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129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侧翻装置。该装置用于防止货箱侧翻,包括支撑轮和分别设置于货箱两侧的两个延伸臂总成,延伸臂总成用于连接货箱与支撑轮,包括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和中间部,中间部通过第一折叠组件与货箱连接,中间部通过第二折叠组件与支撑轮连接;第一折叠组件能够使中间部沿水平面转动,第二折叠组件能够使支撑轮沿水平面转动;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被配置为能使支撑轮在靠近货箱的折叠位和远离货箱的防侧翻位之间转换。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车辆在ESC试验后,在不拆卸防侧翻装置的情况下,将防侧翻装置沿水平面折收,减小防侧翻装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距离,提升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的安全性。中的安全性。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侧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防侧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载货汽车设计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性能试验(简称“ESC试验”),汽车在进行ESC试验时,需要模拟车辆因转向不足、过度转向等引起的极限工况,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试验人员、试验设备和试验车辆进行保护,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0003]因此载货车辆在进行ESC试验时,往往需要安装防侧翻装置。
[0004]由于现有防侧翻装置一般都会设置在货箱的两侧,并进一步会向着两侧延伸一定距离,且通常车辆不会在试验场地进行防侧翻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这就造成试验车辆在进行ESC试验前驶入试验场地或者在ESC试验后驶离试验场地过程,车辆需要继续搭载防侧翻装置进行行驶,由于此种情况,使整车加宽,在行进过程中非常不便,也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侧翻装置,使测试车辆在ESC试验后,在不拆除防侧翻装置的条件下,减小整个防侧翻装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距离,降低搭载防侧翻装置下的车辆行驶难度,提升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侧翻装置,用于防止货箱侧翻,包括:
[0008]支撑轮;
[0009]两个延伸臂总成,分别设置于所述货箱两侧,用于连接所述货箱与所述支撑轮;
[0010]所述延伸臂总成包括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和中间部,所述中间部通过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所述货箱连接,所述中间部通过所述第二折叠组件与所述支撑轮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组件能够使所述中间部沿水平面转动,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能够使所述支撑轮沿水平面转动;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被配置为能使所述支撑轮在靠近所述货箱的折叠位和远离所述货箱的防侧翻位之间转换。
[0011]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一铰接座一端与所述货箱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销铰接;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三铰接座、第四铰接座和第二固定销,所述第四铰接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轮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三铰接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销铰接。
[0012]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一撑板,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二撑板;在所述支撑轮由所述防侧翻位转换至所述折叠位时,所述第一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撑板与所述第一固定销不共线,所述第二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铰接座和所述第四铰接座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撑板与所述第二固定销不共线。
[0013]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间部包括套筒和调节杆,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杆底部与所述第三铰接座相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铰接座相连接,所述调节杆能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滑动。
[0014]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套筒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调节孔能与所述定位孔通过定位销插接。
[0015]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为空心结构。
[0016]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防侧翻装置包括基座,所述第一铰接座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货箱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0017]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销孔,所述基座通过所述销孔与所述货箱的底部插销连接。
[0018]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铰接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19]作为一种防侧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轮与所述第四铰接座相连接,所述支撑轮倾斜设置,且上端靠近所述货箱,下端远离所述货箱。
[0020]有益效果:
[0021]在本技术中,防侧翻装置通过第一折叠组件使中间部沿水平面转动,实现延伸臂总成在水平面上完成第一次折收,以上通过第一折叠组件的折叠,实现了防侧翻装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完成了第一步的宽度减小;进一步地,第二折叠组件使支撑轮沿水平面转动,实现延伸臂总成在水平面上完成第二次折收,当第二折叠组件使支撑轮转动至折收位置后,实现了防侧翻装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完成了第二步的宽度减小。通过两次延伸臂总成的折叠,实现了防侧翻装置从防侧翻位转换至折叠位,直接减小了整个防侧翻装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使测试车辆在ESC试验后,可在不拆除防侧翻装置的条件下,减小整个防侧翻装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距离,降低了搭载防侧翻装置的汽车在非试验条件下的行驶难度,提升了车辆在非试验条件下行进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侧翻装置和货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轮位于防侧翻位时防侧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轮位于折叠位时防侧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座和货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铰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铰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00、延伸臂总成;
[0030]110、第一折叠组件;111、第一铰接座;112、第二铰接座;113、第一固定销;114、第一撑板;
[0031]120、第二折叠组件;121、第三铰接座;122、第四铰接座;123、第二固定销;124、第二撑板;
[0032]130、中间部;131、套筒;132、调节杆;
[0033]200、支撑轮;
[0034]300、基座;3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侧翻装置,用于防止货箱侧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轮(200);两个延伸臂总成(100),分别设置于所述货箱两侧,用于连接所述货箱与所述支撑轮(200);所述延伸臂总成(100)包括第一折叠组件(110)、第二折叠组件(120)和中间部(130),所述中间部(130)通过所述第一折叠组件(110)与所述货箱连接,所述中间部(130)通过所述第二折叠组件(120)与所述支撑轮(200)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组件(110)能够使所述中间部(130)沿水平面转动,所述第二折叠组件(120)能够使所述支撑轮(200)沿水平面转动;所述第一折叠组件(110)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120)被配置为能使所述支撑轮(200)在靠近所述货箱的折叠位和远离所述货箱的防侧翻位之间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110)包括第一铰接座(111)、第二铰接座(112)和第一固定销(113),所述第一铰接座(111)一端与所述货箱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铰接座(11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销(113)铰接;所述第二折叠组件(120)包括第三铰接座(121)、第四铰接座(122)和第二固定销(123),所述第四铰接座(12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轮(200)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三铰接座(121)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销(123)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110)还包括第一撑板(114),所述第二折叠组件(120)还包括第二撑板(124);在所述支撑轮(200)由所述防侧翻位转换至所述折叠位时,所述第一撑板(1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1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国杨宇航王乐车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