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74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1
本公开涉及一种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避免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变化过快引起减温水阀频繁开关形成调节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负荷指令、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当前变化速率和当前再热汽温;根据所述当前负荷指令、所述当前再热汽温确定PID调节器的第一调节量;根据所述当前变化速率、所述当前再热汽温和再热汽温设定值确定第二调节量;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与所述第二调节量确定针对减温器的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调节量对所述减温水阀进行调节,以控制所述再热汽温。以控制所述再热汽温。以控制所述再热汽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火电厂自动控制
,具体地,涉及一种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热力系统中,普遍采用再热循环来提高发电效率。再热汽温过高,会使锅炉金属材料的蠕变速度加快,影响使用寿命,汽温过低将会引起机组热效率降低,还会造成汽轮机末级叶片处的侵蚀加剧。
[0003]对于再热汽温的控制,一般采用再热器烟气挡板或是摆动燃烧器来进行调节,以再热器事故喷水做为辅助减温调节。相关技术中,再热汽温控制策略通常基于再热器出口温度和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进行调节。但是,由于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的测量位置距离喷水减温器太近,受热不均导致测量温度变化快,容易引起减温水阀频繁开关形成调节振荡,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当前负荷指令、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当前变化速率和当前再热汽温;
[0007]根据所述当前负荷指令、所述当前再热汽温确定PID调节器的第一调节量;
[0008]根据所述当前变化速率、所述当前再热汽温和再热汽温设定值确定第二调节量;
[0009]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与所述第二调节量确定针对减温器的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
[0010]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调节量对所述减温水阀进行调节,以控制所述再热汽温。
[001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2]获取所述再热器的当前出口烟温、当前给煤量以及所述减温器的当前入口汽温;
[0013]根据所述当前出口烟温、以及出口烟温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确定第三调节量;
[0014]根据所述当前给煤量、以及给煤量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确定第四调节量;
[0015]根据所述当前入口汽温、以及入口汽温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确定第五调节量;
[0016]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与所述第二调节量确定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包括:
[0017]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所述第二调节量、所述第三调节量、所述第四调节量和所述第五调节量确定针对所述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
[001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9]当所述减温水阀处于全开启或全关闭的状态时,以所述减温水阀的变化速率作为
参数输入预设的抗积分饱和回路得到抗积分调节量;
[0020]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所述第二调节量、所述第三调节量、所述第四调节量和所述第五调节量确定针对所述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包括:
[0021]根据所述抗积分调节量、所述第一调节量、所述第二调节量、所述第三调节量、所述第四调节量和所述第五调节量确定针对所述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
[0022]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3]获取所述再热器的当前壁温;
[0024]当所述当前壁温超过预设壁温时,根据所述当前壁温对所述再热汽温设定值进行修改得到新的再热汽温设定值。
[0025]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获取所述再热器的历史出口烟温数据、历史再热汽温数据、历史给煤量数据和所述减温器的历史入口汽温数据;
[0027]将所述历史出口烟温数据和所述历史再热汽温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出口烟温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
[0028]将所述历史给煤量数据和所述历史再热汽温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给煤量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
[0029]将所述历史入口汽温数据和所述历史再热汽温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入口汽温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
[0030]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1]根据所述当前负荷指令、当前主蒸汽压力变化率、当前给煤量以及给煤量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确定针对所述再热器的烟气挡板的第二目标调节量,其中,所述当前给煤量与所述第二目标调节量负相关;
[0032]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调节量对所述烟气挡板的开度大小进行控制。
[0033]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4]在锅炉进行吹灰操作前,根据所述当前负荷指令、预设的负荷指令与再热器的烟气挡板的开度的预设关系,确定针对所述烟气挡板的第三调节量;
[0035]根据所述第三目标调节量对所述烟气挡板的开度大小进行控制。
[0036]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再热汽温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37]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负荷指令、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当前变化速率和当前再热汽温;
[0038]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负荷指令、所述当前再热汽温确定PID调节器的第一调节量;
[0039]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变化速率、所述当前再热汽温和再热汽温设定值确定第二调节量;
[0040]第一目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与所述第二调节量确定针对减温器的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
[0041]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调节量对所述减温水阀进行调节,以控制所述再热汽温。
[0042]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
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0043]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44]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0045]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004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0047]首先获取当前负荷指令、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当前变化速率和当前再热汽温,然后根据当前负荷指令、当前再热汽温确定PID调节器的第一调节量,并根据当前变化速率、当前再热汽温和再热汽温设定值确定第二调节量,最后根据第一调节量与第二调节量确定针对减温器的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并根据第一目标调节量对减温水阀进行调节,以控制再热汽温。通过该方法,基于当前负荷指令、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当前变化速率和当前再热汽温对减温水阀进行调节,避免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变化过快引起减温水阀频繁开关形成调节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0048]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4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50]图1是相关技术中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51]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52]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温器的减温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负荷指令、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当前变化速率和当前再热汽温;根据所述当前负荷指令、所述当前再热汽温确定PID调节器的第一调节量;根据所述当前变化速率、所述当前再热汽温和再热汽温设定值确定第二调节量;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与所述第二调节量确定针对减温器的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调节量对所述减温水阀进行调节,以控制所述再热汽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再热器的当前出口烟温、当前给煤量以及所述减温器的当前入口汽温;根据所述当前出口烟温、以及出口烟温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确定第三调节量;根据所述当前给煤量、以及给煤量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确定第四调节量;根据所述当前入口汽温、以及入口汽温与再热汽温的预设关系确定第五调节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与所述第二调节量确定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所述第二调节量、所述第三调节量、所述第四调节量和所述第五调节量确定针对所述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减温水阀处于全开启或全关闭的状态时,以所述减温水阀的变化速率作为参数输入预设的抗积分饱和回路得到抗积分调节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量、所述第二调节量、所述第三调节量、所述第四调节量和所述第五调节量确定针对所述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包括:根据所述抗积分调节量、所述第一调节量、所述第二调节量、所述第三调节量、所述第四调节量和所述第五调节量确定针对所述减温水阀的第一目标调节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再热器的当前壁温;当所述当前壁温超过预设壁温时,根据所述当前壁温对所述再热汽温设定值进行修改得到新的再热汽温设定值。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再热器的历史出口烟温数据、历史再热汽温数据、历史给煤量数据和所述减温器的历史入口汽温数据;将所述历史出口烟温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纲要叶青田绍钢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