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跳槽的电动葫芦增高导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53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跳槽的电动葫芦增高导绳器,包括导绳器外管、以及活动设置在导绳器外管内侧的导绳器内管,所述导绳器外管底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导绳器内管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导绳器外管与导绳器内管连接处设置有定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绳器内管将导绳器外管上的第一通槽封闭,导绳器外管与导绳器内管组成的导绳器可实现导绳,当需要对吊绳或者导绳器更换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定位件向上移动,使定位件不再对导绳器内管定位,从而导绳器内管可在导绳器外管内旋转,旋转导绳器内管使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对齐,从而可便捷地将吊绳从导绳器外管与导绳器内管之间取出,进而便于对吊绳或者导绳器更换。进而便于对吊绳或者导绳器更换。进而便于对吊绳或者导绳器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跳槽的电动葫芦增高导绳器


[0001]本技术涉及导绳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跳槽的电动葫芦增高导绳器。

技术介绍

[0002]导绳器又叫排绳器,是电动葫芦的配件之一,它的作用是使钢丝绳能整齐地排列在卷筒上,以防钢丝绳混乱、重叠等,从而引起电动葫芦产生机械故障,损坏电动葫芦。
[0003]申请号为CN202120869689.7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可调节导绳器,包括导向板、导向器本体、导向轴、导向轴安装板、卷筒体、螺栓组件、出绳节、导向轮组和链接头,所述卷筒体前后两端固定有导向轴安装板,导向轴安装板之间设有导向轴,导向轴中部配合有导向板,导向板下方焊接于导向器本体上,导向器本体两端通过链接头连接有出绳节,出绳节与链接头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所述卷筒体外部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从出绳节内穿出;所述卷筒体外部配合有导向轮组,导向轮组上部固定于导向器本体内侧面。本技术能够通过链节或者类似结构属性的部件构成柔性的导向器本体实现尺寸的调整,适应不同尺寸的卷筒体。
[0004]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导绳器为封闭式的圆管状,当需要更换导绳器或者吊绳时,需要将吊绳完全从导绳器内取出才可对导绳器或者吊绳更换,更换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跳槽的电动葫芦增高导绳器,包括导绳器外管、以及活动设置在导绳器外管内侧的导绳器内管,所述导绳器外管底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导绳器内管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导绳器外管与导绳器内管连接处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顶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定位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定位件向上移动,旋转导绳器内管可使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对齐。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导绳器外管顶部的空心腔、设置在空心腔内腔的活动板、以及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空心腔内腔的螺纹杆。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活动板内,所述定位件连接在活动板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导绳器内管外表面连接有弧形限位圈,所述导绳器外管内壁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圈设置在弧形限位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导绳器内管顶部对应定位件处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导绳器外管顶部对应定位件处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定位件安插在对应位置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内。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顶部连接有旋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导绳器内管将导绳器外管上的第一通槽封闭,导绳器外管与导绳器内管组成的导绳器可实现导绳,当需要对吊绳或者导绳器更换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定位件向上移动,使定位件不再对导绳器内管定位,从而导绳器内管可在导绳器外管内旋转,旋转导绳器内管使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对齐,从而可便捷地将吊绳从导绳器外管与导绳器内管之间取出,进而便于对吊绳或者
导绳器更换。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空心腔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导绳器外管的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导绳器内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导绳器内管旋转使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对齐的示意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18]1、导绳器外管;2、导绳器内管;3、第一通槽;4、第二通槽;5、定位件;6、升降机构;61、空心腔;62、活动板;63、螺纹杆;7、弧形限位圈;8、弧形限位槽;9、第一插孔;10、第二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请参略说明书附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跳槽的电动葫芦增高导绳器,包括导绳器外管1、以及活动设置在导绳器外管1内侧的导绳器内管2,导绳器外管1底部开设有第一通槽3,导绳器内管2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4,导绳器外管1与导绳器内管2连接处设置有定位件5,定位件5顶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定位件5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6;如图5所示,通过升降机构6驱动定位件5向上移动,旋转导绳器内管2可使第一通槽3与第二通槽4对齐;
[0021]本技术通过导绳器内管2将导绳器外管1上的第一通槽3封闭,导绳器外管1与导绳器内管2组成的导绳器可实现导绳,当需要对吊绳或者导绳器更换时,通过升降机构6驱动定位件5向上移动,使定位件5不再对导绳器内管2定位,从而导绳器内管2可在导绳器外管1内旋转,旋转导绳器内管2使第一通槽3与第二通槽4对齐,从而可便捷地将吊绳从导绳器外管1与导绳器内管2之间取出,进而便于对吊绳或者导绳器更换。
[0022]进一步的,升降机构6包括连接在导绳器外管1顶部的空心腔61、设置在空心腔61内腔的活动板62、以及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空心腔61内腔的螺纹杆63,螺纹杆63顶部连接有旋钮,螺纹杆63螺纹连接在活动板62内,定位件5连接在活动板62底部;通过旋钮转动螺纹杆63,由于螺纹杆63螺纹连接在活动板62内,螺纹杆63转动时将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驱动活动板62上下移动,活动板62从而可带动定位件5上下移动。
[0023]进一步的,导绳器内管2外表面连接有弧形限位圈7,导绳器外管1内壁开设有弧形限位槽8,弧形限位圈7设置在弧形限位槽8内;弧形限位圈7与弧形限位槽8的设置可有效地防止导绳器内管2从导绳器外管1内移出。
[0024]进一步的,导绳器内管2顶部对应定位件5处开设有第一插孔9,导绳器外管1顶部对应定位件5处开设有第二插孔10,定位件5安插在对应位置的第一插孔9与第二插孔10内;定位件5安插在对应位置的第一插孔9与第二插孔10内时,此时导绳器内管2被固定,将导绳器内管2固定,防止导绳器内管2旋转,从而有效地防止吊绳掉出,活动板62向上移动时将带动定位件5从导绳器内管2内移出,此时定位件5不再对导绳器内管2定位,导绳器内管2可旋
转。
[0025]工作原理:通过升降机构6驱动定位件5向上移动,使定位件5不再对导绳器内管2定位,从而导绳器内管2可在导绳器外管1内旋转,旋转导绳器内管2使第一通槽3与第二通槽4对齐,从而可便捷地将吊绳从导绳器外管1与导绳器内管2之间取出,进而便于对吊绳或者导绳器更换。
[002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跳槽的电动葫芦增高导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绳器外管(1)、以及活动设置在导绳器外管(1)内侧的导绳器内管(2),所述导绳器外管(1)底部开设有第一通槽(3),所述导绳器内管(2)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4),所述导绳器外管(1)与导绳器内管(2)连接处设置有定位件(5),所述定位件(5)顶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定位件(5)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6);通过升降机构(6)驱动定位件(5)向上移动,旋转导绳器内管(2)可使第一通槽(3)与第二通槽(4)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跳槽的电动葫芦增高导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连接在导绳器外管(1)顶部的空心腔(61)、设置在空心腔(61)内腔的活动板(62)、以及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空心腔(61)内腔的螺纹杆(6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长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