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92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存在开口,影响密封效果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属于密封圈技术领域,包括圆环形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上设有可拉伸并且自动复位的连接段。可拉伸的连接段可在密封圈被撑开的时候使密封圈的周长变长,从而使密封圈能部借助工具就能容易的套设在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拉伸的连接段可在密封圈被撑开的时候使密封圈的周长变长,从而使密封圈能不借助工具就能容易的套设在比密封圈内直径大点的轴上。能容易的套设在比密封圈内直径大点的轴上。能容易的套设在比密封圈内直径大点的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密封圈
,具体涉及一种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孔用密封圈是在机械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密封件,使用时安装在轴上的沟槽内。在自然状态下密封圈的内径要比所要密封的轴的外径小,导致安装密封圈的时候需要依靠工装将密封圈撑开后安装进要密封的轴上,因此出现了专利号为CN201320594038.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开口O形密封圈,该密封圈是开口圆环形橡胶制品,开口O形密封圈有截面是圆形的开口橡胶圆环体,开口O形密封圈内圆周的圆周长小于所配合轴的圆周长,开口橡胶圆环体内有沿圆周的轴线与开口橡胶圆环体沿圆周的轴线在同一圆周轴线上的螺旋弹簧骨架,螺旋弹簧骨架的一端连有伸出开口橡胶圆环体一端端面的螺旋弹簧骨架连接头,螺旋弹簧骨架连接头是螺距与螺旋弹簧骨架内螺旋孔的螺距相配合的一小段螺旋弹簧。
[0003]此方案中的密封圈开口,安装上轴后再将密封圈的两端开口通过螺旋弹簧骨架连接头两互连接起来,虽然安装容易,但因密封圈存在开口,开口处容易泄露,特别是液体压力大的使用场合,密封圈的开口处会成为泄露的突破口,影响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存在开口,影响密封效果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包括圆环形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上设有可拉伸并且自动复位的连接段。可拉伸的连接段可在密封圈被撑开的时候使密封圈的周长变长,当没有外力撑开时,连接段可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使密封圈能部借助工具就能容易的套设在轴上的沟槽内。
[000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段包括宽度小于密封圈本体宽度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通过第三连接段固定连接,未受外力拉伸时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相互平行的贴合在一起,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之间。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宽度均为密封圈本体宽度的三分之一,故所能承受的拉力也相同。同时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相互贴合在一起时的宽度和密封圈本体的宽度相同,连接段所能承受的外力和密封圈本体相同。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侧和密封圈本体的一侧齐平,第二连接段的一侧和密封圈本体的另一侧齐平。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在密封圈本体一侧的宽度都不会超出密封圈本体的宽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和密封圈本体之间形成的角为第一直角,第二连接段和密封圈本体之间形成的角为第二直角。
[0010]作为优选,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连接处的外侧形成的角为第三直角,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连接处的外侧形成的角为第四直角,未受外力拉伸时,第三直角和第一直角吻合,第四直角和第二直角吻合。
[0011]作为优先,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矩形。矩形截面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外圈之间的各处厚度相同,密封圈宽度两侧的各处厚度相同,受力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力面各处的压强相同,密封圈受压面的磨损也会较为平均。
[0012]作为优先,所述连接段的长度不超过密封圈周长的10%。连接段拉伸状态其宽度只有密封圈本体宽度的三分之一,连接段长度过长对密封圈整体的强度会有影响,控制在密封圈周长的10%以内对密封圈的强度的影响小。
[0013]作为优先,所述密封圈具有弹性。密封圈具有弹性,使得密封圈安装在轴上时密封过盈能力更好,连接段在拉伸后能快速的自动靠拢折叠在一起。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拉伸的连接段可在密封圈被撑开的时候使密封圈的周长变长,当没有外力撑开时,连接段可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使密封圈能不借助工具就能容易的套设在比密封圈内直径大点的轴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拉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未拉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到轴上后的状态图。
[0016]图中标记:1、密封圈本体;2、第一连接段;3、第二连接段;4、第三连接段;5、第一直角;6、第二直角;7、第三直角;8、第四直角;9、轴;10、密封圈安装槽;11、轴孔;12、O形圈 。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该密封圈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包括圆环形密封圈本体1,所述密封圈本体1上设有可拉伸的连接段,连接段包括宽度均为为密封圈本体1宽度三分之一的第一连接段2、第二连接段3和第三连接段4,第一连接段2和第二连接段3通过第三连接段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2的一侧和密封圈本体1的一侧齐平,第二连接段3的一侧和密封圈本体1的另一侧齐平。未受外力拉伸时第一连接段2、第二连接段3、第三连接段4相互平行的贴合在一起,第二连接段3位于第一连接段2和第三连接段4之间。第一连接段2、第二连接段3、第三连接段4相互贴合在一起时的宽度和密封圈本体1的宽度相同,故连接段所能承受的外力和密封圈本体1相同。第一连接段2和密封圈本体1之间形成的角为第一直角5,第二连接段3和密封圈本体1之间形成的角为第二直角6。第一连接段2和第三连接段4连接处的外侧形成的角为第三直角7,第二连接段3和第三连接段4连接处的外侧形成的角为第四直角8,未受外力拉伸时,第三直角7和第一直角5吻合,第四直角8和第二直角6吻合。
[0018]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先在密封圈安装槽10中安装与其尺寸相对应的O形圈,然后将密封
圈本体1撑开,连接段被拉伸开,从而使密封圈本体11的周长变大,可以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轻松的将该密封圈安装进比密封圈内直径大点的轴9上。密封圈1安装到密封圈安装槽10后释放连接段两端的拉力,连接段收到密封圈弹性回缩力的作用,自动回复到折叠状态,密封圈内壁和轴9上的密封圈安装槽10的槽底紧密贴合。
[0019]安装有密封圈的轴9一般安装在轴孔11内,轴9在轴孔11沿轴9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为了减少摩擦,在轴孔11和轴9之间可采用润滑,轴孔11的内径比轴9的外径大,轴孔11和轴9之间的空隙通过密封圈密封,密封圈的外径面和轴孔11的内径面紧密贴合,密封圈的内径面和轴9的密封圈安装槽10内的O形圈紧密贴合,且密封圈安装槽10的深度小于密封圈的厚度和O形圈的直径之和,利用O形圈的弹性形成预压。流体的压力会顶向O形圈,这使得弹性体O形圈向径向膨胀,所产生的力能更好的使密封圈贴合在轴孔上。密封圈本体1部分在密封圈安装槽10内,部分在轴9和轴孔11之间,密封圈安装槽10限定了密封圈在轴9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0020]轴9和轴孔11被密封圈密封的空间内注满压力流体(如液压油),流体的压力会顶向密封圈,如图5虚线箭头所示方向,连接段上相互贴合的第一连接段2、第二连接段3、第三连接段4受油压作用贴合的更加紧密,第一连接段2、第二连接段3、第三连接相互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密封圈本体(1),所述密封圈本体(1)上设有可拉伸并且自动复位的连接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宽度小于密封圈本体(1)宽度的第一连接段(2)和第二连接段(3),第一连接段(2)和第二连接段(3)通过第三连接段(4)固定连接,未受外力拉伸时第一连接段(2)、第二连接段(3)、第三连接段(4)相互平行的贴合在一起,第二连接段(3)位于第一连接段(2)和第三连接段(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第二连接段(3)、第三连接段(4)的宽度均为密封圈本体(1)宽度的三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孔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一侧和密封圈本体(1)的一侧齐平,第二连接段(3)的一侧和密封圈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华伟张晶晶王滨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富博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