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中抗氧化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3859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活性成分分离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芍药中抗氧化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芍药苷粗提物进行线性逆流色谱分离获得单萜苷类化合物及吹脱样品,采用内循环逆流色谱分离对单萜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采用离线线性逆流色谱连续进样的方式对吹脱样品进行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从芍药粗提物中分离出包括单萜苷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具有无不可逆吸附、进样回收率高、容量大、样品变性风险低、溶剂消耗低等优点。低等优点。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芍药中抗氧化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活性成分分离提取
,涉及一种芍药中抗氧化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据专利技术人研究了解,目前芍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

20柱层析、硅胶和Sephadex LH

20组合技术,以及模拟移动床层析等。然而,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由于芍药中主要化合物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是异构体,具有相似的极性(图1化合物3、4)。当进样量较高时,峰会出现重叠,进一步限制了大规模分离,因而从芍药中分离单萜苷类化合物具有挑战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芍药中抗氧化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能够从芍药粗提物中分离出包括单萜苷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具有无不可逆吸附、进样回收率高、容量大、样品变性风险低、溶剂消耗低等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首先,由于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具有相似的极性,溶剂体系的优化难以实现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分离,因而本专利技术拟采用内循环逆流色谱的模式进行分离,无论芍药还是芍药粗提物成分较为复杂,直接采用内循环逆流色谱的模式容易将其他成分混入,从而难以进行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分离,为了简化流程,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一种在线切换2D

CCC系统,包括两个逆流色谱装置和三个六通阀,通过三个六通阀的控制形成三个分离模式:
[0007]第一分离模式(线性逆流色谱模式)为:两个逆流色谱装置并联分离提取;
[0008]第二分离模式为:两个逆流色谱装置串联分离提取;
[0009]第三分离模式(内循环逆流色谱模式)为:第二分离模式串联后的后一个逆流色谱装置循环分离提取。
[0010]通过第一分离模式,先将极性相近的目标混合物进行分离提取,再通过第二分离模式,能够将第一分离模式提取的极性相近的目标混合物输送至后一个逆流色谱装置,然后通过第三分离模式,对极性相近的目标混合物进行循环逆流色谱分离。大大简化了中药中极性相似活性化合物的提取操作。
[0011]优选地,连接方式为:逆流色谱装置由依次连接的泵、注射器、逆流色谱仪、收集器组成,逆流色谱仪的出口设置检测器,第一六通阀设置在第一逆流色谱装置的逆流色谱仪、
收集器之间,第二六通阀设置在第二逆流色谱装置的泵入口处,第三六通阀设置在第二逆流色谱装置的逆流色谱仪、收集器之间,第一六通阀与第二六通阀直接连接,第一六通阀与第三六通阀直接连接。
[0012]另一方面,一种芍药苷粗提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将芍药苷粗提物进行线性逆流色谱分离获得单萜苷类化合物及吹脱样品,采用内循环逆流色谱分离对单萜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采用离线线性逆流色谱连续进样的方式对吹脱样品进行分离。
[0013]优选地,采用上述在线切换2D

CCC系统对芍药苷粗提物进行分离提取。
[0014]第三方面,一种上述芍药苷粗提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在芍药中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0015]第四方面,一种芍药中抗氧化成分的制备方法,从芍药中提取获得芍药苷粗提物,采用上述芍药苷粗提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对获得的芍药苷粗提物进行处理。
[0016]由于上述方法能够获得芍药内酯苷,而通过芍药内酯苷的活性研究,表明芍药内酯苷具有强于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而且与VAL418、VAL467、VAL465、VAL561、thr

560、VAL608有潜在的氢键作用,因而能够预防氧化诱导的疾病,因而第五方面,一种芍药内酯苷在制备预防氧化诱导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线切换2D

CCC系统,通过三个六通阀将两个逆流色谱装置连接,从而能够形成三种模式的转换,使得线性逆流色谱分离提取与内循环逆流色谱分离提取进行结合,实现极性相近的目标混合物在中药或中药粗提物中的提取以及极性相近的目标混合物的分离,而且操作更为便捷。
[0019]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提取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同时能够将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完全分离,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提取的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纯度均高于98%。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离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线切换二维内循环逆流色谱(线切换2D

CCC系统)的分离示意图,a为并联,b为串联,c为内循环;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流速对固定相保留和内循环CCC分离化合物3和4的色谱图,a为不同流速的S
f
柱状图,b为化合物3和4在载样量为500mg的色谱图,c为化合物3和4在载样量为1.0g的色谱图,d为化合物3和4在载样量为1.5g的色谱图,e为d中化合物3和4混合样品采用内循环逆流色谱循环3次的色谱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续进样CCC分离化合物1、2和5的色谱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白芍提取物和分离组分的液相图,a为总样,b为没食子酸,c为没食子酸甲酯,d为芍药苷内酯,e为芍药苷,f为没食子酸乙酯,g为吹出样品);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五种化合物对HepG2细胞的细胞活力(a)和抗氧化作用(b)及五种化合物配体与KEAP1蛋白的3D相互作用图(c)。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9]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从芍药中难以大规模分离单萜苷类化合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芍药中抗氧化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3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在线切换2D

CCC系统,包括两个逆流色谱装置和三个六通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切换2D

CCC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两个逆流色谱装置和三个六通阀,通过三个六通阀的控制形成三个分离模式:第一分离模式为:两个逆流色谱装置并联分离提取;第二分离模式为:两个逆流色谱装置串联分离提取;第三分离模式为:第二分离模式串联后的后一个逆流色谱装置循环分离提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切换2D

CCC系统,其特征是,逆流色谱装置由依次连接的泵、注射器、逆流色谱仪、收集器组成,逆流色谱仪的出口设置检测器,第一六通阀设置在第一逆流色谱装置的逆流色谱仪、收集器之间,第二六通阀设置在第二逆流色谱装置的泵入口处,第三六通阀设置在第二逆流色谱装置的逆流色谱仪、收集器之间,第一六通阀与第二六通阀直接连接,第一六通阀与第三六通阀直接连接。3.一种芍药苷粗提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将芍药苷粗提物进行线性逆流色谱分离获得单萜苷类化合物及吹脱样品,采用内循环逆流色谱分离对单萜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采用离线线性逆流色谱连续进样的方式对吹脱样品进行分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芍药苷粗提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线切换2D

CCC系统对芍药苷粗提物进行分离提取。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芍药苷粗提物中活性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岱杰孙蓉崔莉希达悦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