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感抑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9985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凉感抑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凉感抑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脒基硫脲树脂对异构十六烷和正十四烷进行包覆制备成改性溶液,加入马齿苋提取液、胶粘剂和染料得到功能溶液,先采用功能溶液对棉纤维进行前处理,再通过纺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凉感抑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凉感抑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功能性纺织品开始被消费者青睐。制造凉爽性纺织品的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加入微胶囊或使用微胶囊工艺进行纺织品整理。相变材料已被用于生产温度调节纺织品,以提高穿着者的热舒适。这些化合物具有在加热过程中吸收和储存大量潜热的能力,并在冷却过程中释放这种能量。当相变材料与纺织纤维结合时,它们能对人体和服装外层的温度变化作出反应。
[0003]在目前的微胶囊化技术条件下,制备微胶囊化纺织品的微胶囊化材料的选择主要局限于正构烷烃。但是正构烷烃的相变发生在一个狭窄的温度变化,导致相变能力降低。此外,微胶囊的粘附性与织物载体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密切相关。使用不当会改变织物的性能,很难保持涂层织物的耐久性、透湿性、弹性和柔软性。传统抗菌面料是用酸性和活性染料染色,然后用抗菌和抗炎添加剂整理而成的,工艺复杂,复杂,成本高,对皮肤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天然杀菌剂因其无毒、环保和抗菌、抗紫外线、驱虫等多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抗菌整理,但是耐久性差,洗涤过程中功能成份易脱落。
[0004]为使纯棉面料具备仿丝光凉感,CN110295500A公开了一种使纯棉面料具备仿丝光凉感的面料整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2)纯棉面料的透芯丝光加工工艺;(3)纯棉仿丝光凉感面料的制备。该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相变储能材料制备出相变材料微胶囊整理剂,并以长绒棉纤维和普通棉纤维试制坯布面料,采用“透芯丝光”工艺,实现棉纤维的充分溶胀,丝光效果优势明显,最后将面料通过相变材料微胶囊整理剂进行浸轧整理,使纯棉面料具备接触凉感功能。在夏季面料市场,纯棉仿丝光凉感面料不但可以提供给消费者舒适亲肤的触感,同时也如天丝般给予消费者凉爽丝滑的触感。但是该方法采用的是液体石蜡和十八烷混合物作为芯体,相变效果较差,未采用胶粘剂微胶囊容易脱落,效果难保证。
[0005]公开号为CN11323520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凉感抗菌色织凉席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加工工序:备纱、染纱、织造和后整理,该专利技术加工方法加工的凉席面料是一款高档凉席面料,其具有优雅的外观、天然的持久凉感和抗菌性能,而且凉而不冰、永久耐洗、透气透湿、老少皆宜、易于折叠和收纳。该专利技术加工方法加工的凉席面料水洗5次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70%,大肠杆菌抑菌率≥70%;缩水率可以控制在

3%以内;接触凉感系数符合GB/T35263

2017要求的Qmax≥0.15J/m2·
S。但是该方法大部分采用的是天然提取物抗菌剂,抗菌耐久性差,穿着舒适性低。
[0006]本专利技术发现聚氨酯基粘合剂最适合连接脒基硫脲微胶囊,为了提高微胶囊的相变能力,本专利技术将脒基硫脲树脂对异构十六烷和正十四烷进行包覆,制备成相变微胶囊。并采用马齿苋提取物进行纤维预处理,马齿苋中含有酚酸、有机酸、类黄酮和生物碱,这些成分具有很强的生物特性。天然染料是有机大分子,其与天然纤维的分子间结合能力(分子间力
或氢键)一般。为了提高色牢度,马齿苋中含有单宁和离子结构,由酚基和芳香环组成,能与染料分子结合提升上染率,增强抗菌牢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面料抗菌性差、凉感低、不耐水洗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脒基硫脲树脂对异构十六烷和正十四烷进行包覆,制备成相变微胶囊,与马齿苋提取液,共同处理棉纤维,然后进行纺纱、织造和定型,制备成一种凉感抑菌面料。
[0008]一种凉感抑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0009]步骤1、前处理:采用8~12份5~10g/L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处理1~3份棉纤维,用水洗涤至中性,添加15~25份功能溶液对棉纤维进行浸渍处理,浸渍时间为8~12h;然后加入10~20份浓度为0.1~0.3g/L的纯碱水溶液反应1~3h;干燥得到前处理棉纤维;
[0010]步骤2、纺纱:将步骤1制备的前处理棉纤维通过开松,梳理、并条、粗纱工序,然后与锦纶长丝采用包芯纺工序加工成包芯纱线;
[0011]步骤3、织造: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包芯纱线通过针织采用组织结构织造成坯布;
[0012]步骤4、定型: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坯布经过坯定

烧毛

成品定型

品检,制备成凉感抑菌面料。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干燥是将纤维进行梳理,并通入速度为0.4~0.8m/min,温度为70~85℃的热风,梳理10~30min。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包芯纱线的线密度为10~30tex,包芯纱线的捻系数为320~500。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锦纶长丝线密度为20~50D,棉纤维与锦纶长丝质量比为80:10~30。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组织结构为平针组织、罗纹组织、移圈组织、集圈组织中的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坯布的克重为160~180g/m2。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坯定参数为:定型机的温度为200~240℃,车速为30~40m/min,风机转速为1200~1600r/min。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烧毛工序为将坯布采用一正一反进行烧毛,布速60~80m/min,坯布与还原焰距离0.8~1.2cm,坯布与铜板距离0.5~0.8cm,坯布与圆筒距离5~7cm,烧毛级数4~5级,得到烧毛坯布。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成品定型方法为:定型温度控制在130~160℃,机速为15~25m/min,定坯的门幅为150~300cm。
[0021]优选的,功能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0022]将1~3份改性溶液、0.3~0.8份马齿苋提取液、0.02~0.2份胶粘剂和0.5~1份元明粉加入到15~22份20~40℃的水中,以3~7℃/min的速度提高水温到50~60℃,搅拌反应10~20min,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加入0.1~1份染料;然后加入乙酸将pH调整为6.0~6.5,制备成功能溶液。
[0023]优选的,所述胶粘剂为聚氨酯胶粘剂。
[0024]优选的,所述染料为碱性玫瑰精。
[0025]马齿苋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a

亚麻酸、槲皮素、对香豆酸、儿茶素和单宁酸。槲皮素分子中,在7位和4位上能够引入

OH和

OCH3等色素,促进电子转移和重排。温度的升高将促进棉纤维的膨胀;这有利于染料分子在棉纤维中的进一步扩散。当温度升高时,棉纤维大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开始打开,棉纤维之间的分子链断裂,纤维分子间隙变大,这将促进单宁酸类化合物和儿茶素结合染料分子,由于氢键的变化,天然染料分子链中

COO和

OH断裂,将染料分子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凉感抑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步骤1、前处理:采用8~12份5~10g/L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处理1~3份棉纤维,用水洗涤至中性,添加15~25份功能溶液对棉纤维进行浸渍处理,浸渍时间为8~12h;然后加入10~20份浓度为0.1~0.3g/L的纯碱水溶液反应1~3h;干燥得到前处理棉纤维;步骤2、纺纱:将步骤1制备的前处理棉纤维通过开松,梳理、并条、粗纱工序,然后与锦纶长丝采用包芯纺工序加工成包芯纱线;步骤3、织造: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包芯纱线通过针织采用组织结构织造成坯布;步骤4、定型: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坯布经过坯定

烧毛

成品定型

品检,制备成凉感抑菌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感抑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干燥是将纤维进行梳理,并通入速度为0.4~0.8m/min,温度为70~85℃的热风,梳理10~3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感抑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包芯纱线的线密度为10~30tex,包芯纱线的捻系数为320~5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感抑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锦纶长丝线密度为20~50D,棉纤维与锦纶长丝质量比为80:10~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感抑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将1~3份改性溶液、0.3~0.8份马齿苋提取液、0.02~0.2份胶粘剂和0.5~1份元明粉加入到15~22份20~40℃的水中,以3~7℃/min的速度提高水温到50~60℃,搅拌10~20min,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加入0.1~1份染料;然后加入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初和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