和抓取动物等操作。而与此同时,试验人员需要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为了方便开展相关试验操作,隔离装置需要设置多种形式的操作接口,且试验过程中,需要传递物品。因此,现有的隔离装置难以满足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设备的生物安全防护和隔离操作的要求,且受到所在操作环境进出通道的尺寸影响,隔离装置的大体积也无法实现场地选择的非特异性。
[0004]为此,开发设计有效降低类似动物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设备等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生物气溶胶泄漏风险的隔离装置,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包括:
[0006]优选地,所述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包括:舱体1;舱体1内设置有半身式防护服2;舱体1内半身式防护服2可触及的水平位置设置有工作台面3;舱体1侧壁设置有进风装置4和排风装置5。
[0007]优选地,所述舱体1为柔性舱体;
[0008]优选地,所述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还包括硬质框架6,所述硬质框架6通过搭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舱体1在对应位置设置有连接包边,用于连接硬质框架6。
[0009]优选地,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至少为双层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还配置有供气过滤装置7,所述供气过滤装置7包括风机701、过滤箱体702和高效过滤器703,用于为半身式防护服2提供洁净空气,高效过滤器703安装于过滤箱体702内,用于将环境中的空气经过高效过滤送入半身式防护服2内;
[0011]优选地,所述供气过滤装置7通过气管与半身式防护服2的内部连通,通过正压支撑起半身式防护服2;半身式防护服2内层分别在颈部、袖管等位置设置有出气口。
[0012]优选地,所述工作台面3中间设有镂空,可供操作人员活动;
[0013]优选地,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底侧与工作台面3所述镂空下部凸起的法兰密封连接,所述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的舱体1与该法兰密封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下部的隔离装置上还设置有隔离操作手套8,所述隔离操作手套8与隔离装置舱体1密封连接,用于操作置于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底部的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设备。
[0015]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舱体1上远离排风过滤装置的一侧还设置有密封门9,所述密封门9用于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设备的进出;
[0016]优选地,所述舱体1工作台面3上部还设置有传递装置10,用于小型物品的传递,所述传递装置10与舱体1密封连接,外部可密闭连接密闭袋,传递物品可放置于密闭袋内,经过扎口密封或热合密封后取下以完成实验过程中将隔离装置内部的物品传递至外部;也可在隔离装置外部将物品放置于密闭袋内,可在隔离装置内部对密闭袋进行扎口密封或在隔离装置外部进行热合密封,在隔离装置内部剪下将物品从密闭袋中取出,完成物品从外部至隔离装置内部的传递过程。
[0017]优选地,所述舱体1侧壁设置的进风装置4为进风高效过滤装置,所述进风高效过滤装置与舱体1密封连接,所述进风高效过滤装置设置有进气口401,所述进气口401设置快接口402,所述快接口402可与消毒管路快速连接,其内部安装有高效过滤器403。
[0018]优选地,所述舱体1侧壁设置的排风装置5,所述排风过滤装置5为高效排风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1及第二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2;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1设有进气口511,所述进气口511与舱体1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1内部安装有高效空气过滤器512,下游设置有排气口513,所述排气口513通过管路与第二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2密封连接,所设连接管路靠近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气溶胶接口503,所述气溶胶接口503分为前端接口531和后端接口532,所述前端接口531用于第二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2上游气溶胶的注入,所述后端接口532用于第一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1的下游气溶胶采样和第二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2的上游气溶胶采样;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级排风高效过滤装置502内部设置有排风高效过滤器521,下游设置有下游气溶胶采样口522和排风机523;所述排风机523启动后,所述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内部呈现负压,在负压作用下,隔离装置外部空气通过进风装置4进入到隔离装置内部,并逐渐达到平衡。
[0021]优选地,所述进风装置4的进气口401和排风装置5的排风口均设置有快速法兰,在对隔离装置内部空间及进风装置4和排风装置5进行消毒时,可将消毒机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进气口511和排风口,组成闭环,通过排风机进行气体循环消毒。
[0022]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一侧还设置有控制面板11,设有控制器与控制面板11相连,所述控制面板11设置有半身式防护服2的供气过滤装置7和排风机523的启停按钮和调速装置;
[0023]优选地,所述工作台面3中间的镂空为圆形镂空;
[0024]优选地,所述离装置顶端还设置有照明设备14,所述照明设备14与控制面板11相连,便于操作过程的照明控制。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舱体与硬质框架支撑结构,实现隔离装置的灵活拆装、易于搬运,可布置于多种需求大小空间的操作环境中,可方便安装于已有实验室内;
[0027]2.本专利技术基于负压控制、气密隔离和高等级人员防护设计机理,实现了高危操作的物理隔离,可有效解决对操作人员的保护,并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28]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隔离操作手套示意图;
[0030]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进风装置示意图;
[0031]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排风装置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包括:舱体(1);舱体(1)内设置有半身式防护服(2);舱体(1)内半身式防护服(2)可触及的水平位置设置有工作台面(3);舱体(1)侧壁设置有进风装置(4)和排风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为柔性舱体;所述隔离装置还包括硬质框架(6),所述硬质框架(6)通过搭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舱体(1)在对应位置设置有连接包边,用于连接硬质框架(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至少为双层结构;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还配置有供气过滤装置(7),所述供气过滤装置(7)包括风机(701)、过滤箱体(702)和高效过滤器(703),用于为半身式防护服(2)提供洁净空气;所述高效过滤器(703)安装于过滤箱体(702)内,用于将环境中的空气经过高效过滤送入半身式防护服(2)内;所述供气过滤装置(7)通过气管与半身式防护服(2)的内部连通,通过正压支撑起半身式防护服(2);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内层分别在颈部、袖管等位置设置有出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3)中间设有镂空,可供操作人员活动;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底侧与工作台面(3)所述镂空下部凸起的法兰密封连接,所述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的舱体(1)与该法兰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身式防护服(2)下部的隔离装置上还设置有隔离操作手套(8),所述隔离操作手套(8)与隔离装置舱体(1)密封连接,用于操作置于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底部的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舱体(1)上远离排风过滤装置的一侧还设置有密封门(9),所述密封门(9)用于生物气溶胶暴露感染设备的进出;所述舱体(1)工作台面(3)上部还设置有传递装置(10),用于小型物品的传递,所述传递装置(10)与舱体(1)密封连接,外部可密闭连接密闭袋,传递物品可放置于密闭袋内,经过扎口密封后取下以完成实验过程中将隔离装置内部的物品传递至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暴露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侧壁设置的进风装置(4)为进风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兴祁建城吴金辉张恩雷张金明衣颖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