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3871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属于医疗墙装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疗墙组装复杂的问题。一种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放线、预埋固定件或构件;步骤2: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系统排布;步骤3:组装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步骤4:天龙骨、地龙骨的安装;步骤5: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与天龙骨、地龙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医疗墙的快速组装及拆卸,装修工期缩减且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
[0001]本申请以申请日2021年1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202110076599.7、专利技术名称“一种装配式医疗墙及医疗单元装配方法”为母案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墙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目前,装配式医院建筑成了业内热议的话题,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装配方式可满足快速建造临时性应急感染医院的需求,多地应急医院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装配式医疗病房与传统的医疗病房相比,装修工期大幅缩减,并可以达到“即装即住”的空间环境质量要求,且便于安装和运输。
[0004]然而,目前装配式医疗仍然存在模块组装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医疗墙及医疗单元装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模块组装复杂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医疗墙,包括墙体骨架、饰面板材和防火隔音棉,其中,所述墙体骨架用于支撑整个墙体;所述饰面板材安装在所述墙体骨架上;所述防火隔音棉填充于所述墙体骨架与所述饰面板材形成的空间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包括支撑龙骨,所述支撑龙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一弯钩。
[0008]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还包括金属挂件,所述金属挂件包括第二弯钩,所述第二弯钩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二弯钩与所述支撑龙骨的本体固定,所述第一弯钩与所述金属挂件的本体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还包括挂板龙骨,所述挂板龙骨与所述金属挂件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挂板龙骨包括第一平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其中,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平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镜像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挂件还包括第二开口和限位卡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插入所述限位卡槽内,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饰面板材包括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所述第一饰面板与所述第二饰面板平行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饰面板与所述第二饰面板的折边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形成的空间内。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医疗单元装配方法,步骤包括:
[0016]步骤1:放线、预埋固定件或构件;
[0017]步骤2: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系统排布;
[0018]步骤3:组装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
[0019]步骤4:天龙骨、地龙骨的安装;
[0020]步骤5: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与天龙骨、地龙骨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龙骨包括竖向支撑龙骨和横向支撑龙骨,所述竖向支撑龙骨、所述横向支撑龙骨按照600

1200mm间距均匀布置,以满足医疗功能模块要求。
[0022]进一步地,所述挂板龙骨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与所述饰面板材的折边接触的第一夹板面、第二夹板面具有摩擦力增强部(如:螺纹部)。
[0023]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还包括加强龙骨,所述加强龙骨放置在两个所述竖向支撑龙骨之间,所述加强龙骨用于使墙体骨架的结构更加稳固。
[0024]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还包括Z型连接板,所述Z型连接板用于墙体与天花的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还包括T型连接板,所述T型连接板用于墙体T型的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还包括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用于墙体L型的连接。
[002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医疗墙还包括踢脚和金属嵌条,所述金属嵌条用于卡接踢脚。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9]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饰面板材采用插接式固定于挂板龙骨上,无螺栓固定,此过程可快速组装及拆卸。
[0030]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墙体骨架中支撑龙骨、挂板龙骨与金属挂件的组装简单且规格统一、构造统一,使不同的标准医疗单元具有通用性,可实现医疗单元功能模块间的拆装与替换,可实现医疗功能局部替换,满足医院的改造需求,且装修工期大幅缩减,降低成本。
[0031]3、本专利技术实现了(1)医疗功能化:满足最为实用性的医疗功能单元化;(2)标准统一化:满足标准部品的规格统一构造统一;(3)使用便捷化:满足各类模块的方便安装、快速建造、相互配套;(4)效果多样化:不同条件和环境下多种形式效果,并可以达到“即装即住”的空间环境质量要求。
[0032]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3]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34]图1为墙体横剖图;
[0035]图2为墙体龙骨主视图;
[0036]图3为支撑龙骨、挂板龙骨和金属挂件的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支撑龙骨、内衬龙骨和金属挂件的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墙体T型连接做法示意图;
[0039]图6为墙体L型连接做法示意图;
[0040]图7为墙体踢脚做法示意图;
[0041]图8为墙体与天花连接做法示意图;
[0042]图9为支撑龙骨结构示意图;
[0043]图10为挂板龙骨结构示意图;
[0044]图11为金属挂件结构示意图;
[0045]图12为内衬龙骨结构示意图;
[0046]图13为Z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47]图14为金属嵌条结构示意图;
[0048]图15为T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49]图16为L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50]附图标记:
[0051]1‑
墙体骨架;11

支撑龙骨;111

第一开口;112

第一弯钩;12

挂板龙骨;121

第一平板;122

第一夹板;123

第二夹板;13

金属挂件;131

第二弯钩;132

第二开口;133

限位开槽;14

加强龙骨;15

内衬龙骨;151

第二平板;152

粘贴端;16

Z型连接件;161

第一连接板;162

竖版;16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放线、预埋固定件或构件;步骤2: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系统排布;步骤3:组装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步骤4:天龙骨、地龙骨的安装;步骤5: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与天龙骨、地龙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根据施工图结合现场情况定位放线,测量现场几何尺寸,根据设计的吊顶及结构高度确定墙体骨架系统的位置以及墙体骨架系统与主体结构的顶面与地面之间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系统位置的实际尺寸绘至深化排板图中进行现场定位调节,根据现场各类数据要求排布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挂件与龙骨对装配式医疗单元模块进行连接固定,饰面板材(2)采用折边的方式插入到墙体骨架(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骨架(1)包括支撑龙骨(11)、挂板龙骨(12)和金属挂件(13);所述挂板龙骨(12)与所述金属挂件(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龙骨(11)与所述金属挂件(13)接触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医疗单元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龙骨(11)包括第一开口(111)和第一弯钩(112);所述金属挂件(13)包括第二弯钩(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阳刘强郭彦汝张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