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848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6
本方案公开了荞麦食品加工领域的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准备以下原料,荞麦粉50~70份、玉米粉10~30份、马铃薯生粉10~15份、鸡蛋清4~8份、食用碘盐1.2~1.8份、食用碳酸钠0.15~0.18份;步骤二:将原料混合后装入盆中,使盆体内壁都粘覆原料,加入原料总量3~7%的水搅拌,分别加入7~9次,使其形成面团,将面团静置8~18分钟;步骤三:继续向面团内分次加入水,使得面团溶解成面糊,按顺时针搅拌面糊8~17分钟,最后向面糊中加入水使得面糊具有流动性,将流动性的面糊静置23~35分钟,得到待加工面糊;步骤四:使用烙饼装置进行烙饼,得到面皮。本方案中方法可提高面皮的劲道。中方法可提高面皮的劲道。中方法可提高面皮的劲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荞麦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健康、低脂是消费者对食品的强烈诉求,尤其是90后年轻人,特别是荞麦面、魔芋粉等低热量速食成为消费者新宠。荞麦面和魔芋面的消费人群基本一致,主要为18

30岁的年轻女性,职业多为公司职员和学生,这部分人群的主要特点在追求美味的同时更加关注食物的热量,爱美是她们的共性。
[0003]荞麦的营养成分主要是丰富的蛋白质。最近研究显示:经常食用荞麦不易引起肥胖症,因为荞麦含有营养价值高、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体内不易转化成脂肪,所以不易导致肥胖。另外荞麦中所含的食物纤维是人们常吃主食品面和米的八倍之多,具有良好的预防便秘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大肠癌和肥胖症有益。1987年,经北京粮食科学研究所、中日友好医院等八家单位共同协作研究,确认荞麦内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十八种氨基酸,其中粗蛋白、叶绿素、芦丁、硒、锌、镁、铬、生物类黄酮、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极高,它的蛋白质含量为11.9%,高于大米;含脂肪2.4%,高于小麦和大米;含7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高于小麦;同时,它还含有纤维素12.3%、淀粉70

85%、糖类6.3%,以及铁、磷、钙等矿质元素和柠檬酸、苹果酸、每100克荞麦粉还含有0.41毫克左右的维生素B1和0.16毫克左右的维生素B2,都超过大米而且含有二氢氧顺式肉桂酸美容成份。是集营养、保健、医疗为一体的天然绿色健康食品,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疗。
[0004]面皮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点,是西北较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0005]荞麦面皮是否具有劲道是评价荞麦面皮口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现有的荞麦面皮制作通常将面粉加盐后混入足量的水使其成为面糊,这样的面糊制作出来的面皮容易发硬,导致面皮缺乏劲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荞麦面皮容易发硬,导致荞麦面皮缺乏劲道的问题。
[0007]本方案中的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准备以下原料,荞麦粉50~70份、玉米粉10~30份、马铃薯生粉10~15份、鸡蛋清4~8份、食用碘盐1.2~1.8份、食用碳酸钠0.15~0.18份;
[0009]步骤二:将原料混合后装入盆中,使盆体内壁都粘覆原料,加入原料总量3~7%的水搅拌,分别加入7~9次,使其形成面团,将面团静置8~18分钟;
[0010]步骤三:继续向面团内分次加入水,使得面团溶解成面糊,按顺时针搅拌面糊8~17分钟,最后向面糊中加入水使得面糊具有流动性,将流动性的面糊静置23~35分钟,得到
待加工面糊;
[0011]步骤四:使用烙饼装置进行烙饼,得到面皮。
[00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食用碘盐增加面粉的筋性,盆体内壁粘覆原料,在加水时可充分与原料接触,分别少量多次加入水,使原料缓慢、充分搅拌,从而增加面粉的筋性,静置使面团醒面,增加劲道,静置8~18分钟后充分醒面,继续向面团中少量多次加入水,使面团溶解成面糊,顺时针不停的搅拌,可提高面皮的劲道和韧性。
[0013]进一步,步骤四中的烙饼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具有加热功能的烙饼盘,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杆和两个凸轮,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滑筒,所述滑筒外套设且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与滑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限位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根对称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转珠,两个凸轮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转珠的圆槽,所述转珠转动连接在圆槽内,其中一个所述凸轮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限位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限位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侧边与烙饼盘固定连接。将待加工面糊从进料口倒入,开启电机,由于滑筒和限位筒之间设有间隙,因此进料筒从间隙流至出料口,再从出料筒流出,进入到烙饼盘上,同时,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凹槽转动,凹槽内的转珠带动连杆倾斜旋转,由于连杆与限位筒固定连接,且设置在限位筒的两侧,因此随着连杆的转动会带动限位筒在滑杆上滑动,且偏转,而限位筒的偏转通过出料筒传动,带动烙饼盘偏转、滑动,同时烙饼盘加热,就可以烙出更加均匀的面皮,面皮更均匀就减少了面皮部分过硬,部分柔软的问题,使得面皮整体劲道均匀。
[0014]进一步,所述进料口设有漏斗。设置漏斗避免待加工面糊洒落。
[0015]进一步,所述出料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烙饼盘之间设有间隙,且出料口与烙饼盘位于同一竖直面。避免待加工面糊洒落。
[0016]进一步,所述限位筒和滑筒的端部密封连接。通过密封连接使得限位筒与滑筒固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烙饼装置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限位筒与烙饼盘的连接关系图;
[0019]图3为限位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凸轮1、电机2、转珠3、连杆4、滑杆5、限位筒6、漏斗7、出料筒8、固定杆9、烙饼盘10、滑筒11。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准备以下原料,荞麦粉50份、玉米粉10份、马铃薯生粉10份、鸡蛋清4份、食用碘盐1.2份、食用碳酸钠0.15份;
[0024]步骤二:将原料混合后装入盆中,使盆体内壁都粘覆原料,加入原料总量3%的水搅拌,分别加入7次,使其形成面团,将面团静置8分钟;
[0025]步骤三:继续向面团内分次加入水,使得面团溶解成面糊,按顺时针搅拌面糊8分钟,最后向面糊中加入水使得面糊具有流动性,将流动性的面糊静置23分钟,得到待加工面糊;
[0026]步骤四:使用烙饼装置进行烙饼,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烙饼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具有加热功能的烙饼盘10,调节机构包括滑杆5和两个凸轮1,滑杆5上套设有滑筒11,滑筒11外套设且固定连接有限位筒6,限位筒6与滑筒11之间留有间隙,限位筒6和滑筒11的端部的间隙密封连接,隙,限位筒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根对称的连杆4,连杆4的另一端设有转珠3,两个凸轮1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转珠3的圆槽,转珠3转动连接在圆槽内,其中一个凸轮1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2;限位筒6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设有漏斗7,限位筒6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筒8,出料筒8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筒8的侧边通过固定杆9与烙饼盘10固定连接,出料口与烙饼盘10之间设有间隙,且出料口与烙饼盘10位于同一竖直面。将滑杆5固定在墙体或者支板上,使烙饼盘10悬空,将待加工面糊从漏斗7进倒入,经过进料口,开启电机2,由于滑筒11和限位筒6之间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准备以下原料,荞麦粉50~70份、玉米粉10~30份、马铃薯生粉10~15份、鸡蛋清4~8份、食用碘盐1.2~1.8份、食用碳酸钠0.15~0.18份;步骤二:将原料混合后装入盆中,使盆体内壁都粘覆原料,加入原料总量3~7%的水搅拌,分别加入7~9次,使其形成面团,将面团静置8~18分钟;步骤三:继续向面团内分次加入水,使得面团溶解成面糊,按顺时针搅拌面糊8~17分钟,最后向面糊中加入水使得面糊具有流动性,将流动性的面糊静置23~35分钟,得到待加工面糊;步骤四:使用烙饼装置进行烙饼,得到面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荞麦面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的烙饼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具有加热功能的烙饼盘,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杆和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凤冈七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