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38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入风通孔,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的底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收纳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通过设置箱体、收纳装置、第一电机、入风通孔、降温装置、定位壳、柜门和底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在使用者将其携带时无法快速收纳,且在携带的过程中无法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进行降温的问题。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进行降温的问题。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进行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逐步走向大众化,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充电用的电缆显然是必不可少的,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用于电动汽车与电源的充电连接,是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0003]现有的充电电缆包括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在使用者将其携带时无法快速收纳,且在携带的过程中无法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进行降温,从而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会因为在携带时所产生的高温和不规则堆砌导致电缆内部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具备在使用者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进行携带时快速收纳和对携带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进行降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在使用者将其携带时无法快速收纳,且在携带的过程中无法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进行降温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入风通孔,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的底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收纳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箱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收纳盒,所述第一收纳盒内腔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滚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套,所述第三螺纹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四螺纹套,所述第四螺纹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纳盒,所述第二收纳盒的内腔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表面活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左侧与箱体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定位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风壳,所述通风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降温管组。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左侧与箱体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三限位环的底部与定位壳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与定位壳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箱体、收纳装置、第一电机、入风通孔、降温装置、定位壳、柜门和底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在使用者将其携带时无法快速收纳,且在携带的过程中无法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进行降温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滚轴、第一螺纹套、第二螺纹套、第一收纳盒、第三螺纹套、第四螺纹套和第二收纳盒的配合使用,此时使用者将电缆的充电插头或者输电头放入第一收纳盒,随后使用者将电缆线放入滚轴的凹槽内部,同时第一电机带动滚轴进行旋转,随后当滚轴将充电电缆完全收纳后使用者将输电头或者充电插头放入第二收纳盒内腔,从而起到了对需要携带的电缆进行快速收纳。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环,起到了对第一电机的限位作用,从而防止第一电机在使用时发生掉落。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壳、第二电机、扇叶、通风壳和降温管组的配合使用,此时第二电机带动扇叶进行旋转,随后高速旋转的扇叶带动定位壳内部的空气进入通风壳的内腔,同时进入通风壳内腔的空气带动降温管组表面的冷空气通过入风通孔进入箱体的内部,从而起到了对完成收纳的电缆进行降温。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环,起到了对定位壳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定位壳在运输时发生掉落。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限位环,起到了对第二电机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二电机在使用时发生掉落。
[0019]7、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板,起到了对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防止扇叶在使用时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左视拆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右视拆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正视剖视图。
[0024]图中:1、箱体;2、收纳装置;201、第一电机;202、滚轴;203、第一螺纹套;204、第二螺纹套;205、第一收纳盒;206、第三螺纹套;207、第四螺纹套;208、第二收纳盒;3、入风通孔;4、降温装置;401、定位壳;402、第二电机;403、扇叶;404、通风壳;405、降温管组;406、第三限位环;407、限位板;5、柜门;6、底座;7、第一限位环;8、第二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包括箱体1,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纳装置2,收纳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的左侧与箱体1固定连接,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入风通孔3,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降温装置4,降温装置4包括定位壳401,定位壳401的底部与箱体1固定连接,箱体1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5,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6。
[0028]参考图1、图2和图3,收纳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滚轴202,滚轴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203,第一螺纹套20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套204,第二螺纹套20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收纳盒205,第一收纳盒205内腔与第一电机201输出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滚轴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套206,第三螺纹套20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四螺纹套207,第四螺纹套20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纳盒208,第二收纳盒208的内腔与第一电机201输出端的表面活动连接。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电机201、滚轴202、第一螺纹套203、第二螺纹套204、第一收纳盒205、第三螺纹套206、第四螺纹套207和第二收纳盒208的配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纳装置(2),所述收纳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的左侧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入风通孔(3),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降温装置(4),所述降温装置(4)包括定位壳(401),所述定位壳(401)的底部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5),所述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滚轴(202),所述滚轴(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203),所述第一螺纹套(20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套(204),所述第二螺纹套(20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收纳盒(205),所述第一收纳盒(205)内腔与第一电机(201)输出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滚轴(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套(206),所述第三螺纹套(20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四螺纹套(207),所述第四螺纹套(20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纳盒(208),所述第二收纳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博远之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