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947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风险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煤与瓦斯突出风险情况生成突出风险基础库;S2,进行风险辨识,并将风险辨识结果录入到系统;S3,系统将管控措施下发至管控人员进行执行以及风险监视;S4,若风险监视为合格,则将风险加入到风险监视清单中,若风险监视为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3;S5,如果风险动态监视结果为异常,则进行风险异常处置;S6,若风险异常处置结果为合格,则继续进行风险动态监视,若结果不合格,则重新进行风险异常处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形成基础风险库,找到对应管控措施的量化指标,通过对量化指标赋权并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对风险的预警。实现对风险的预警。实现对风险的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风险管控
,尤其涉及一种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评价也称作风险评价,是探明系统风险状况,寻求安全对策的一种方法和技术。旨在在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前,掌握系统内可能的危险种类、危险程度和危险后果,并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危险控制措施。
[0003]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专家评议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类型影响分析法、危险指数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人员可靠性分析法等这类传统的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神经网络分析法等新型安全评价方法。
[0004]应用神经网络法、基于熵权与突变基数评价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风险矩阵评价法等方法在对风险进行评价过程中受矿井地质条件、开采类型等因素影响的局限与指标间支配混乱等问题,导致分析结果与真实结果有一定偏差,另外这些方法数据相关性差、评价结构混乱、评价结果难以反映真实性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通过煤矿采、掘、机、运、通各个专业专家对煤矿所有地点、场所、部位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形成基础风险库,同时确定风险的管控措施与主体责任人。风险预警维度根据基础风险库管控措施,从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及灾害发生机理角度出发,找到对应管控措施的量化指标,通过对量化指标赋权并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对风险的预警。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根据现有的煤与瓦斯突出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生成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基础库;
[0009]S2,参照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基础库进行风险辨识,确认风险的类型,并将风险辨识结果录入到系统中,系统选择对应的管控措施,并生成企业风险库;
[0010]S3,系统将煤与瓦斯突出风险所对应的管控措施生成管控任务下发至管控人员,管控人员进行管控措施的执行以及风险监视;
[0011]S4,若风险监视结果为合格,则将对应的风险加入到风险监视清单中,若风险监视结果为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3;
[0012]S5,对风险监视清单中的风险进行风险动态监视流程,进入风险动态监视流程后,如果风险动态监视的过程中监视结果为异常,则进行风险异常处置;
[0013]S6,对风险异常处置的结果进行鉴定,若鉴定结果为合格,则继续进行风险动态监视,若鉴定结果为不合格,则系统通知工作人员重新进行风险异常处置。
[0014]进一步,步骤S3中的风险监视过程包括对管控措施进行知悉、反馈与复查的流程,系统将管控任务下发至措施落实人员的同时,将管控措施下发至分管领导进行知悉。
[0015]进一步,步骤S5中的风险动态监视包括人工对风险监视清单中的风险进行周期检查。
[0016]进一步,步骤S5中的风险动态监视还包括系统对管控措施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若评价结果为异常,则系统智能联动,风险进行隐患治理流程,通知相应的人员对隐患进行治理。
[0017]进一步,所述评价指标包括原始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防突措施执行效果评价指标和采掘因素评价指标。
[0018]进一步,所述原始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包括瓦斯压力p、埋深H、最大主应力σ1、煤的破坏类型D、煤的坚固性系数f和瓦斯放散初速度Δp。
[0019]进一步,所述防突措施执行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区域消突效果、局部预测效果和安全防护措施。
[0020]进一步,所述采掘因素评价指标包括破煤方式、采掘工作面类型、煤层厚度和煤层倾角。
[0021]进一步,对管控措施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一:建立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的计算模型;
[0023]步骤二:将评价指标中的各个实际量化指c标代入到步骤一中建立的计算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出实际的指标评分s;
[0024]步骤三:对实际的指标评分进行评价,s处于0~50时,对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为相对危险,s的数值越低,评价结果为危险性越高,s处于50~100时,对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为相对安全,s的数值越高,评价结果为危险性越低。
[0025]进一步,步骤一包括:
[0026]步骤I,选取量化指标,在量化指标中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量化指标,对多个代表性的量化指标进行评分,并将选取的量化指标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并依次记为c1,c2,

,c
i
,c
j
,

,c
n
,将排序后的量化指标对应的评分依次记为s1,s2,

,s
i
,s
j
,

,s
n

[0027]步骤Ⅱ,当被评价的量化指标c落入区间[c
i
,c
j
]内,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0028]步骤Ⅲ,当被评价的量化指标c落入区间[c
i
,c
j
]外,使用线性插值外推法计算:
[0029]当被评价的量化指标c<c1时,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当被评价的量化指标c>c
n
时,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实现在煤矿进行年度、专项等辨识时参照基础风险库对具体地点的风险进行生产流程的风险管控;风险预警维度实现根据基础风险库管控措施,从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及灾害发生机理
角度触发,找到对应管控措施的量化指标,通过对量化指标赋权并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对风险的预警,为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管控与预警提供方法。这种方法基于虚拟采掘工作面为参照对象,构建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管控与预警的模型、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数据可来自安全监控、矿压监测等系统,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煤矿灾害风险情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且提供了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管控与预警的特征指标,根据指标实现瓦斯突出风险实时预警。
[0031]运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采掘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价,较为直观的得到被评价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得分,对被评价采掘工作面进行预警。另外,根据采掘工作面预警得分反推具体那条风险中的管控措施失效,根据管控措施规定的管控责任人,将失效的管控措施按照标准的管控方案进行管理,通过量化数据指标管理人员完成风险的管控。
[003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构造评价模型可以对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进行实时量化评价,同时该方法具有广泛的使用性,可通过井下各类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各类灾害进行实时风险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现有的煤与瓦斯突出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生成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基础库;S2,参照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基础库进行风险辨识,确认风险的类型,并将风险辨识结果录入到系统中,系统选择对应的管控措施,并生成企业风险库;S3,系统将煤与瓦斯突出风险所对应的管控措施生成管控任务下发至管控人员,管控人员进行管控措施的执行以及风险监视;S4,若风险监视结果为合格,则将对应的风险加入到风险监视清单中,若风险监视结果为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3;S5,对风险监视清单中的风险进行风险动态监视流程,进入风险动态监视流程后,如果风险动态监视的过程中监视结果为异常,则进行风险异常处置;S6,对风险异常处置的结果进行鉴定,若鉴定结果为合格,则继续进行风险动态监视,若鉴定结果为不合格,则系统通知工作人员重新进行风险异常处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风险监视过程包括对管控措施进行知悉、反馈与复查的流程,系统将管控任务下发至措施落实人员的同时,将管控措施下发至分管领导进行知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的风险动态监视包括人工对风险监视清单中的风险进行周期检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的风险动态监视还包括系统对管控措施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若评价结果为异常,则系统智能联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包括原始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防突措施执行效果评价指标和采掘因素评价指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包括瓦斯压力p、埋深H、最大主应力σ1、煤的破坏类型D、煤的坚固性系数f和瓦斯放散初速度Δp。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风险管控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世雷佘九华陈虎孙康徐晓明刘万正郦佳明耿臣旭张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