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电梯井道立柱横向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19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立柱横向连接结构,通过将横向结构设置于立柱的四周,并错开水平位排列,横向结构的截面直径小于立柱的截面直径,使得每一行的横向结构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受力点分散,进而在不会影响到电梯轿厢以及电梯井道内的尺寸的情况下,使电梯井道更加牢固,该横向结构还包括第一杆架、第二杆架和第三杆架,第一杆架下方设有第一围栏,第一围栏下方设有挡板,第二杆架下方设有第二围栏,第三杆架下方设有支撑杆,使该结构对内能阻挡住大多数的蛇虫鼠蚁,避免对电梯井道底部造成破坏或影响,对外能对人身安全进行保护,避免人员意外掉落或卡进电梯井道,并且对简易的电梯井道结构进行了升级,使得更加稳固和安全。得更加稳固和安全。得更加稳固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电梯井道立柱横向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结构,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立柱横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改造项目的不断普及,老旧居民楼都需要加装电梯,这类电梯与在建筑物中预留的混凝土井道中的安装方式不同,需在建筑物旁另行加装钢结构电梯井独立承载电梯,使得这类电梯具有施工周期短,美观性好,且不会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等优点,目前大多数的钢结构电梯井道的大体结构是由立柱和横杆构成,但结构简单,电梯井道内、外壁无遮挡,蛇虫鼠蚁可能会进入到电梯井道内造成破坏或影响轿厢的运行,老人或小孩也可能意外跌入到电梯井道内的底部,虽然可以像观光电梯的外壁一样设置玻璃阻挡,但玻璃易碎,存在安全隐患,从而此类钢结构的电梯安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在电梯井道上设置栅栏的、不影响电梯的使用和维护、对电梯井道进一步加固的钢结构电梯井道立柱横向连接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横向结构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四周,并错开水平位排列,所述横向结构的两端与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横向结构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立柱的截面直径,所述横向结构包括第一杆架、第二杆架和第三杆架,所述第一杆架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第一杆架下方设有第一围栏,所述第一围栏下方设有挡板,所述第二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架的上方,所述第二杆架下方设有第二围栏,所述第三杆架呈多个纵向重叠于所述第二杆架的上方,所述第三杆架下方设有支撑杆。
[0005]所述第一杆架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围栏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一杆架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围栏的底面相连接。
[0006]所述第二杆架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围栏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杆架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面相连接。
[0007]所述挡板表面无缝隙,所述挡板底面贴合于地面,所述挡板顶面与所述第一围栏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挡板两端的侧面贴合于所述立柱侧面。
[0008]所述第一围栏与第二围栏为竖杆状、横杆状、网格状、全封闭状当中的任意一种。
[0009]所述支撑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三杆架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为X形、工字形、三角形、立柱形当中的任意一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横向结构设置于立柱的四周,并错开水平位排列,横向结构的截面直径小于立柱的截面直径,使得每一行的横向结构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受力点分散,进而在不会影响到电梯轿厢以及电梯井道内的尺寸的情况下,使电梯井道更加牢固,该横向结构还包括第一杆架、第二杆架和第三杆架,使
得该横向结构与立柱连接后,对内能阻挡住大多数的蛇虫鼠蚁,避免对电梯井道底部造成破坏或影响,对外能对人身安全进行保护,避免人员意外掉落或卡进电梯井道,并且对简易的电梯井道结构进行了升级加固,使得钢结构电梯井道更加稳固和安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杆架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杆架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三杆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为立柱、2为横向结构、3为第一杆架、4为第二杆架、5为第三杆架、6为第一围栏、7为挡板、8为第二围栏、9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9]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为了将立柱1连接为矩形方阵,并且使横向结构2在加大牢固的基础上具有防护作用,采用横向结构2设置于立柱1的四周,并错开水平位排列,横向结构2的两端与立柱1相连接,使得每一行的横向结构2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受力点分散,进而使整个钢结构电梯井道更加牢固,而横向结构2的截面直径小于立柱1的截面直径,使得横向结构2不会影响到钢结构电梯轿厢以及电梯井道内的尺寸;横向结构2还包括第一杆架3、第二杆架4和第三杆架5,第一杆架3设置于立柱1的底部,第一杆架3下方设有第一围栏6,第一围栏6下方设有挡板7,第二杆架4设置于第一杆架3的上方,第二杆架4下方设有第二围栏8,第三杆架5呈多个纵向重叠于第二杆架4的上方,第三杆架5下方设有支撑杆9,使得第一杆架3能阻挡住大多数的蛇虫鼠蚁,避免对电梯井道底部造成破坏或影响,第二杆架4则能对人身安全进行保护,避免人员意外掉落或卡进电梯井道,第三杆架5则对立柱1的上部进行了连接固定,使得电梯井道更加牢固。
[0020]通过将横向结构2设置于立柱1的四周,并错开水平位排列,横向结构2的截面直径小于立柱1的截面直径,使得每一行的横向结构2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受力点分散,进而在不会影响到电梯轿厢以及电梯井道内的尺寸的情况下,使电梯井道更加牢固,该横向结构2还包括第一杆架3、第二杆架4和第三杆架5,使得该横向结构2与立柱1连接后,对内能阻挡住大多数的蛇虫鼠蚁,避免对电梯井道底部造成破坏或影响,对外能对人身安全进行保护,避免人员意外掉落或卡进电梯井道,并且对简易的电梯井道结构进行了升级加固,使得钢结构电梯井道更加稳固和安全。
[0021]参考图2所示,为了将第一杆架3、第二杆架4和第三杆架5相连接,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采用为了第一杆架3的底面与第一围栏6的顶面相连接,第一杆架3的顶面与第二围栏8的底面相连接,第二杆架4的底面与第二围栏8的顶面相连接,第二杆架4的顶面与支撑杆9的底面相连接,使得连接后的横向结构2无较大的空隙,整体外观美观,且不会影响到电梯井道内的尺寸,值得注意的是:本领域专业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横向结构2采
用螺栓或烧焊等连接方式。
[0022]参考图3所示,为了阻挡住大多数的蛇虫鼠蚁,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采用挡板7表面无缝隙,挡板7底面贴合于地面,挡板7顶面与第一围栏6的底面相连接,挡板7两端的侧面贴合于立柱1侧面,使得挡板7、地面与立柱1之间不易产生较大的缝隙,大多数的蛇虫鼠蚁便不易通过缝隙进入到电梯井道内的底部,避免对电梯井道内的电缆进行破坏,或影响电梯井道内的尺寸。
[0023]参考图4和图5所示,为了能视察电梯井道内的底部,并阻挡人员或猫狗等意外掉落于电梯井道内,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第一围栏6与第二围栏8为竖杆状、横杆状、网格状、全封闭状当中的任意一种,使得人员或中大型动物在电梯井道的一定高度内,无法进入到电梯井道,避免意外掉入到电梯井道内,在保护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能通过围栏的缝隙查看电梯井道的内部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本领域专业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一围栏6和第二围栏8的高度、外观进行调整。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结构电梯井道立柱横向连接结构,包括呈矩形方阵的立柱(1),其特征在于:横向结构(2)设置于所述立柱(1)的四周,并错开水平位排列,所述横向结构(2)的两端与所述立柱(1)相连接,所述横向结构(2)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立柱(1)的截面直径,所述横向结构(2)包括第一杆架(3)、第二杆架(4)和第三杆架(5),所述第一杆架(3)设置于所述立柱(1)的底部,所述第一杆架(3)下方设有第一围栏(6),所述第一围栏(6)下方设有挡板(7),所述第二杆架(4)设置于所述第一杆架(3)的上方,所述第二杆架(4)下方设有第二围栏(8),所述第三杆架(5)呈多个纵向重叠于所述第二杆架(4)的上方,所述第三杆架(5)下方设有支撑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立柱横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架(3)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围栏(6)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一杆架(3)的顶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开谷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