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982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其系统包括乏汽管道、压力管道、第一送汽管道以及第二送汽管道,乏汽管道与压力管道之间设有电子减压阀,压力管道上连接有压力变送器,第一送汽管道和第二送汽管道的的一端均与压力管道连通,第一送汽管道和第二送汽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回料阀的前风室和后风室连通,压力变送器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电子减压阀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工业乏汽为流动介质驱动回料阀中物料的流化,适合回料阀不宜采用空气为流动介质的环境使用,具有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实用性强的特点。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解炉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解炉是一种通过加热煤炭热解产生H2、CO、烷类、烃类等多种易燃气体的化工类设备,由炉膛、分离器、回料阀等部件构成。原煤由前墙给煤口进入炉膛,在炉膛中受热分解产生煤气及固体焦炭。煤气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

固两相分离,分离下来的热灰经由回料阀返回炉膛,继续参与热解。设置回料阀的目的在于降低热解炉出口热煤气中的含尘量,减少后端热煤气精处理的工作量。
[0003]回料阀一般包括有前风室与后风室,在工作过程中,前风室与后风室均通过风机送风,前风室送风的目的在于增强从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物料的流态化能力,使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而前风室送风的目的在于将流动的物料送入到炉膛中,但是在在某些化工的场合下(如热解炉的分离器及返料器内为易燃易爆的的煤气及烟尘混合物),对于回料阀而言,会有防爆或者非氧化性气氛的要求,因此直接选取空气作为流化驱动介质是不可取的,若采用氮气、二氧化碳或某些惰性气体驱动,虽然能满足上述要求,但又会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包括乏汽管道、压力管道、第一送汽管道以及第二送汽管道,所述乏汽管道与压力管道之间设有电子减压阀,压力管道上连接有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送汽管道和第二送汽管道的的一端均与压力管道连通,第一送汽管道和第二送汽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回料阀的前风室和后风室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电子减压阀电性连接。
[0007]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汽管道上依次连接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一流量计,第二送汽管道上依次连接有第二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依次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第一调节阀以和第二调节阀电性连接。
[0008]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汽管道的送汽压力大于第二送汽管道的送汽压力。
[0009]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乏汽管道上连接有储汽罐。
[0010]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回料阀的回料管上设有缓冲软管。
[0011]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进一步的,所述回料阀的前风室和后风室上均设有连接法兰,第一送汽管道和第二送汽管道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回料阀的前风室和后风室连通。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以工业乏汽为流动介质驱动回料阀中物料的流化,适合回料阀不宜采用空气为流动介质的环境使用,具有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回料阀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控制原理图。
[0016]图中,1

乏汽管道,2

压力管道,3

第一送汽管道,4

第二送汽管道,5

电子减压阀,6

压力变送器,7

回料阀,7.1

前风室,7.2

后风室,7.3

回料管,7.4

缓冲软管,7.5

连接法兰,8

控制电路板,9

第一调节阀,10

第一流量计,11

第二调节阀,12

第二流量计,13

储汽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19]实施例:
[0020]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请参阅附图1

附图3所示,包括乏汽管道1、压力管道2、第一送汽管道3以及第二送汽管道4,所述乏汽管道1与压力管道2之间设有电子减压阀5,压力管道5上连接有压力变送器6,所述第一送汽管道3和第二送汽管道4的一端均与压力管道2连通,第一送汽管道3和第二送汽管道4的另一端分别与回料阀7的前风室7.1和后风室7.2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6通过控制电路板8与电子减压阀5电性连接。
[0021]本新型具体在工作过程中,工业生中产生的乏汽通过乏汽管道1送入第一送汽管道3和第二送汽管道4,第二送汽管道4中的乏汽送入到后风室7.2后,通过风帽(回料阀中的送风部件,系本
常规设置)将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固体物扬起,使其具有更强的流动性,第一送汽管道3中的乏汽则送入到前风室7.1,再通过风帽将扬起的固体物送入到炉膛中进行二次热解,在此过程中,压力变送器6对压力管道1中的乏汽压力进行压力监测,当压力管道2中的乏汽压力小于其预设值时,压力变送器6以电信号的方式反馈到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子减压阀5加大乏汽的通过压力,保证固体物能被充分扬起并送入到炉膛中,同理,当压力管道2中的乏汽压力大于其预设值时,压力变送器6以电信号的方式反馈到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子减压阀5减小乏汽的通过压力,防止固体物反流到旋风分离器中。
[0022]考虑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前风室7.1和后风室7.2所需的乏汽压力时不同的,具
体的表现在:后风室7.2的作用是保证与强化固体物料的流态化能力,让固体物料更像流体一样具有流动的特性,前风室7.1是克服固体物料从回料阀7底部到入炉膛斜管进口的高度的压力损失,保证固体物料能顺利进入回料管7.3然后返回炉膛,因此,后风室7.2是使旋风分离器下部分物料流化,使流动性加强;前风室7.1是克服回料管7.3入口高度所产生的压力,使固体物料顺利进入回料管7.3,前风室7.1所需的乏汽压力要比后风室7.2所需的乏汽压力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送汽管道3上依次连接有第一调节阀9和第一流量计10,第二送汽管道4上依次连接有第二调节阀11和第二流量计12,第一流量计10和第二流量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乏汽管道、压力管道、第一送汽管道以及第二送汽管道,所述乏汽管道与压力管道之间设有电子减压阀,压力管道上连接有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送汽管道和第二送汽管道的一端均与压力管道连通,第一送汽管道和第二送汽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回料阀的前风室和后风室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电子减压阀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乏汽的热解炉回料阀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汽管道上依次连接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一流量计,第二送汽管道上依次连接有第二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依次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灿丁沈冰万思本刘森陈永川江该生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