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拦挡坝韧性吸能防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66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拦挡坝韧性吸能防冲结构,包括主坝坝体、主坝基础和主坝溢流口,主坝坝体建于主坝基础之上,其顶部中间位置设有主坝溢流口;还包括副坝坝体、副坝基础和副坝溢流口,副坝坝体建于副坝基础之上,其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副坝溢流口,主坝基础与副坝坝体之间设有护坦,护坦与主坝基础和副坝坝体形成一个整体,护坦的顶部设有刚性消能结构,刚性消能结构共有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泥石流拦挡坝工程的运行寿命,同时减少运行阶段维护的费用;该项技术的推广能够确保拦挡坝工程安全,有效保证泥石流威胁区范围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拦挡坝韧性吸能防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泥石流治理工程
,具体为一种泥石流拦挡坝韧性吸能防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拦砂坝是泥石流治理工程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目前拦截泥石流固体物质、降低泥石流流速、稳固沟床物源的常用治理工程形式,据现场调查统计发现,现有的泥石流拦挡坝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坝体本身结构性破坏较少,但拦砂坝满库后容易形成坝后冲刷,在巨砾冲撞和流体冲刷作用下,以大块石护坦、副坝为主的常规坝下防冲结构逐渐损毁失效,特别是护坦下沟道溯源对冲刷区上游的侵蚀破坏加剧了破坏进程,易造成护坦、坝基悬空而导致主坝失稳破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石流拦挡坝韧性吸能防冲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拦砂坝满库后容易形成坝后冲刷导致主坝失稳破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泥石流拦挡坝韧性吸能防冲结构,包括主坝坝体、主坝基础和主坝溢流口,所述主坝坝体建于主坝基础之上,其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所述主坝溢流口;还包括副坝坝体、副坝基础和副坝溢流口,所述副坝坝体建于副坝基础之上,其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所述副坝溢流口,所述主坝基础与副坝坝体之间设有护坦,所述护坦与所述主坝基础和所述副坝坝体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护坦的顶部设有刚性消能结构,所述刚性消能结构共有多个,多个所述刚性消能结构呈等距分布,所述护坦的顶部且位于相邻两个刚性消能结构之间设有韧性吸能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主坝基础和副坝基础均为混凝土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韧性吸能结构为重型卡车轮胎。
[0008]优选的,所述刚性消能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副坝基础的底部设有副坝趾墙。
[0010]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提高泥石流拦挡坝工程的运行寿命,同时减少运行阶段维护的费用;
[0012]2、该项技术的推广能够确保拦挡坝工程安全,有效保证泥石流威胁区范围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主坝坝体;2、主坝溢流口;3、主坝基础;4、副坝基础;5、护坦;6、韧性吸能结构;7、刚性消能结构;8、副坝坝体;9、副坝溢流口;10、副坝趾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18]一种泥石流拦挡坝韧性吸能防冲结构,包括主坝坝体1、主坝基础3和主坝溢流口2,主坝坝体1建于主坝基础3之上,其顶部中间位置设有主坝溢流口2;还包括副坝坝体8、副坝基础4和副坝溢流口9,副坝坝体8建于副坝基础4之上,其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副坝溢流口9,主坝基础3与副坝坝体8之间设有护坦5,护坦5与主坝基础3和副坝坝体8形成一个整体,护坦5的顶部设有刚性消能结构7,刚性消能结构7共有多个,多个刚性消能结构7呈等距分布,护坦5的顶部且位于相邻两个刚性消能结构7之间设有韧性吸能结构6,在刚性消能结构7和韧性吸能结构6的配合作用下提升整体的防冲效果。
[0019]主坝基础3和副坝基础4均为混凝土结构;韧性吸能结构6为重型卡车轮胎,使用废弃的重型卡车轮胎作为韧性吸能结构6,一方面提升了防冲效果,另一方面达到了废物再利用的目的,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节约了资源;刚性消能结构7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副坝基础4的底部设有副坝趾墙10,设置在副坝基础4底部的副坝趾墙10用于提升稳固性,增强抗倾覆能力。
[0020]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设置在沟道上游的主坝,在主坝下游设置一座副坝,主坝与副坝之间设置护坦,起到刚性消能和韧性吸能的防冲效果,护坦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层,起到稳定主、副坝坝体,加强基底面得抗冲击能力,而在钢筋混凝土浇筑层上方再设置钢筋混凝土墩及重型卡车轮胎则能消散和吸收过坝流体和块石的冲击力,降低泥石流流速和冲击能量,达到保护主坝坝基免受冲刷,不被掏蚀,提高拦挡工程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功效,降低拦挡坝得运维成本。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拦挡坝韧性吸能防冲结构,包括主坝坝体(1)、主坝基础(3)和主坝溢流口(2),所述主坝坝体(1)建于主坝基础(3)之上,其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所述主坝溢流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坝坝体(8)、副坝基础(4)和副坝溢流口(9),所述副坝坝体(8)建于副坝基础(4)之上,其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所述副坝溢流口(9),所述主坝基础(3)与副坝坝体(8)之间设有护坦(5),所述护坦(5)与所述主坝基础(3)和所述副坝坝体(8)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护坦(5)的顶部设有刚性消能结构(7),所述刚性消能结构(7)共有多个,多个所述刚性消能结构(7)呈等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明辉张文杨涛覃亮刘康林唐梁章旭杨学之郝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