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594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涉及气体混合器领域。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包括腔体、密封片、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三个进气孔,实现多气路同时混气;混合气体经过多块气路隔板,流速降低,气路延长,提高了混合气体的均匀性;顶板采用透明材料,方便观察有色气体的混合过程;腔体、密封垫片、顶板依靠螺栓和垫片进行连接,气路转接头一端外接气管、另一端内接螺纹,极大的方便了拆卸和更换,此外,螺栓连接的方式更加稳定,密封件使用硅胶片,有效的保证了气体混合腔的强度和气密性。气体混合腔的强度和气密性。气体混合腔的强度和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混合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步,标准气体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于气体传感器以及气体检测仪行业,标准气体是否混合均匀,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在对气体传感器及气体检测仪的检定校准工作中,常常采用质量流量动态配气法来配置标准气体,这对后续的检测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气体混合系统中,气体混合腔的设计和使用至关重要。
[0003]标准气体的制备常常采用动态配气法来实现,气体混合腔是气体混合的主要场所。动态配气法需要连续不断地将气体通入混合腔内,进而配置出符合要求的标准气体。
[0004]现有的气体混合腔分为两种,以下称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气体混合腔通过在混合腔体中设计特殊的气体回路,使气体在气路中实现混合,例如:腔体可采用设计分流管道等方法,来实现气体的混合。动态气体混合腔通过在混合腔体中安装可动的机械装置,例如:螺旋桨,搅拌翅片等,通过其在混合腔内的循环运动,达到气体混合的目的。
[0005]上述动态气体混合腔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静态气体混合腔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
[0006]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4973710U提供的“一种气体混合腔”,可以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配合,利于对罐体内部不同区域进行氢气的输入或输出,利于气体的输送,此外,在罐体内设置板体,不仅可以对罐体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并且可以提高罐体的抗压强度。
[0007]但是这种气体混合腔在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8]1、混合腔的进气口较少,难以实现多气路同时混气,进气和出气共用气孔,没有办法实现连续不断的同时进气和出气;
[0009]2、混合腔整体采用不透明材料,不能观察有色气体的混合过程。
[0010]传统静态气体混合腔在安装使用时除了以上问题之外,往往还存在以下问题:混合腔的气路短,气体混合不均匀;混合腔的接口固定,气密性差,不利于拆卸。
[0011]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
[0013]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包括腔体、密封垫片、螺栓,所述腔体上方安装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上方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通过螺栓与密封片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垫片通过螺栓与腔体螺纹连接,所述腔体内部安装有气路隔板,所述腔体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腔体一端设有第二
进气孔,所述腔体一端设有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进气孔气路转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孔与进气孔气路转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进气孔与进气孔气路转接头螺纹连接,所述腔体另一端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出气孔气路转接头螺纹连接。
[0014]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中,所述顶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板可以通过切割钻孔技术加工,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腔体内部的情况变化,方便观察有色气体的混合过程。
[0015]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中,所述气路隔板共有6片,所述气路隔板等间距交错排列,气体不再是沿直线直接从进气孔流动到出气孔,一方面延长了气体流动的路程,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从进气孔进入到腔体内的气体流动速度,让多种气体充分混合,提高了混合气体的均匀性。
[0016]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中,所述螺栓与顶板之间加有垫片,所述垫片材质为硅胶片,极大的方便了拆卸和更换,同时螺栓连接也保证了连接的稳定,保证了气体混合腔的强度。
[0017]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中,所述气孔气路转接头和出气孔气路转换接头外接有气管,方便更换。
[0018]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中,所述出气孔与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三进气孔的尺寸相同,且内部均设有内螺纹,拆卸、更换方便。
[0019]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中,所述腔体为ABS塑料,机械强度和韧性都很好,保证了腔体的强度。
[00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腔体采用ABS塑料,顶板使用亚克力板,密封件使用硅胶片,所需材料均容易获取,加工简单,可靠性高,减少了加工成本。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通过螺栓和垫片将腔体、密封垫片、顶板进行连接,极大的方便了拆卸和更换,同时螺栓连接也保证了连接的稳定,保证了气体混合腔的强度。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通过在腔体一端设有三个进气孔,三种气体可以同时通过进气孔进入到腔体内,实现了多气路同时混气。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通过在腔体内部设计多组等间距交错排列的气路隔板,气体不再是沿直线直接从进气孔流动到出气孔,一方面延长了气体流动的路程,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从进气孔进入到腔体内的气体流动速度,让多种气体充分混合,提高了混合气体的均匀性。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气路转接头一端外接气管,另一端内接螺纹,方便拆卸、更换。另外,气路转换接头拆卸方便,规格众多,便于应对不同的管径和频繁的拆卸需求。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顶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板,相较于传统气体混合腔的不透明性,提高了混合过程的可观察性,方便观察有色气体的混合过程。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的腔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的进气孔的示意图。
[0031]图中标号:1、腔体;2、密封垫片;3、顶板;4、第一进气孔;5、第二进气孔;6、第三进气孔;7、出气孔;8、进气孔气路转接头;9、出气孔气路转接头;10、螺栓;11、垫片;12、气路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气体混合腔,包括腔体1、密封垫片2、螺栓10。
[0035]进一步地,腔体1为长200mm,宽120mm,高80mm,壁厚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包括腔体(1)、密封垫片(2)、螺栓(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上方安装有密封垫片(2),所述密封垫片(2)上方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通过螺栓(10)与密封垫片(2)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垫片(2)通过螺栓(10)与腔体(1)螺纹连接,所述腔体(1)内部安装有气路隔板(12),所述腔体(1)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孔(4),所述腔体(1)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孔(5),所述腔体(1)一端设有第三进气孔(6),所述第一进气孔(4)与进气孔气路转接头(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孔(5)与进气孔气路转接头(8)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进气孔(6)与进气孔气路转接头(8)螺纹连接,所述腔体(1)另一端设有出气孔(7),所述出气孔(7)与出气孔气路转换接头(9)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路气体混合的气体混合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汝小龙母雨鑫温友福刘媛宋依林刘童王竹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