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块化空气装置致动器及具有减少数量叶片的模块化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该模块化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具有减少的致动器凹穴,以提供具有减少数量的叶片的系统,叶片作为该系统的基本部件。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通常限于最少五个叶片或遮板。原因之一在于,在许多当前的系统中,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与内燃发动机结合使用,并且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的冷却孔相当大。一般,冷却孔的尺寸是位于汽车的散热器前方的通常被称作车辆格栅的部件的尺寸。这种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依赖于需要相当坚固的凹穴或封装空间的致动器,因此致动器具有显著的竖向高度。
[0003]随着越来越多的替代性燃料车辆、比如电动车辆进入市场,由常规的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提供的大冷却孔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用于对内燃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大散热器的事实。电动汽车特别需要对电池组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然而,冷却孔短得多并且不需要那么大的竖向高度。因此,电动车辆上的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所需的叶片数量少于五个,优选为三个叶片,这缩短了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的高度。
[0004]为了提供使用少于五个叶片的更小的主动式格栅系统,主动式格栅系统的框架将更小,这也要求框架的致动器凹穴以及用于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的任何致动器也更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该模块化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具有减小的致动器凹穴尺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更小并且可以配装在更小的凹穴尺寸内。此外,希望开发一种提供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块化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包括: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所述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具有框架,所述框架位于用于车辆的动力源的冷却路径中,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基部一体式端盖和基部非一体式端盖,其中,所述基部非一体式端盖具有致动器凹穴,所述致动器凹穴具有位于所述致动器凹穴内的多个交替的致动器输出轴线;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在第一端部处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基部端盖并延伸穿过所述冷却路径,并且所述多个叶片在第二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基部非一体式端盖,其中,所述多个叶片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旋转;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可旋转的输出部,其中,孔和所述可旋转的输出部形成在能够与所述多个交替的输出轴线中的一个输出轴线对准的位置处,其中,所述致动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多个叶片,使得所述致动器输出部的旋转将使所述多个叶片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形成在所述致动器壳体上,所述连接器具有与所述多个交替的输出轴线平行的连接器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致动器凹穴的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孔;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弹性凸形突出部,所述弹性凸形突出部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壳体延伸,以用于卡扣到所述致动器凹穴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孔中的相应的一个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基准特征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基准特征部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壳体延伸;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基准腔,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基准腔形成在所述基部一体式端盖的所述致动器凹穴中,以用于接纳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基准特征部中的相应的一个基准特征部,从而用于将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壳体在组装至所述致动器期间与所述致动器凹穴对准,并防止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壳体在操作期间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致动器凹穴的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可调保持特征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可调保持特征部在连接至所述致动器凹穴时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接合,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可调保持特征部通过在所述致动器壳体与所述致动器凹穴的表面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间隙位置处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接合来防止所述壳体在所述致动器凹穴内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壳体的宽度比所述多个叶片中的一个叶片的宽度大不超过约两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其中,所述框架还包括:第一通用导轨和第二通用导轨,所述第一通用导轨和所述第二通用导轨各自在第一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基部端盖并且在第二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基部非一体式端盖,所述第一通用导轨和所述第二通用导轨各自形成所述框架的侧部并具有纵向轴线,其中,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有纵向通道,其中,所述纵向通道具有可变形边缘开口;以及副附接件,所述副附接件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用导轨或所述第二通用导轨中的一者
的所述纵向通道连接的至少一个夹持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夹持部具有大于所述可变形边缘开口的至少一个支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柱滑动到所述纵向通道中并使所述可变形边缘开口变形,以将所述副附接件固定至所述纵向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其中,所述副附接件是用于安装副部件的辅助安装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其中,所述副附接件是中央杆,所述中央杆延伸穿过所述框架的开口以向所述框架提供支撑。10.一种模块化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包括: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所述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具有框架,所述框架位于用于车辆的动力源的冷却路径中;所述框架的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具有带有凹形连接凹槽和至少一个卡扣孔的第一端部以及带有凸形舌部和至少一个钩状部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具有致动器凹穴;所述框架的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所述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具有带有凹形连接凹槽和至少一个卡扣孔的第一端部以及带有凸形舌部和至少一个钩状部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的第一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的第二端部,使得所述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的凹形连接凹槽接纳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的第二端部的凸形舌部,并且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的至少一个钩状部卡扣到所述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的至少一个卡扣孔中;所述框架的第一基部非一体式端盖,所述第一基部非一体式端盖具有带有凹形连接凹槽和至少一个卡扣孔的第一端部以及带有凸形舌部和至少一个钩状部的第二端部;所述框架的第二基部非一体式端盖,所述第二基部非一体式端盖具有带有凹形连接凹槽和至少一个卡扣孔的第一端部以及带有凸形舌部和至少一个钩状部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的第一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基部非一体式端盖的第二端部,使得所述第二基部非一体式端盖的凹形连接凹槽接纳所述第一基部非一体式端盖的第二端部的凸形舌部,并且所述第一基部非一体式端盖的至少一个钩状部卡扣到所述第二基部非一体式端盖的至少一个卡扣孔中;第一通用导轨,所述第一通用导轨在第一端部处连接至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并且在第二端部处连接至所述第一基部非一体式端盖;第二通用导轨,所述第二通用导轨在第一端部处连接至所述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并且在第二端部处连接至所述第二基部非一体式端盖,所述第一通用导轨和所述第二通用导轨各自形成所述框架的侧部;多个叶片,每个叶片在第一端部处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或所述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中的一者并且在第二端部处连接至所述第一基部非一体式端盖或所述第二基部非一体式端盖中的一者,使得所述多个叶片延伸穿过所述冷却路径并且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旋转;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连接至所述致动器凹穴并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可旋转的输出部,所述可旋转的输出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多个叶片,使得所述致动器输出部的旋转将使所述多个叶片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进气格栅系统,还包括:其中,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还包括多个叶片保持器,每个叶片保持器具有用于接纳所述多个叶片中的一个叶片的第一端部的叶片连接侧部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至所述基部一体式端盖的端盖连接侧部,其中,所述端盖连接侧部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以可旋转的方式延伸到形成在所述第一基部一体式端盖上的套环中,所述支柱包括从所述支柱的外半径延伸的止挡部,其中,所述止挡部定位在形成于所述套环中的套环凹槽中,所述套环凹槽允许所述止挡部和所述支柱旋转,同时防止所述支柱滑出所述套环;其中,所述第二基部一体式端盖还包括多个叶片保持器,每个叶片保持器具有用于接纳所述多个叶片中的另一叶片的端部的叶片连接侧部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至所述基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