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有为专利>正文

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21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温度器和湿度器对保护外壳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温度较高,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并启动第一散热风扇,通过第一散热风扇来对保护外壳的内部散热,若检测到的湿度较大的时候,控制器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一散热风扇,开启除湿机、抽气泵、制冷片和第二散热风扇,抽气泵将保护外壳内湿度较大的空气抽送到除湿机内除湿,经过干燥后的空气在送入到热换管内,与金属内仓内的冷水发生热量置换,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降温后的空气在排回到保护外壳内,从而降低保护外壳内的温度。从而降低保护外壳内的温度。从而降低保护外壳内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摄像头散热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水上清污,主要靠人工打捞作业,难度大、风险高、效率低、效果差,还面临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人数日渐减少的窘况。随着科技的发展,水面清污机器人随之诞生,清污机器人能能够通过图像视觉识别系统自主识别水面垃圾,搜寻垃圾,图像视觉识别系统中摄像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摄像头可以安全的使用,需要对摄像头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都是通过散热风扇来对摄像头进行散热,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散热,但是效果有限,且这类摄像头工作的位置在河道、湖泊等水源附近,空气湿度相对较大,风扇在散热的时候,会将大量的水汽引入到摄像头的内部,时间一长,会影响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4]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保护外壳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保护外壳的外部还安装有隔热层,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除湿机,所述除湿机的一侧安装有抽气泵,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制冷箱,所述除湿机和所述抽气泵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制冷箱的顶端,所述制冷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金属内仓,所述金属内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换管,所述金属内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计,所述制冷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所述第二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片和第二散热风扇,所述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金属内仓接触,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制冷片的热端,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顶端还固定安装有温度器、湿度器和控制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保护外壳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一侧槽,所述第一侧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侧槽的位置相对应,并与之相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本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抽气泵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管,所述抽气泵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除湿机相连接,所述除湿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热换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除湿机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箱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热换管的出口端安装有第四气管,所述金属内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由具备隔热并且散热性好的有机硅隔热弹性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外壳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支座。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位计的型号为DP

HCJ1,所述温度器的型号为HB36,所述湿度器的型号为LX912,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MAM

100。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通过温度器和湿度器可以对保护外壳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温度较高,湿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并启动第一散热风扇,通过第一散热风扇来对保护外壳的内部进行散热,若检测到的湿度较大的时候,控制器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一散热风扇,并开启除湿机、抽气泵、制冷片和第二散热风扇,抽气泵将保护外壳内湿度较大的空气抽送到除湿机内进行除湿作业,经过干燥后的空气在送入到热换管内,在热换管内流动的时候,与金属内仓内的冷水发生热量置换,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降温后的空气在排回到保护外壳内,从而降低保护外壳内的温度,通过制冷片可以对金属内仓内的水进行制冷降温,第二散热风扇可以对制冷片的热端进行散热。
[0016]2.本技术中,隔热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
[0017]3.本技术中,水位计可以对金属内仓内的水量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剖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剖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系统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装置主体;2、保护外壳;201、第一散热孔;202、第一阀门;203、第二散热孔;204、第一散热风扇;205、第二阀门;206、隔热层;207、第一侧槽;3、摄像头本体;4、除湿机;401、抽气泵;402、第一气管;403、第二气管;404、第三气管;405、第一排水管;5、制冷箱;501、金属内仓;502、热换管;503、第四气管;504、水位计;505、第二排水管;506、第三阀门;507、第二侧槽;508、制冷片;509、第二散热风扇;6、安装支座;7、温度器;8、湿度器;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7]请参阅图1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保护外壳2,所述保护外壳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201,所述第一散热孔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门202,所述保护外壳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03,所述第二散热孔20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阀门205,所述保护外壳2的外部还安装有隔热层206,所述保护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除湿机4,所述除湿机4的一侧安装有抽气泵401,抽气泵401可以对保护外壳2内的空气进行抽取,并输送到除湿机4内进行干燥处理,所述保护外壳2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制冷箱5,所述除湿机4和所述抽气泵40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制冷箱5的顶端,所述制冷箱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金属内仓501,所述金属内仓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换管502,经过除湿机4干燥后的空气在输送到热换管502内,在热换管502内流动的时候,与金属内仓501内的冷水发生热量置换,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降温后的空气在排回到保护外壳2内,从而降低保护外壳2内的温度,所述金属内仓50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计504,水位计504可以对金属内仓501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保护外壳(2),所述保护外壳(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201),所述第一散热孔(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门(202),所述保护外壳(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03),所述第二散热孔(20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阀门(205),所述保护外壳(2)的外部还安装有隔热层(206),所述保护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除湿机(4),所述除湿机(4)的一侧安装有抽气泵(401),所述保护外壳(2)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制冷箱(5),所述除湿机(4)和所述抽气泵(40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制冷箱(5)的顶端,所述制冷箱(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金属内仓(501),所述金属内仓(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换管(502),所述金属内仓(50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计(504),所述制冷箱(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507),所述第二侧槽(50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片(508)和第二散热风扇(509),所述制冷片(508)的冷端与所述金属内仓(501)接触,所述第二散热风扇(509)安装在所述制冷片(508)的热端,所述保护外壳(2)的内部顶端还固定安装有温度器(7)、湿度器(8)和控制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识别摄像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孔(20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204),所述保护外壳(2)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一侧槽(207),所述第一侧槽(207)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侧槽(507)的位置相对应,并与之相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有为胡欲立习嘉琪
申请(专利权)人:宋有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