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钻杆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927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勘探钻井配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钻杆管理系统,该系统安放于动力猫道旁边,主体结构包括:运载小车和可升降钻杆盒,两者配合使用;其中运载小车位于动力猫道和可升降钻杆盒之间,运载小车包括底板、第一升降油缸和平台,底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底板和平台之间设置有2个第一升降油缸;平台的两端设有挡板,用于防止钻杆滑落;挡板能够升降;该系统还包括对齐装置,对齐装置包括推进装置和限位装置;落地式运载小车设计增加了钻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极大提高单次供给和收集钻杆数量;该系统设计巧妙,安全可靠,装载效率高,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钻杆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油田勘探钻井配套设备
,涉及一种自动钻杆管理系统,能够同时为动力猫道提供和收集多根钻杆,提高装载效率。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钻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钻杆,传统人工吊装过程危险且效率低下。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带机械手的行车式自动钻杆盒虽然不再需要人工吊装,例如中国专利CN201420185160.3公开了一种可同时抓取多根钻杆的夹爪,包括支架和对称设置在支架上的两个活动夹爪装置,支架上位于两个活动夹爪装置的外侧还设有两组辅助压紧平衡装置,辅助压紧平衡装置包括:辅助压紧液压缸和连杆机构,辅助压紧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支架上,活塞杆铰接连接连杆机构并驱动连杆机构的输出端上下垂直运动。本技术,因为活动夹爪可以调节张开程度,对于不同管径的钻杆可实现同时抓取单个或者多个钻杆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辅助压紧平衡装置防止钻杆倾斜,支架的两端开有机械限位销,在夹取不同管径钻杆时进行防护。但是现有技术的行车式设计依然存在坠落的安全隐患,且其单根或者最多三根的抓取速度依然效率低下。现有必要研发一种装载效率高的能够同时抓取多根钻杆的钻杆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同时上下多根钻杆的自动钻杆管理系统,摆脱传统行车式机械手式钻杆盒的束缚,能够极大提高钻杆供应和收集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钻杆管理系统,该系统安放于动力猫道旁边,主体结构包括:运载小车和可升降钻杆盒,两者配合使用;其中运载小车位于动力猫道和可升降钻杆盒之间,运载小车包括底板、第一升降油缸和平台,底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底板和平台之间设置有2个第一升降油缸;平台的两端设有挡板,用于防止钻杆滑落;挡板能够升降。
[0005]本技术所述动力猫道和可升降钻杆盒之间的地面上设有轨道,运载小车在轨道上行走。
[0006]本技术所述运载小车的行走轮由行走电机提供动力。
[0007]本技术所述2个第一升降油缸沿运载小车的行走方向间隔设置。
[0008]本技术所述2个第一升降油缸能够单独控制;第一升降油缸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左侧的第一升降油缸与平台之间通过耳座和一个直线导轨连接,右侧的第一升降油缸与平台之间通过耳座连接。
[0009]本技术所述可升降钻杆盒包括内部两侧带有导轨的外框架、第二升降油缸、两侧带导轮的可升降钻杆收集平台,以及能将整排钻杆推出的由油缸控制的推出装置;可升降钻杆收集平台在第二升降油缸的带动下,沿着外框架内部两侧的导轨上升或下降;推
出装置固定在外框架的顶部一端。
[0010]本技术可升降钻杆收集平台包括升降架和钻杆托盘,钻杆托盘有多层,每层的钻杆托盘以倾斜2
°
的角度焊接在升降架上。
[0011]本技术该系统还包括对齐装置,对齐装置包括推进装置和限位装置,推进装置和限位装置分别位于运载小车行走方向的两侧,推进装置为带导轨的可伸缩结构。
[0012]本技术的技术构思:目前行车机械手式钻杆盒由于结构限制,抓取数量不能过多,所以本技术采用一体化的固定于地面的运载小车式设计,结构更加稳定且运载能力更强,每辆小车搭配独立控制的双油缸设计使其能够单次运载十根以上钻杆且能实现随意倾斜运输角度。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落地式运载小车设计增加了钻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运载小车与可升降钻杆盒配合使用,极大提高了单次供给和收集钻杆数量,运载小车和可升降钻杆盒均能升降和倾斜,使得钻杆在装载和收集时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该系统设计巧妙,安全可靠,装载效率高,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自动钻杆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自动钻杆管理系统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涉及的自动钻杆管理系统的运动模式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涉及的钻杆盒钻杆收集平台的钻杆托盘倾斜2
°
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涉及的运载小车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涉及的钻杆推出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钻杆管理系统,该系统安放于动力猫道旁边配套使用,给动力猫道提供或收集钻杆;其主体结构包括:运载小车1和对齐装置3,与可升降钻杆盒2配合使用;其中运载小车1位于动力猫道和可升降钻杆盒之间,运载小车1包括底板7、第一升降油缸8和平台4,底板7的底部设有行走轮71;底板7和平台4之间设置有2个第一升降油缸8,2个第一升降油缸8沿运载小车1的行走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升降油缸8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底板7和平台4;平台4的两端设有挡板6,用于防止钻杆滑落;挡板6可升降,由油缸5控制;对齐装置3固定于地面,包括推进装置17和限位装置18,分别位于运载小车1行走轨道的两侧,推进装置17为带导轨的可伸缩结构。
[0023]所述运载小车1的行走轮71由行走电机9提供动力。
[0024]所述油缸5为伸缩油缸,两端分别与平台4和挡板6固定连接。
[0025]所述2个第一升降油缸8能够单独控制;第一升降油缸8与底板7之间固定连接;左侧的第一升降油缸8与平台4之间通过耳座和一个直线导轨19连接,右侧的第一升降油缸8与平台4之间通过耳座连接;第一升降油缸8与耳座之间可转动;平台4可由第一油缸8和直
线导轨19配合调节实现平台4的倾斜。所述推进装置17与限位装置18之间的连线与行走轨道垂直;所述限位装置18为垂直的平板结构。
[0026]所述可升降钻杆盒2包括内部两侧带有导轨的外框架11、第二升降油缸13、两侧带导轮的可升降钻杆收集平台12,以及可将整排钻杆推出的由油缸控制的推出装置14;可升降钻杆收集平台13在第二升降油缸13的带动下,沿着外框架11内部两侧的导轨上升或下降;推出装置14固定在外框架11的顶部一端,推出装置14包括L型推出臂15,L型推出臂15的头部设有导轮16,可减少推出过程中对钻杆的摩擦;L型推出臂15由伸缩油缸控制。
[0027]所述可升降钻杆收集平台12包括升降架121和钻杆托盘122,钻杆托盘122有多层,每层的钻杆托盘以倾斜2
°
的角度焊接在升降架上。
[0028]所述推出装置14位于钻杆托盘22矮的一侧的外框架11顶部。
[0029]所述动力猫道和可升降钻杆盒2之间的地面上设有轨道10,运载小车1在轨道10上行走。
[0030]本实施例所述的运载小车1通过两个独立控制的升降油缸8可实现小车运载平台的升降和倾斜。所述运载小车1包含两个由油缸5控制的可升降的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钻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安放于动力猫道旁边,主体结构包括:运载小车和可升降钻杆盒;其中运载小车位于动力猫道和可升降钻杆盒之间,运载小车包括底板、第一升降油缸和平台,底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底板和平台之间设置有2个第一升降油缸;平台的两端设有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猫道和可升降钻杆盒之间的地面上设有轨道,运载小车位于轨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小车的行走轮由行走电机提供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第一升降油缸沿运载小车的行走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第一升降油缸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胜杰胡保友许益民辛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泰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