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32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驱动装置(100),具备:第1油泵(35),其由内燃机(1)驱动;第2油泵(36),其与将第2电动发电机(3)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的转矩传递部(10)连接;液压回路(50),其构成为在行驶模式为一边停止内燃机(1)的驱动一边行驶的第1模式时,从第2油泵(36)向润滑部(LP)供给润滑油,为一边驱动内燃机(1)一边行驶的第2模式时,从第1和第2油泵(35、36)向润滑部(LP)供给润滑油;打滑检测部,其检测驱动轮的打滑状态;以及控制部(5),其当在行驶模式为第1模式时检测出打滑状态时,将行驶模式切换为第2模式。换为第2模式。换为第2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车辆行驶的车辆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这种装置,以往已知有如下构成的装置,具有发动机、发电用第1电动机、行驶用第2电动机,经由第1传递路径向车轴传递发动机的转矩,另一方面经由第2传递路径向车轴传递第2电动机的转矩。这样的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通过离合器的切换来切换转矩的传递路径,从而实现利用发动机的转矩的发动机行驶和利用第2电动机的转矩的马达行驶中的任一者。
[0003]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有时在具有能够实现发动机行驶和马达行驶的装置的车辆上,设置由发动机的输出轴的旋转所驱动的油泵和由其他的旋转元件的旋转所驱动的油泵。这样的车辆在发动机停止的马达行驶时,有可能发生向需要润滑的部位的油的供给量不足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091708号公报(JP2012

091708A)。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车辆驱动装置,具备:内燃机;第1电动发电机,其由内燃机驱动;第2电动发电机;转矩传递部,其形成将第2电动发电机的驱动力经由差动机构传递至驱动轮的转矩传递路径;控制部,其分别控制内燃机、第1电动发电机、第2电动发电机,将行驶模式切换为一边停止内燃机的驱动一边行驶的第1模式和一边驱动内燃机一边行驶的第2模式;第1油泵,其由内燃机驱动;第2油泵,其与转矩传递部连接;液压回路,其构成为,在行驶模式为第1模式时,从第2油泵向需要润滑的润滑部供给润滑用的油,为第2模式时,从第1油泵和第2油泵双方向润滑部供给润滑用的油;以及打滑检测部,其检测驱动轮的打滑状态。润滑部包括差动机构,控制部当在行驶模式为第1模式时由打滑检测部检测出打滑状态时,将行驶模式切换为第2模式。
附图说明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与附图相关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进一步阐明。
[0009]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0010]图2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装置中的液压回路的构成的液压回路图。
[0011]图3是示出图2的液压回路中的车速与向润滑部供给润滑油的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0012]图4是示出图1的差动机构的概略构成的图。
[0013]图5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装置应用在具备作为行驶驱动源的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的混合动力车辆。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装置100的整体构成图。
[0015]如图1所示,车辆驱动装置100具备: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ENG)1以及第1和第2电动发电机(MG1、MG2)2、3、和夹设在驱动源与差动机构6之间,将在驱动源产生的转矩经由差动机构(DF)6传递至左右车轴4的齿轮机构10。
[0016]车辆驱动装置100具有与车轴4平行的多个旋转轴。即,具有沿着与车轴4平行的第1轴线L1延伸,与发动机1连结的旋转轴(输出轴)11、沿着与车轴4平行的第2轴线L2延伸,分别与第1电动发电机2和第2电动发电机3连结的旋转轴12和旋转轴13、沿着与车轴4平行的第3轴线L3延伸的旋转轴(中间轴)14。
[0017]发动机1是将通过节气门阀供给的吸入空气和从喷射器喷射出的燃料31能够接合和能够脱离的离合器片32,为利用液压力而工作的湿式多片式液压离合器。即,根据未图示的控制阀的切换向离合器片32施加液压力,由此离合器片32与离合器片31接合,动力从旋转轴11传递至离合器片32(离合器接合状态)。另一方面,当停止施加于向离合器片32的液压力时,离合器片32从离合器片31脱离,从旋转轴11向离合器片32的动力传递被切断(离合器分离状态)。
[0018]齿轮机构10具有与旋转轴11一体地设置的齿轮21、与旋转轴12一体地设置的齿轮22、与旋转轴13一体地设置的齿轮23、与旋转轴14一体地设置的齿轮24、25、与差动机构6一体地设置的齿轮26、与离合器片32一体地设置的齿轮27。
[0019]旋转轴11的齿轮21与旋转轴12的齿轮22啮合。由此发动机1的转矩经由齿轮21和齿轮22传递至旋转轴12,第1电动发电机2被驱动。其结果是,能够在第1电动发电机2发电。
[0020]旋转轴13的齿轮23与旋转轴14的齿轮24啮合,旋转轴14的齿轮25与差动机构6的齿轮26啮合。由此第2电动发电机3的转矩经由齿轮23、齿轮24、旋转轴14、齿轮25以及齿轮26传递至差动机构6。其结果是,车轴4被驱动,驱动轮101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将从第2电动发电机3至车轴4的转矩的传递路径称为第1转矩传递路径PA1。
[0021]旋转轴13的齿轮23还与离合机构30的齿轮27啮合。由此在离合器接合时,发动机1的转矩经由离合机构30、齿轮27、齿轮23、齿轮24、旋转轴14、齿轮25以及齿轮26传递至差动机构6。其结果是由来自发动机1的转矩车轴4被驱动。在离合器分离时,从发动机1向齿轮27的转矩传递被切断。需要说明的是,将从发动机1至车轴4的转矩的传递路径称为第2转矩传递路径PA2。第2转矩传递路径PA2是将从发动机1经由离合机构30至齿轮23的转矩的传递路径PA3和第1转矩传递路径PA1串联连接而构成的。
[0022]液压控制装置9包括利用电信号工作的电磁阀、电磁比例阀等控制阀9a。控制阀9a根据来自控制器5的指令工作,控制压力油向离合机构30的流动。由此能够切换离合机构30的接合(连接)和分离(断开)。需要说明的是,压力油向其他部位的流动由液压控制装置9的其他控制阀控制。
[0023]控制器5包含具有CPU(中央处理器)、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其
他外围电路等的运算处理装置而构成,具有用于控制发动机1的发动机控制用ECU5a、用于控制离合机构30的接合(连接)和分离(断开)的离合器用ECU5b、用于控制第1电动发电机2和第2电动发电机3的电动发电机控制用ECU5c。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与各ECU5a~5c相对应地设置多个控制器5,而不是单个控制器5具有多个ECU5a~5c。
[0024]向控制器5输入来自检测车速的车速传感器51、检测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相对应的加速器开度的加速器开度传感器52、检测电池8的充电率(充电状态)的SOC传感器53、分别检测左右驱动轮101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54等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来自检测发动机1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检测第1电动发电机2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检测第2电动发电机3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等的信号也输入到控制器5,省略图示。
[0025]控制器5基于这些输入信号考虑电池8的充电率的同时,按照示出预先决定的车速和由加速器开度等规定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内燃机(1);第1电动发电机(2),其由所述内燃机(1)驱动;第2电动发电机(3);转矩传递部(10),其形成将所述第2电动发电机(3)的驱动力经由差动机构(6)传递至驱动轮(101)的转矩传递路径(PA1);控制部(5),其分别控制所述内燃机(1)、所述第1电动发电机(2)、所述第2电动发电机(3),将行驶模式切换为一边停止所述内燃机(1)的驱动一边行驶的第1模式和一边驱动所述内燃机(1)一边行驶的第2模式;第1油泵(35),其由所述内燃机(1)驱动;第2油泵(36),其与所述转矩传递部(10)连接;液压回路(50),其构成为在行驶模式为所述第1模式时从所述第2油泵(36)向需要润滑的润滑部(LP)供给润滑用的油,在为所述第2模式时从所述第1油泵(35)和所述第2油泵(36)双方向所述润滑部(LP)供给润滑用的油;以及打滑检测部,其检测所述驱动轮(101)的打滑状态,所述润滑部(LP)包括所述差动机构(6),所述控制部(5)当在行驶模式为所述第1模式时由所述打滑检测部检测出打滑状态时,将行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2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模式为利用所述第2电动发电机(3)的驱动而行驶的模式,所述第2模式为利用所述内燃机(1)的驱动而行驶的模式或一边利用所述内燃机(1)的驱动来驱动所述第1电动发电机(2)一边利用所述第2电动发电机(3)的驱动而行驶的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离合机构(30),所述离合机构(30)设置于所述转矩传递部(10),切换为将所述内燃机(1)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驱动轮(101)的第1状态或不传递的第2状态,所述液压回路(50)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梶智哉井上浩太本泽哲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