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706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包括运动平台、升降机构、机械臂和图像采集模块;运动平台包括车体、导航控制装置和悬挂机构,导航控制装置包括导航传感器和导航控制器,用于控制车体自主导航;悬挂机构包括运动导轨、高精度滑块、弹簧和运动模组,用于保持车体驱动能力和运动平稳性;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丝杆、同步带和伺服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支撑板的升降;机械臂的底座固定在支撑板上,机械臂带有力反馈功能,在机械臂末端安装有图像采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转向架狭窄复杂的环境,运动平稳、驱动能力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采集转向架不同部件的图像,提高了地铁转向架的巡检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转向架是地铁车辆的行走机构,在地铁的安全运行方面有重要作用。地铁转向架巡检是指列车进维修库后对转向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螺栓连接是否松动、轮对部件是否磨损、保持架有无裂纹等,进而降低列车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保证列车正常运行。
[0003]目前,我国地铁车辆的转向架日常巡检作业全部采用人工巡检的方法。由于所有检修都安排在午夜列车入库之后进行,检修项点多,人员劳动强度大,造成作业人员易疲劳,导致误检、漏检的问题,且检修效率低,经验依赖性强。
[0004]而现有的相似专利《一种新型变电站移动巡检机器人》(发布号:CN112171650A)和专利《一种巡检机器人》(发布号:CN113650038A)。具有以下缺点:一是缺少保持平台运动稳定性的维稳设置;二是机械臂缺乏自主保护机构。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转向架检测的巡检机器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人工巡检转向架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巡检效率的需求,以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包括运动平台、升降机构、机械臂和图像采集模块。
[0008]运动平台包括车体、导航控制装置和悬挂机构。
[0009]导航控制装置包括导航传感器和导航控制器;导航传感器包括一号三维激光雷达和二号三维激光雷达,分别安装于车体的前后端;导航控制器集成在车体上,与导航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车体自主导航。
[0010]悬挂机构包括运动导轨、高精度滑块、弹簧和运动模组;运动导轨与车体连接,弹簧和高精度滑块安装在运动导轨上面,且高精度滑块在弹簧的上面,运动模组与高精度滑块连接。
[0011]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丝杆、同步带和伺服驱动机构;丝杆与车体连接,支撑板安装在丝杆顶部;伺服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下侧,伺服驱动机构通过同步带带动丝杆旋转,实现支撑板的升降。
[0012]机械臂的底座固定在支撑板上,机械臂带有力反馈功能,在机械臂末端安装有图像采集模块。
[0013]进一步的,图像采集模块采用带有自动补光功能的三维彩色相机。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降平台调整机械臂的高度,并利用机械臂的姿态调整特性,可以驱动图像采集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转向架不同部件的图像采集,特别针对位于转向
架的部分复杂狭窄空间中的巡检部件,机械臂末端能够灵活的调整姿态接近巡检目标进行图像采集。
[0016]2、本专利技术机械臂带有力反馈功能,可在转向架狭窄复杂的环境中,避免与转向架部件发生硬碰撞,实现对转向架部件和机械臂、图像采集模块的保护。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导航控制装置的多个三维激光雷达,可以实现机器人在检修地沟中准确的导航和转向架下准确的定位。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悬挂机构与运动模组连接,保证机器人在不平整地面上足够的贴合力,提高了驱动能力和运动平稳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弹簧,2

高精度滑块,3

运动模组,4

一号三维激光雷达,5

支撑板,6

同步带,7

机械臂,8

图像采集模块,9

伺服驱动机构,10

二号三维激光雷达,11

丝杆,12

运动导轨,13

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如图1所示,包括运动平台、升降机构、机械臂7和图像采集模块8。
[0023]运动平台包括车体13、导航控制装置和悬挂机构。
[0024]导航控制装置包括导航传感器和导航控制器;导航传感器包括一号三维激光雷达4和二号三维激光雷达10,分别安装于车体13的前后端;导航控制器集成在车体13上,与导航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车体自主导航。
[0025]悬挂机构包括运动导轨12、高精度滑块2、弹簧1和运动模组3;运动导轨12与车体13连接,弹簧1和高精度滑块2安装在运动导轨12上面,且高精度滑块2在弹簧1的上面,运动模组3与高精度滑块2连接。悬挂机构保证了机器人在不平整地面上巡检时,始终保持与地面足够的贴合力,提高了驱动能力和运动平稳性。
[0026]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5、丝杆11、同步带6和伺服驱动机构9;丝杆11与车体13连接,支撑板5安装在丝杆11顶部;伺服驱动机构9安装在支撑板5下侧,伺服驱动机构9通过同步带6带动丝杆11旋转,实现支撑板5的升降。
[0027]机械臂7的底座固定在支撑板5上,机械臂7带有力反馈功能,悬挂机构保证了机器人在不平整地面上巡检时,始终保持与地面足够的贴合力,提高了驱动能力和运动平稳性。
[0028]在机械臂7末端安装有图像采集模块8,图像采集模块8采用带有自动补光功能的三维彩色相机。
[0029]本专利技术导航控制器根据导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车体13行走。图像采集模块8通过三维相机采集实时图像画面,通过升降平台带动机械臂升降,通过机械臂位姿调整带动三维相机实现全方位多角度采集数据,巡检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转向架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平台、升降机构、机械臂(7)和图像采集模块(8);所述运动平台包括车体(13)、导航控制装置和悬挂机构;所述导航控制装置包括导航传感器和导航控制器;导航传感器包括一号三维激光雷达(4)和二号三维激光雷达(10),分别安装于车体(13)的前后端;导航控制器集成在车体(13)上,与导航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车体自主导航;所述悬挂机构包括运动导轨(12)、高精度滑块(2)、弹簧(1)和运动模组(3);运动导轨(12)与车体(13)连接,弹簧(1)和高精度滑块(2)安装在运动导轨(12)上面,且高精度滑块(2)在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旺李沈航田发存周辉陶天平曾科文孙永奎马磊邓雪苏宇鑫严春宏林逸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