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泉江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29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下垫层,所述下垫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钢板层,所述钢板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上基层,所述上基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沥青层,所述隔离层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排水系统。在施工时,可先浇筑隔离层,将土基与上侧结构相互隔开,构建整体结构,提高道路强度,下垫层是由天然砂砾与碎石进行夯实的铺设层,可有效对积水进行疏导,上侧设置有钢板层,可保持路面平整性,两侧疏水条对下落的雨水进行疏导,上基层由粗沥青组成,与上侧岩沥青层有效粘结,拦截网对从排水盖掉落的杂物进行收集,避免下侧水道堵塞,增强路面使用周期。增强路面使用周期。增强路面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施工
,具体为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加以摊铺并碾压,从而成型的各种类型路面,而其中岩沥青道路是在普通沥青路面中加以岩沥青后铺设的道路,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较以普通沥青路面具有多重优点,其稳定性强,即使在高温下也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固性。
[0003]岩沥青道路在铺设施工时,其基层的排水效果普遍较差,或在排水较好的同时,路面整体稳固性差,从而在长时间的路面使用过程中,造成路面倾斜排水不畅,对路面进行维修时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具备路基整体坚固且排水通畅的优点,解决了排水系统较差,路基整体坚固性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路基整体坚固且排水通畅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内部底侧开设有若干导水孔,所述隔离层的内侧开设有导水槽,所述隔离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下垫层,所述下垫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钢板层,所述钢板层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疏水条,所述钢板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上基层,所述上基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沥青层;
[0008]所述隔离层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的上侧活动安装有排水盖,所述排水盖的下侧活动安装有拦截网,所述拦截网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异形筛网,所述异形筛网的外侧设置有抵住条。
[0009]优选的,所述导水槽内侧开始有若干孔洞,用于上侧路面积水下渗后排水。
[0010]优选的,所述疏水条为透水混凝土材料,填充于导水槽内侧,利于内部积水排出。
[0011]优选的,所述异形筛网为不锈钢材质,防止水中杂质侵蚀,使用周期长。
[0012]优选的,所述导水孔底部连接排水系统。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上侧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避免清洁人员在对排水系统清理后,关闭排水盖对下侧活动柱造成损坏。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通过隔离层与排水系统的配合使用,在对路面进行施工上,可先在土基上层铺设隔离层,隔离层由混凝土材质制作而成,有效的将土基与上侧结构相互隔开,便于后续施工进行,构建整体结构,提高道路强度,下垫层是由天
然砂砾与碎石进行夯实的铺设层,其间隙可有效对积水进行疏导,从而利用隔离层底部的导水孔进行排走,下垫层上侧设置有钢板层,从而保持路面整体呈现平整性,并为路面重量进行支撑,两侧疏水条使用疏水混凝土材料填充于导水槽内部,可快速将钢板层下落的雨水进行疏导,并通过孔洞排入排水系统,上基层由粗沥青组成,其粗糙的表面使得其可与上侧沥青层进行有效粘结,避免上层沥青层与下层牢固度差,两侧排水系统内侧的拦截网,可对从排水盖掉落的杂物进行收集,便于工作人员清理,也有效避免下侧水道堵塞,导致沥青路面被水浸泡,增强路面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右侧展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面展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隔离层;11、导水孔;12、导水槽;2、下垫层;3、钢板层;4、疏水条;5、上基层;6、沥青层;7、排水系统;71、排水盖;72、拦截网;721、活动柱;722、异形筛网;723、抵住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3,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包括隔离层1,隔离层1的内部底侧开设有若干导水孔11,导水孔11底侧连接排水系统7,隔离层1的内侧开设有导水槽12,导水槽12内侧开始有若干孔洞,用于上侧路面积水下渗后排水,隔离层1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下垫层2,下垫层2的上侧固定设置有钢板层3,钢板层3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疏水条4,疏水条4为透水混凝土材料,填充于导水槽12内侧,利于内部积水排出,钢板层3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上基层5,上基层5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沥青层6,隔离层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排水系统7,排水系统7的上侧活动安装有排水盖71,排水盖71的下侧活动安装有拦截网72,拦截网72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活动柱721,活动柱721的上侧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避免清洁人员在对排水系统7清理后,关闭排水盖71对下侧活动柱721造成损坏,活动柱72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异形筛网722,异形筛网722为不锈钢材质,防止水中杂质侵蚀,使用周期长,异形筛网722的外侧设置有抵住条723。
[0023]工作原理:该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通过隔离层1与排水系统7的配合使用,在对路面进行施工上,可先在土基上层铺设隔离层1,隔离层1由混凝土材质制作而成,有效的将土基与上侧结构相互隔开,便于后续施工进行,构建整体结构,提高道路强度,下垫层2是由天然砂砾与碎石进行夯实的铺设层,其间隙可有效对积水进行疏导,从而利用隔离层1底部的导水孔11进行排走,下垫层2上侧设置有钢板层3,从而保持路面整体呈现平整性,并为路面重量进行支撑,两侧疏水条4使用疏水混凝土材料填充于导水槽12内部,可快速将钢板层3下落的雨水进行疏导,并通过孔洞排入排水系统7,上基层5由粗沥青组成,
其粗糙的表面使得其可与上侧沥青层6进行有效粘结,避免上层沥青层6与下层牢固度差,两侧排水系统7内侧的拦截网72,可对从排水盖71掉落的杂物进行收集。
[0024]综上所述,该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通过隔离层1与排水系统7的配合使用,在对路面进行施工上,可先在土基上层铺设隔离层1,隔离层1由混凝土材质制作而成,有效的将土基与上侧结构相互隔开,便于后续施工进行,构建整体结构,提高道路强度,下垫层2是由天然砂砾与碎石进行夯实的铺设层,其间隙可有效对积水进行疏导,从而利用隔离层1底部的导水孔11进行排走,下垫层2上侧设置有钢板层3,从而保持路面整体呈现平整性,并为路面重量进行支撑,两侧疏水条4使用疏水混凝土材料填充于导水槽12内部,可快速将钢板层3下落的雨水进行疏导,并通过孔洞排入排水系统7,上基层5由粗沥青组成,其粗糙的表面使得其可与上侧沥青层6进行有效粘结,避免上层沥青层6与下层牢固度差,两侧排水系统7内侧的拦截网72,可对从排水盖71掉落的杂物进行收集,便于工作人员清理,也有效避免下侧水道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施工的岩沥青道路结构,包括隔离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1)的内部底侧开设有若干导水孔(11),所述隔离层(1)的内侧开设有导水槽(12),所述隔离层(1)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下垫层(2),所述下垫层(2)的上侧固定设置有钢板层(3),所述钢板层(3)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疏水条(4),所述钢板层(3)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上基层(5),所述上基层(5)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沥青层(6);所述隔离层(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排水系统(7),所述排水系统(7)的上侧活动安装有排水盖(71),所述排水盖(71)的下侧活动安装有拦截网(72),所述拦截网(72)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活动柱(721),所述活动柱(721)的外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泉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泉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