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亚峰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40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所述生物絮团分离层位于杂质分离层和筒体的内壁之间,所述筒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机械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封盖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第一扫杆和第二扫杆,所述第一扫杆和第二扫杆上均布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分别与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内壁相贴合;所述杂质分离层内固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封盖转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技术上增加防堵清除的结构,避免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被堵塞,保证装置过滤的效率。保证装置过滤的效率。保证装置过滤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用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生物絮团养殖的热度不断上升,因其可以同时满足节水和水处理两个水产养殖的基本要求,一直备受水产行业的关注。目前,国内生物絮团养殖主要依靠适度地过量投喂饵料来激发水体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形成絮团,一个稳定的生物絮团系统的形成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率。此外,但生物絮团系统形成以后,过量繁殖的微生物又会给养殖系统带来负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调节,反倒会降低养殖产量。
[000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2022139086.X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该方案通过设置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循环水层,能够对生物絮团水进行过滤循环利用,又可以将多余的生物絮团收集起来接种到新的养殖池塘。
[0004]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因为生物絮团是较大的絮状物,并且杂质被水浸泡后多呈现软状,生物絮团和软状杂质容易依附在内壁,导致该专利公开的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容易被堵塞,导致过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现有的技术上增加防堵清除的结构,避免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被堵塞,保证装置过滤的效率。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所述生物絮团分离层位于杂质分离层和筒体的内壁之间,所述筒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机械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封盖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第一扫杆和第二扫杆,所述第一扫杆和第二扫杆上均布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分别与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内壁相贴合;所述杂质分离层内固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封盖转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上端面环形布置传动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啮合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进水管、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和盖板在中心轴线上共线。
[0009]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环形槽,所述第一扫杆、第二扫杆的一端与封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扫杆、第二扫杆的另一端置于环形槽内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杂质分离层内连通有排污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杂质分离层与生物絮团分离层之间连通有生物絮团排出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絮团分离层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
[001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通过驱动电机旋转带着封盖转动,封盖转动带着第一扫杆、第二扫杆分别沿着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的内壁移动,在毛刷的作用下,毛刷能够将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的内壁依附的生物絮团和软状杂质清扫掉,从而避免生物絮团和软状杂质堵塞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
[0016]2、本技术将进水管与封盖转动连接,使得封盖转动不影响进水管进水,保证物料稳定流动;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气管和第一阀门,在毛刷清扫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的内壁时候,可以开启第一阀门,使进气管在泵的作用下进气,气流能够冲刷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促进生物絮团和软状杂质清扫。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位图1中A

A方向的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标:1

筒体;2

封盖;21

传动齿;3

驱动电机;4

主动齿轮;5

第二阀门;6

进气管;7

第一阀门;8

进水管;9

毛刷;10

第一扫杆;11

生物絮团排出管;12

杂质分离层;13

生物絮团分离层;14

第二扫杆;15

循环水管;16

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0023]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杂质分离层12、生物絮团分离层13,所述生物絮团分离层13位于杂质分离层12和筒体1的内壁之间,所述杂质分离层12的环形筛网为杂质筛网,所述生物絮团分离层13的环形筛网为生物絮团筛网,所述杂质筛网孔径为0.425mm,所述生物絮团筛网孔径为0.038mm,所述杂质分离层12内设的过滤棉过滤掉大颗粒物,所述生物絮团分离层13能够过滤生物絮团。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封盖2,封盖2封闭筒体1,所述封盖2机械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驱动封盖2转动,封盖2与筒体1的转动连接位置设置有轴承,保证封盖2转动稳定;所述封盖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第一扫杆10和第二扫杆14,第一扫杆10和第二扫杆14竖直布置,所述第一扫杆10和第二扫杆14上均布置有毛刷9,所述毛刷9分别与杂质分离层12、生物絮团分离层13内壁相贴合,毛刷9能够将杂质分离层12、生物絮团分离层13的内壁依附的生物絮团和软状杂质清扫掉,从而避免生物絮团和软状杂质堵塞
杂质分离层12、生物絮团分离层13。
[002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杂质分离层12内固定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与封盖2转动连接;进水管8可以可以连接离心泵,离心泵通过进水管8向筒体1内灌装需要过滤的水,待过滤的水由内向外流动,依次过滤杂质和生物絮团。
[0026]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连接进气管6,进气管6贯穿筒体1的内壁,所述进气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具体地,在毛刷9清扫杂质分离层12、生物絮团分离层13的内壁时候,可以开启第一阀门7,使进气管6在泵的作用下向筒体1内进气,气流能够由外到内流动,冲刷杂质分离层12、生物絮团分离层13,促进生物絮团和软状杂质清扫。
[0027]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杂质分离层(12)、生物絮团分离层(13),所述生物絮团分离层(13)位于杂质分离层(12)和筒体(1)的内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封盖(2),所述封盖(2)机械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封盖(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第一扫杆(10)和第二扫杆(14),所述第一扫杆(10)和第二扫杆(14)上均布置有毛刷(9),所述毛刷(9)分别与杂质分离层(12)、生物絮团分离层(13)内壁相贴合;所述杂质分离层(12)内固定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与封盖(2)转动连接;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连接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絮团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的上端面环形布置传动齿(21),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齿轮(4),所述主动齿轮(4)与传动齿(21)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高亚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