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982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包括:S1.在建筑的两侧均布置汽车吊;S2.将所有桁架沿排布方向分为多组,每组桁架包括多个桁架,将同一组的桁架拼接形成空间框架;S3.确定空间框架的安装顺序:从建筑的中部朝两端进行安装;S4.通过汽车吊将首个空间框架吊装至建筑端部的多个混凝土柱的柱顶,然后前移汽车吊,之后通过汽车吊将首个空间框架吊装至相邻的多个混凝土柱的柱顶,如此循环,将首个空间框架吊装至对应的安装位置,根据首个空间框架的吊装工艺,依次将所有空间框架吊装至对应的安装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不仅适用于混凝土柱的柱顶标高交错设置的情况,而且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人力物力耗费低,安全隐患小。安全隐患小。安全隐患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大跨度屋面系统设计中,通常采用钢结构桁架作为屋面结构,为追求建筑物外观特殊效果,体现建筑物的雄伟、壮观和美丽,很多用于安装桁架的建筑物的混凝土柱的柱顶标高交错设置,以形成特殊造型。
[0003]在柱顶的标高交错设置的情况下,大跨度钢结构桁架安装如果按常规施工工艺则存在以下弊端:首先,由于各柱顶标高不一致,致使桁架无法采用拖拉或滑移施工技术进行安装施工;其次,如果采用现场搭设满堂红支架,在满堂红支架的顶端拼装并安装桁架,则人力物力耗费大,施工周期长,安全隐患大;此外,部分施工方法也采用两台汽车吊对桁架进行抬吊并移位安装,但是由于桁架的整体轮廓在一个竖直平面内,每次临时停放桁架必须从地面采用至少4根钢绳对桁架的上弦中部位置进行对称张拉,以保证桁架处于竖直稳定状态,进而导致施工效率十分低下,施工周期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不仅适用于混凝土柱的柱顶标高交错设置的情况,而且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人力物力耗费低,安全隐患小。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在建筑的两侧均布置汽车吊,其中,所述建筑的两侧是指所述建筑于桁架排布方向的两侧;
[0007]S2.将所有所述桁架沿排布方向分为多组,每组所述桁架包括多个所述桁架,将同一组的所述桁架拼接形成空间框架;
[0008]S3.确定所述空间框架的安装顺序:从所述建筑的中部朝两端进行安装;
[0009]S4.通过汽车吊将首个所述空间框架吊装至所述建筑端部的多个混凝土柱的柱顶,然后前移所述汽车吊,之后通过所述汽车吊将首个所述空间框架吊装至相邻的多个混凝土柱的柱顶,如此循环,即可将首个所述空间框架吊装至对应的安装位置,根据首个所述空间框架的吊装工艺,即可依次将所有所述空间框架吊装至对应的安装位置。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1]需要对建筑屋面的桁架进行施工时,在建筑的两侧均布置汽车吊,然后将所有桁架拼接形成多个空间框架,之后汽车吊将首个空间框架吊装至建筑位于端部的多个混凝土柱的柱顶上,之后汽车吊前移小段距离,汽车吊然后将该空间框架吊装至相邻的多个混凝土柱的柱顶,如此循环,即可将该空间框架吊装至靠近建筑中部的混凝土柱的柱顶上,从而完成该空间框架的吊装施工,利用同样的吊装工艺,即可将所有空间框架吊装至对应的混凝土柱的柱顶,从而完成所有桁架的吊装施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
法,不仅适用于混凝土柱的柱顶标高交错设置的情况,而且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人力物力耗费低,安全隐患小。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部分所述混凝土柱的柱顶能够拆卸地安装有临时支撑柱,以保证所述空间框架能够稳定地进行临时停放。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临时支撑柱的长度能够调节。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施工现场的地面设置拼接胎架,在所述拼接胎架上竖直设置多个所述临时支撑柱,根据不同的所述空间框架调节所述拼接胎架上的所述临时支撑柱的长度,然后在所述拼接胎架的所述临时支撑柱上拼接所述空间框架。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临时支撑柱由若干个组装钢管拼接而成。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临时支撑柱包括:
[0017]安装筒,竖直设置且顶端贯穿;
[0018]支撑方管,能够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筒内,所述支撑方管的顶端伸出所述安装筒的顶端并设置有承载板;
[0019]调节丝杆,竖直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筒内,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支撑方管螺纹连接;
[0020]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筒上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杆,以用于控制所述调节丝杆转动。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22]转轴,水平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筒上,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调节丝杆的下方,所述转轴设置有摇柄;
[0023]第一锥齿轮,同轴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安装筒内;
[0024]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于所述调节丝杆的底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均水平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用于抵接所述桁架的两侧。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3中,从所述建筑的中部朝两端同步安装所述空间框架。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间框架由两榀所述桁架或者三榀所述桁架拼接而成。
[002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0]图1为空间框架的吊装施工示意图;
[0031]图2为空间框架临时停靠时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桁架拼接成空间框架时的其中一个视角图;
[0033]图4为桁架拼接成空间框架时的另外一个视角图;
[0034]图5为临时支撑柱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临时支撑柱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图6的局部剖视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建筑100、混凝土柱101;汽车吊200;桁架300、空间框架301;临时支撑柱400、组装钢管401、安装筒402、支撑方管403、承载板404、调节丝杆405、驱动机构406、转轴407、摇柄408、第一锥齿轮409、第二锥齿轮410、安装板411、锁紧螺栓412;拼接胎架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建筑(100)的两侧均布置汽车吊(200),其中,所述建筑(100)的两侧是指所述建筑(100)于桁架(300)排布方向的两侧;S2.将所有所述桁架(300)沿排布方向分为多组,每组所述桁架(300)包括多个所述桁架(300),将同一组的所述桁架(300)拼接形成空间框架(301);S3.确定所述空间框架(301)的安装顺序:从所述建筑(100)的中部朝两端进行安装;S4.通过汽车吊(200)将首个所述空间框架(301)吊装至所述建筑(100)端部的多个混凝土柱(101)的柱顶,然后前移所述汽车吊(200),之后通过所述汽车吊(200)将首个所述空间框架(301)吊装至相邻的多个混凝土柱(101)的柱顶,如此循环,即可将首个所述空间框架(301)吊装至对应的安装位置,根据首个所述空间框架(301)的吊装工艺,即可依次将所有所述空间框架(301)吊装至对应的安装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混凝土柱(101)的柱顶能够拆卸地安装有临时支撑柱(400),以保证所述空间框架(301)能够稳定地进行临时停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柱(400)的长度能够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现场的地面设置拼接胎架(500),在所述拼接胎架(500)上竖直设置多个所述临时支撑柱(400),根据不同的所述空间框架(301)调节所述拼接胎架(500)上的所述临时支撑柱(400)的长度,然后在所述拼接胎架(500)的所述临时支撑柱(400)上拼接所述空间框架(30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屋面桁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柱(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曾文举马艳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海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