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920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属于车辆结构技术领域,现有的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安全防护效果较差,包括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包括凸板,所述凸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腔板,所述腔板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侧壁啮合传动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蜗轮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位于腔板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用方便,不占较多空间,通过设置的防护架可以对进出口处进行防护,避免行驶时,乘客不慎掉落,且防护架完全由司机来控制升落,避免了个别乘客在行驶时,自己掀开防护架。自己掀开防护架。自己掀开防护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结构
,具体为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公开(公告)号为“CN216002321 U”的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包括有固定在最外侧座椅扶手上的连接件,连接件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器,限位器上设置有1个卡槽,卡槽的顶面和侧面为开口端,卡槽中转动连接有安全杆,安全杆位于限位器外部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圆弧形防护罩。
[0003]虽然公开(公告)号为“CN216002321 U”的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既方便乘客上下车,又兼顾了安全性,同时设计了一种防雨装置,避免了座椅安全装置在雨天的时候被雨水淋湿,但是,安全杆处于公开状态,在观光车行驶时,车上的乘客无论大人小孩也均可以将安全杆打开,从而存在安全风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包括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包括凸板,所述凸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腔板;
[0006]所述腔板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侧壁啮合传动有蜗轮;
[0007]所述蜗轮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蜗轮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位于腔板的外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板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凸板对称位于座椅主体的两侧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椅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垫台,所述垫台的底面与车厢相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腔板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状,所述电机的侧壁设置有基座,所述电机通过基座与腔板的内底壁相固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嵌设置于腔板的侧壁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板,所述弧形防护板位于转动轴的正上方,且所述弧形防护板的轴线与转动轴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弧形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弧形防护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端面均与腔板的侧壁相固定,且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互垂直,所述腔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挡杆。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架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端面设置有筒口,所述筒口与转动轴转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技术,安全性好,通过设置的防护架可以对进出口处进行防护,避免行驶时,乘客不慎掉落,且防护架完全由司机来控制升落,从而避免个别乘客在行驶时,自己掀开防护架;
[0016]2.本技术,使用方便,不占较多空间,且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可以避免防护架移动过度,防止碰伤后面的乘客,设置的第二限位板可以对防护架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的弧形防护板可以避免乘坐的小朋友手指触碰到转动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防护架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防护架收起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腔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腔板内部蜗杆蜗轮配合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防护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垫台;2、座椅主体;3、凸板;4、腔板;5、挡杆;6、第一限位板;7、弧形防护板;8、第二限位板;9、基座;10、电机;11、转轴;12、蜗杆;13、蜗轮;14、转动轴;15、轴承座;16、套筒;17、防护架;18、筒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包括座椅主体2,座椅主体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垫台1,垫台1的底面与车厢相固定,座椅主体2包括凸板3,凸板3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凸板3对称位于座椅主体2的两侧面;
[0026]凸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腔板4,腔板4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状,腔板4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设置在腔板4内,从而避免较多的占用观光车上的空间,电机10的侧壁设置
有基座9,电机10通过基座9与腔板4的内底壁相固定,电机10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蜗杆12,蜗杆12的侧壁啮合传动有蜗轮13,启动电机10,转轴11开始带动蜗杆12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蜗杆12与蜗轮13的相互啮合,蜗轮1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轴承座15,轴承座15内嵌设置于腔板4的侧壁内;
[0027]腔板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板7,弧形防护板7位于转动轴14的正上方,且弧形防护板7的轴线与转动轴14的轴线相重合,通过设置的弧形防护板7可以避免乘坐的小朋友手指触碰到转动轴14,弧形防护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6,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板6可以避免防护架17移动过度,防止碰伤后面的乘客,弧形防护板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8,设置的第二限位板8可以对防护架17进行支撑,第一限位板6和第二限位板8的端面均与腔板4的侧壁相固定,且第一限位板6和第二限位板8相互垂直,腔板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挡杆5;
[0028]转动轴14远离蜗轮13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架17,防护架17位于腔板4的外部,防护架17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筒16,套筒16的端面设置有筒口18,筒口18与转动轴14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包括座椅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2)包括凸板(3),所述凸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腔板(4);所述腔板(4)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的侧壁啮合传动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远离蜗轮(13)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架(17),所述防护架(17)位于腔板(4)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3)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凸板(3)对称位于座椅主体(2)的两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垫台(1),所述垫台(1)的底面与车厢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外侧座椅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板(4)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状,所述电机(10)的侧壁设置有基座(9),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祥俊
申请(专利权)人:丰县杰兰特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