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鸣专利>正文

一种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82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4
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光载体膜(1)和透光载体膜(1)上所带的植株胶粘层(2)、带有局部空缺区域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和第一热熔复合胶层(5)的反光功能复合层、长余辉发光层(6)、白色增亮复合胶层(7)、第二热熔复合胶层(8)、离型保护底层(9)的复合卷材或复合片材,长余辉发光层(6)上局部区域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形成反光区域(R),其余区域为空载区(3)形成发光区域(P),R区或P区呈条纹或网孔或图案或文字或其组合形状,具有高余辉发光亮度、高反光亮度、高色彩饱和度,被转移层可分区或具有镂空版型,表面具有浮雕效果,耐水洗。耐水洗。耐水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


[0001]本技术涉及光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缝制衣技术的进步和纺织自动化的发展,热压转移材料膜可以通过滚筒热压、平板热烫、高频热压工艺直接制作功能织物,工艺便捷性高,因此,发展需求越来越大。
[0003]其中,反光热转移复合膜是一种具有逆反射功能的反光产品,一般通过将具有逆反射功能的透明玻璃微珠植入到反光热转移复合膜表面的树脂层内制成,使用时加温贴合到布面上并剥离透光载体膜即可,现有技术非常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安全、消防防护、广告装饰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0004]由于反光热转移复合膜只能通过回复反射外接光源被动反光,因此使用环境受到限制(限于灯光环境)。为此,有人利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蓄能发光原理制作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的发光热压转移膜。该发光热压转移膜能在暗黑环境中能够余辉发光,但由于反光功能缺失,仅适用于时尚、装饰、美化、玩具,使用范围有限。
[0005]也有人通过在反光热转移复合膜的树脂层内添加长余辉发光粉,从而制成了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该发光反光热转移复合膜通过蓄光在暗黑环境中能够余辉发光,因此扩大了使用范围(可用于黑夜环境)。但制作热压转移发光膜比制作同功能的织物的工艺要求高,难度大,而制作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现有产品大多采用以专利号201521009871.6提出的蓄光反光贴膜为代表的技术路线,由于工艺限制,其发光层上设有玻璃微珠,其结构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0006]1、下部(至少部分)表面带有反射镀层的透明玻璃微珠植入(半嵌入)到长余辉发光复合层内,阻碍了其下方长余辉发光复合层的激发(感光)效果和余辉发光效果,从而影响了长余辉发光亮度和发光效果,特别当被转移的基材为深颜色时,会造成转移后长余辉发光效果减弱,按DIN 67510标准测试,长余辉发光亮度一般不超过100mcd/m2,目前仅用作普通装饰性为主的材料,满足不了特殊行业高标准要求,
[0007]又由于透明玻璃微珠下方的长余辉发光层为浅色无机物层,相比铝粉或银粉的金属反射层,反光效果差,按ENISO 20471 测试标准,反光亮度一般不超过330cd/(lx
·
m2);
[0008]现有产品要么发光亮度、反光亮度只有其中之一性能较理想,另外一个不理想,要么两者都不理想,限制了其实际使用范围;
[0009]2、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上包含有长余辉发光粉和结合树脂的混合涂层,而长余辉发光涂层的发光亮度是与长余辉发光粉的添加量和涂层厚度相关联的,特别在制作高亮度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时,由于热压转移后长余辉发光粉、结合树脂与基底材料三者的收缩率不一致,导致水洗烘干后产品收缩起皱,耐水洗性能差,按ISO 6330国际标准,只能水洗5~10次;
[0010]3、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通过热压转移制作的反光发光织物相对普通织物,表面透气性差;
[0011]4、现有产品的表面都呈平面型,立体感不强,在制作标识类产品如LOG等产品方面有所欠缺;
[0012]5、透明玻璃微珠的折射和反射会影响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机器视觉,夜视、红外成像识别等),缺点更明显。
[0013]也有人尝试在反光布上印刷发光层,但由于发光层与反光布表面玻璃微珠附着牢度不够,不耐水洗。
[0014]综上所述,现有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由于其结构(反光层遮盖发光层)导致反光效率和长余辉发光效果彼此影响,从而发光亮度或反光亮度(逆反射效率)至少其中之一难以满足特种行业、救生、应急、警用、军用、交通等领域的各种特殊要求(尤其在弱光源激发条件下),特别现有产品不能满足智能穿戴织物和AI识别的技术融合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通过创新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的材料、结构及其制作工艺,使反光区域(R)的反射效率和发光区域(P)的发光亮度互不影响,可同时保持两者的发光亮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在其发光区域(P)没有透明玻璃微珠层折射和反射引起的光衰减,使长余辉发光层更易被外界光源激发,向外余辉发光亮度衰减更小,余辉发光亮度更高(对比现有技术,发光亮度可提高30%以上);并在长余辉发光层下方设置白色增亮复合胶层,进一步提高余辉发光亮度和色彩饱和度(相对现有技术可提高20%以上),特别转移到深色基材后能使余辉亮度和色彩饱和度不衰减;既可以结合激光加工或机械加工等工艺裁切或局部雕刻将被转移区分区或分片,或结合激光加工或机械加工等工艺局部雕刻制成各种镂空版型,还可以释放局部应力,减少了因收缩率不一致所导致的隐患,避免转移后织物起皱,使织物表面有透气效果;主要充当具有反光和发光功能的热贴膜,使得其通过热压转移到基材上制得的反光发光复合织物同时具有高余辉发光亮度(本产品长余辉发光亮度采用LS150按DIN 67510测试标准,一般长余辉发光亮度大于150mcd/m2,长余辉发光亮度可达350mcd/m2以上)、高反光亮度(本产品反光亮度采用932反射仪按ENISO 20471测试标准,不带聚焦层产品反光亮度大于350cd/(lx
·
m2),带聚焦层产品反光亮度大于450cd/(lx
·
m2))、高色彩饱和度,在弱光源激发条件下发光亮度更具优势;并且版型实现更加灵活,表面发光区域和反光区域有凹凸立体感,可具有浮雕效果,尤其适合于制作标识类产品,能同时兼顾人机识别;而且发光层和反光层结合牢度高,耐水洗(按ISO 6330国际标准,能水洗25以上,可达75次),性能优越,使之能满足特种行业、救生、应急、警用、军用、交通等领域主要起标识、警示作用所需材料的各种特殊要求,并能满足行业检测标准。
[0016]特别可与荧光材料结合(使之可用于日光环境)制成具有反光、发光、荧光功能的光功能材料,使之更利于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无论阴雨天或者晴天、白天或者晚上都能有很好的警示效果,真正做到全天候应用。
[001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光发光热压转移(热压转移温度在65℃~175℃之间,热压转移压力在0.2MPa~2MPa之间)膜及其制作方法,如图1

8所示,所述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光载体膜(优选透明PET膜)和透光载体膜上所带的植株胶粘层(为植株胶层(丙烯酸型植株胶层)或高温压敏胶层(硅胶高温压敏胶层)或热熔
层(PE热熔层))、
[0018]带有局部空缺区域的底部带有调色增反层(进一步增加反射效率,优选添加铝粉液或银粉液的银灰色调色增反层)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和调色增反层下方的第一热熔复合胶层组成的反光功能复合层(局部区域反光、局部区域空载)、长余辉发光层(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白色增亮复合胶层(添加有以钛白粉、碳酸钙为代表的白色添加剂,进一步增加发光亮度)、第二热熔复合胶层、离型保护底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光载体膜(1)和透光载体膜(1)上所带的植株胶粘层(2)、由带有局部空缺区域的由底部带有调色增反层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和调色增反层下方的第一热熔复合胶层(5)组成的反光功能复合层、长余辉发光层(6)、白色增亮复合胶层(7)、第二热熔复合胶层(8)、离型保护底层(9)的复合卷材或复合片材,所述的反光功能复合层通过第一热熔复合胶层(5)复合在长余辉发光层(6)上形成反光区域(R),反光功能复合层局部空缺区域形成空载区(3),空载区(3)所对应的长余辉发光层(6)区域形成发光区域(P);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明玻璃微珠(4

1)、反射镀层(4

2)、调色增反层(4

3),其中,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4

1)的上部植入到植株胶粘层(2)内,下部植入到调色增反层(4

3)内,透明玻璃微珠(4

1)的下部或下方还设有反射镀层(4

2);其中,所述的第二热熔复合胶层(8)与离型保护底层(9)之间的离型剥离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的植株胶粘层(2)与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之间的离型剥离强度,植株胶粘层(2)与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之间的离型剥离强度不大于其余各层之间的粘结力的1/3,或植株胶粘层(2)与空载区(3)下方所在的长余辉发光层(6)之间的离型剥离强度不大于其余各层之间的粘结力的1/3,使得第二热熔复合胶层(8)与离型保护底层(9)之间,植株胶粘层(2)与、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和空载区(3)之间分别形成可剥离面,从而可先剥离离型保护底层(9)后通过热压转移将包含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第一热熔复合胶层(5)、长余辉发光层(6)、白色增亮复合胶层(7)、第二热熔复合胶层(8)的可转移层复合到其他基材上并可剥离透光载体膜(1)和植株胶粘层(2),其中,反光区域(R)的可转移层较厚,发光区域(P)的可转移层较薄,形成凹凸层次的可转移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载区(3)所对应的长余辉发光层(6)的局部区域上方设有荧光层(11)从而形成荧光区域(L),空载区(3)所对应的长余辉发光层(6)上未设有荧光层(11)的区域外露形成发光区域(P)。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4)和第一热熔复合胶层(5)呈条纹或网孔或图案或其组合形状复合在长余辉发光层(6)上;所述的调色增反层(4

3)和第一热熔复合胶层(5)部分陷入到长余辉发光层(6)的表层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4

1)的下方还设有与透明玻璃珠同球心的透明半球壳聚焦层(4

4),所述的反射镀层(4

2)设在透明半球壳聚焦层(4

4)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区域(R)为多个离散的反光单元按规律排成阵列;或所述的反光区域(R)的形状沿长度方向呈一个条纹或多个间隔条纹,形成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或所述的反光区域(R)的形状沿长度方向呈多个与长度方向成一定倾角的间隔条纹,形成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或所述的反光区域(R)的形状呈连体的图案,形成反光连体花型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
合膜;或所述的反光区域(R)为形状呈图案的多个离散的反光单元按规律排列而成的反光区域,形成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或所述的反光区域(R)的形状呈带有网孔的网格,形成反光网孔型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载区(3)相互连通或部分连通或互不连通;或所述的空载区(3)包括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条纵向分支和沿幅宽方向的多条与上述纵向分支相连通的横向分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上设有由下至上依次贯穿第二热熔复合胶层(8)、白色增亮复合胶层(7)、长余辉发光层(6)并与空载区(3)相连通的贯穿凹槽(10),所述的贯穿凹槽(10)贯穿厚度方向并贯通幅宽方向或长度方向将可转移层分区形成可分区转移到其他基材上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或所述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上设有由下至上依次贯穿第二热熔复合胶层(8)、白色增亮复合胶层(7)、长余辉发光层(6)并与空载区(3)相连通的贯穿凹槽(10)或贯穿孔洞,形成可转移层带有贯穿凹槽或贯穿孔洞形成的镂空版型的反光发光热压转移复合膜;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鸣
申请(专利权)人:方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