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87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包括两组腰垫板,两组腰垫板为两组前后对称分布的弧形弯板,两组腰垫板外侧均设置有腰垫束带,两组腰垫束带同侧两端绞合并连接有上拉绳,该上拉绳底端连接有支框,该支框下侧连接有下拉绳,所述下拉绳底端固定有椭圆形腿垫束带,该腿垫束带内部固定有开口朝外的C形腿垫环。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腰垫板配合腿垫环对患者腰部以及腿部进行支撑束缚,并利用支框连接腰垫板和腿垫环,以通过该腰围带整体结构作为抓取受力点进而承托患者进行辅助起身,降低护理人员操作难度,使用更加便捷,同时腰垫板对腰部外侧支撑松紧程度可调,以便于提高设备支撑舒适度,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

技术介绍

[0002]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活动可以增加患者的肺活量,促进呼吸和肺扩张,可减少肺炎、肺不张的发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避免因肢体肌肉不活动而导致的肌肉萎缩;促进胃肠蠕动和排气,减轻腹胀和便秘;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避免排尿困难;活动还可以增进患者食欲,利于身体康复,而在患者进行锻炼活动或转移位置过程中,部分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需要使用护理人员辅助移动。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进行移动的具体操作是背负或抱起患者移动,在辅助患者起身过程中没有可抓取的受力点,造成患者站起困难,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设置腰垫板配合腿垫环对患者腰部以及腿部进行支撑束缚,并利用支框连接腰垫板和腿垫环,以通过该腰围带整体结构作为抓取受力点进而承托患者进行辅助起身,降低护理人员操作难度,使用更加便捷,同时腰垫板对腰部外侧支撑松紧程度可调,以便于提高设备支撑舒适度,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包括两组腰垫板,两组腰垫板为两组前后对称分布的弧形弯板,两组腰垫板外侧均设置有腰垫束带,两组腰垫束带同侧两端绞合并连接有上拉绳,该上拉绳底端连接有支框,该支框下侧连接有下拉绳,所述下拉绳底端固定有椭圆形腿垫束带,该腿垫束带内部固定有开口朝外的C形腿垫环;
[0007]所述支框为开口朝前的C形框体结构,该支框内部两端设置有两组分别引导上拉绳和下拉绳的导向孔,所述支框内后侧纵向贯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支框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部垂直支框长度方向贯穿有撑杆,该撑杆与滑块间隙配合,所述撑杆穿出滑槽一端固定有挡块,所述支框正面端部固定有C形限位架,所述挡块与支框之间的撑杆外侧套设有保持限位架卡紧于支框正面开口内侧的弹簧,所述上拉绳和所述下拉绳伸入支框内部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撑杆外侧。
[0008]采用上述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在使用过程中,将两组腰垫板分别置于腰部前后侧,同时将患者双腿分别穿入两组腿垫环内侧,之后向外侧拉动限位架以将其端部从支框中脱出,之后转动限位架带动撑杆在滑块支撑下转动,利用限位架卷绕上拉绳和下拉绳进行收卷,以利用撑杆将上拉绳和下拉绳进行卷绕收纳,利用支框配合上拉绳和下拉绳将上侧腰垫板和下侧腿垫环拉紧,此时松开限位架以利用压缩状态的弹簧顶推该限位架卡入支框正面开口内侧,从而将限位架和撑杆的旋转状态锁定,完成上拉绳和下拉绳的拉
动收纳动作,之后需要辅助患者进行起身移动时,护理人员抓取腰垫板和腿垫环以辅助患者站起,患者站立后护理人员在体侧抓取两组腰垫板,以保持患者移动过程的平衡状态,实现辅助患者移动的作用。
[0009]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架伸入所述支框内部两端均设置有束槽,该束槽为沿支框长度方向贯通的半圆形通槽结构,所述限位架两端通过两组束槽分别与上拉绳和下拉绳相抵紧。
[0010]作为优选,所述腰垫板外侧设置有沿其外侧弧面延伸的导套,所述腰垫束带穿设于所述导套内部。
[0011]作为优选,所述腰垫板内侧设置有带状气囊,该气囊外侧的所述腰垫板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横向贯穿固定有气筒,该气筒一端设置有连通气囊的输气管。
[0012]作为优选,所述气筒内部远离所述输气管一端横向设置有螺杆,该螺杆与所述气筒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穿入所述气筒内一端固定有圆盘状活塞,且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筒内壁横向滑动密封。
[0013]作为优选,所述螺杆穿出气筒一端固定有旋钮,所述固定座上下侧均设置有矩形内凹状握持槽。
[0014]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腰垫板配合腿垫环对患者腰部以及腿部进行支撑束缚,并利用支框连接腰垫板和腿垫环,以通过该腰围带整体结构作为抓取受力点进而承托患者进行辅助起身,降低护理人员操作难度,使用更加便捷,同时腰垫板对腰部外侧支撑松紧程度可调,以便于提高设备支撑舒适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支框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撑杆的右视结构图;
[0020]图5是本技术腰垫板与腰垫束带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腰垫板;101、导套;102、气囊;103、固定座;103a、握持槽;104、气筒;105、螺杆;106、活塞;107、旋钮;2、腰垫束带;3、上拉绳;4、下拉绳;5、腿垫束带;6、腿垫环;7、支框;701、导向孔;702、滑槽;703、撑杆;704、滑块;705、限位架;705a、束槽;706、挡块;70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包括两组腰垫板1,两组腰垫板1为两组前后对称分布的弧形弯板,两组腰垫板1外侧均设置有腰垫束带2,两组腰垫束带2同侧两端绞合并连接有上拉绳3,该上拉绳3底端连接有支框7,该支框7下侧连接有下拉绳4,下拉绳4底端固定有椭圆形腿垫束带5,该腿垫束带5内部固定有开口朝外的C形腿垫环6;
[0025]支框7为开口朝前的C形框体结构,该支框7内部两端设置有两组分别引导上拉绳3和下拉绳4的导向孔701,支框7内后侧纵向贯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702,支框7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块704,滑块704中部垂直支框7长度方向贯穿有撑杆703,该撑杆703与滑块704间隙配合,撑杆703穿出滑槽702一端固定有挡块706,支框7正面端部固定有C形限位架705,挡块706与支框7之间的撑杆703外侧套设有保持限位架705卡紧于支框7正面开口内侧的弹簧707,上拉绳3和下拉绳4伸入支框7内部一端均固定于撑杆703外侧。
[0026]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限位架705伸入支框7内部两端均设置有束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腰垫板(1),两组腰垫板(1)为两组前后对称分布的弧形弯板,两组腰垫板(1)外侧均设置有腰垫束带(2),两组腰垫束带(2)同侧两端绞合并连接有上拉绳(3),该上拉绳(3)底端连接有支框(7),该支框(7)下侧连接有下拉绳(4),所述下拉绳(4)底端固定有椭圆形腿垫束带(5),该腿垫束带(5)内部固定有开口朝外的C形腿垫环(6);所述支框(7)为开口朝前的C形框体结构,该支框(7)内部两端设置有两组分别引导上拉绳(3)和下拉绳(4)的导向孔(701),所述支框(7)内后侧纵向贯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702),所述支框(7)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块(704),所述滑块(704)中部垂直支框(7)长度方向贯穿有撑杆(703),该撑杆(703)与滑块(704)间隙配合,所述撑杆(703)穿出滑槽(702)一端固定有挡块(706),所述支框(7)正面端部固定有C形限位架(705),所述挡块(706)与支框(7)之间的撑杆(703)外侧套设有保持限位架(705)卡紧于支框(7)正面开口内侧的弹簧(707),所述上拉绳(3)和所述下拉绳(4)伸入支框(7)内部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撑杆(703)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患者移动的腰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705)伸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慧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