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95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包括主支撑杆、工作箱和喷雾头。主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工作箱的顶部,其上部后侧焊接有横向支杆,横向支杆的末端铰接第一伸缩丝杆,第一伸缩丝杆的下端铰接于工作箱的后侧板。工作箱内部安装有风动马达,风动马达的进风口连通设有一号三通管件的供风管道;风动马达的输出转轴末端安装水套,水套的进水口连通设有二号三通管件的高压输水管,一号三通管件和二号三通管件之间通过风水联动管路连通;水套的出水口末端安装喷雾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喷雾距离远、水雾滞空时间长、降尘范围大,增强了雾幕对粉尘的吸附捕捉能力,降尘率达到90%以上;还可根据不同的断面更换喷雾头规格,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防尘喷雾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煤矿施工中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产生的矿尘给工作环境、人体健康、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在矿井生产采矿、掘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细小的粉尘或煤尘,造成井下空气中粉尘浓度高,严重影响井下的正常生产作业环境秩序,给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带来健康危害。通常在巷道中安装喷雾装置,通过喷雾装置向巷道内喷水雾,实现防尘。一般的喷雾装置包括供水管路和喷嘴,仅通过供水管路内的水压进行喷雾以达到降尘的目。但该种方式降尘效率低,且降尘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给生产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容易受到水压大小的限制,当施工区域距离井底远时,水的压力会变小,当水压变小后,水流通过喷嘴的喷射力度小,就无法达到将水雾化的目的,致使雾化效果差,覆盖面积小,不能起到高效抑尘的作用。同时,传统装置质量和占地面积较大,为跟随工程进度移动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吊挂在顶板锚杆上,包括主支撑杆、工作箱和喷雾头。主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顶板锚杆上,下端铰接于设置在工作箱顶部的第一连接挂耳;所述主支撑杆的上部后侧还焊接固定有横向支杆,横向支杆的末端铰接有第一伸缩丝杆,第一伸缩丝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设置在工作箱后侧板上的第二连接挂耳。在工作箱的后侧板和前侧板上均设有通孔,工作箱内部固定安装有风动马达,风动马达的进风口连通供风管道,供风管道上安装有一号三通管件;风动马达的输出转轴末端安装水套,水套的进水口连通高压输水管,其出水口伸出位于工作箱前侧板上的通孔,末端连接固定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在风动马达的带动下能够进行360
°
旋转;在高压输水管上安装有二号三通管件,一号三通管件和二号三通管件之间通过风水联动管路连通。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安装在调控室内,通过信号传感控制供风管道中高压风的输出强度以及高压输水管的供水量。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杆包括外套杆和内伸缩杆,外套杆的下端开口、内部中空,外套杆的上端设有固定连接挂耳,外套杆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上等距排列的贯穿限位孔;内伸缩杆能够适配的插装在外套杆内,其上部设有贯穿的固定孔,限位螺栓穿过外套杆上的限位孔和内伸缩杆上的固定孔将两者做可拆卸连接,内伸缩杆的下端设有铰接部,其上设有铰接孔,通过销轴连接于第一连接挂耳。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套杆的中空部长度大于内伸缩杆的长度。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撑杆为第二伸缩丝杆,其上端通过杆端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顶板锚杆上,下端通过杆端连接件铰接于第一连接挂耳。
[0009]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头包括供水管道和喷嘴,供水管道的主管道为直管结构,其后侧中心位置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管道末端设有外螺纹,主管道的前侧设有等距排列的四个出水口,出水口末端以及主管道两端均安装有喷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喷雾头包括供水管道和喷嘴,其中供水管道包括供水部和喷水部,供水部呈直管状,其两端相后弯折,在供水部的后侧中心位置设置进水口,进水口的管道末端设有外螺纹;供水部的两端通过硬性弯管连通喷水部,喷水部焊接固定在供水部的前侧,同样呈直管状,喷水部的前侧切线上设有喷水缝隙,在硬性弯管的弯折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喷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喷雾头包括供水管道,供水管道的主管道为弯曲管,弯曲方向为向后弯曲,主管道后侧中心位置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管道末端设有外螺纹,主管道前侧设有四个等距排列的喷水口,主管道的两个端头密封。
[0012]进一步地,第一伸缩丝杆的伸缩能够带动工作箱绕主支撑杆下端进行上下转动,转动的角度范围为相对工作箱横向中心线向上、向下分别为30
°
的角度调节。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二号三通管件内设有止逆阀,高压水只能从高压输水管进入水套;高压风从供风管道经一号三通管件、风水联动管路、二号三通管件进入高压输水管,带动水流从喷雾头喷出,形成一种可以飘移移动的薄雾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占用空间小;利用水压、风压的相互作用,当有水通过喷嘴时,依靠风压作用将水流彻底雾化后喷出,雾化效果明显提高,增强了雾幕与粉尘的亲和力,粉尘的亲水性增加,雾幕对粉尘的吸附捕捉能力增强,降尘率达到90%以上,除尘效果明显。该装置喷雾距离远、降尘范围大、水雾滞空时间长、降尘效率高、用水量少,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喷雾降尘装置,且制造成本较低、应用效果良好,可根据不同的断面更换喷雾头规格、大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喷雾装置的角度及高度,以增加降尘效果及降尘范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作箱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喷雾头的第二种规格结构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喷雾头的第三种规格结构图;
[0020]图中:1、主支撑杆,2、工作箱,3、喷雾头,4、第一伸缩丝杆,5、高压输水管,6、供风管道,7、销轴,8、杆端连接件;10、外套杆,11、内伸缩杆,12、横向支杆,13、限位孔,14、限位螺栓,15、固定连接挂耳,21、风动马达,22、水套,23、一号三通管件,24、二号三通管件,25、风水联动管路,26、第一连接挂耳,27、第二连接挂耳,31、供水管道,32、进水口,33、出水口,34、喷嘴;201、进风口,202、输出转轴,311、供水部,312、喷水部,313、硬性弯管,321、弯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注意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如“上”、“下”、“前”、“后”、“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专利技术中任一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另外,在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号”、“二号”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吊挂在顶板锚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杆、工作箱和喷雾头,主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顶板锚杆上,下端铰接于设置在工作箱顶部的第一连接挂耳,所述主支撑杆的上部后侧还焊接固定有横向支杆,横向支杆的末端铰接有第一伸缩丝杆,第一伸缩丝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设置在工作箱后侧板上的第二连接挂耳;在工作箱的后侧板和前侧板上均设有通孔,工作箱内部固定安装有风动马达,风动马达的进风口连通供风管道,供风管道上安装有一号三通管件;风动马达的输出转轴末端安装水套,水套的进水口连通高压输水管,其出水口伸出位于工作箱前侧板上的通孔,末端连接固定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在风动马达的带动下能够进行360
°
旋转;在高压输水管上安装有二号三通管件,一号三通管件和二号三通管件之间通过风水联动管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安装在调控室内,通过信号传感控制供风管道中高压风的输出强度以及高压输水管的供水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包括外套杆和内伸缩杆,外套杆的下端开口、内部中空,外套杆的上端设有固定连接挂耳,外套杆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上等距排列的贯穿限位孔;内伸缩杆能够适配的插装在外套杆内,其上部设有贯穿的固定孔,限位螺栓穿过外套杆上的限位孔和内伸缩杆上的固定孔将两者做可拆卸连接,内伸缩杆的下端设有铰接部,其上设有铰接孔,通过销轴连接于第一连接挂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全断面联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为第二伸缩丝杆,其上端通过杆端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顶板锚杆上,下端通过杆端连接件铰接于第一连接挂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马洼马会勇康来坡于海洋王宪超李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彭庄煤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