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泵用出水管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085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泵用出水管路固定装置,包括水管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水管固定板中间位置设有U型槽A,所述U型槽A与所述立式泵出水管路适配,所述U型槽A两侧对称位置上设有U型槽B,所述U型槽B开口方向与所述U型槽A相同,所述支撑板位于水管固定板位于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一侧与所述U型槽A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设有U型槽C,所述U型槽C与立式泵出水管路适配,所述U型槽C开口垂直方向两侧对称设有U型槽D,所述U型槽B与所述水管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板卡位,所述U型槽D与所述水管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板卡位。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省去了安装时焊接管箍工序,避免了车间现场动火作业危险因素。现场动火作业危险因素。现场动火作业危险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泵用出水管路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部件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泵用出水管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洗煤、冶金、电厂脱硫、钢厂等项目中,立式泵的使用是普遍需要的,立式泵的重要应用领域有:冷却塔,在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例如在核电厂或其他类型的发电厂中,用于废水池或溢流槽的排水,以防水淹,立式泵也成功地被用于大面积土地的排水,立式泵也被广泛地用于供应水,尤其在饮用水的供给方面,或者在开放或封闭的系统中作为主泵或辅助泵。其他应用是在近海区域(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中的消防,例如应用于石油平台和浮式生产存储和卸载单元(FPSO)。立式泵出水管路如何固定是必不可少需要考虑的问题。
[0003]立式泵出水管路目前采用的固定的方式:采用两半式卡箍,将内侧卡箍和支撑板进行焊接固定,通过螺栓、螺母和垫片连接两半卡箍,从而固定出水管。由于立式泵蜗壳出水口法兰平面与泵轴的垂直度误差、出水管所使用的钢管本身的外形偏差及两端法兰的焊接变形,卡箍的位置很难确定,必须安装时现场焊接卡箍,才能固定出水管路,工序繁锁,车间现场动火作业存在危险因素。
[0004]申请号CN29718383U中公开了一种立式深井泵出水管固定装置,在该装置中当出水管水压较大时,拱形加强盖也会承受较大的冲击容易造成损坏,申请号CN206513967U中公开了一种可靠的进出水管固定连接结构,该装置是用来进出水管与水管接头的连接,无法起到固定水管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立式泵用出水管路固定装置,包括水管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水管固定板中间位置设有U型槽A,所述U型槽A与立式泵出水管路适配,所述U型槽A两侧对称位置上设有U型槽B,所述U型槽B开口方向与所述U型槽A相同,所述支撑板位于水管固定板位于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一侧与所述U型槽A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设有U型槽C,所述U型槽C与立式泵出水管路适配,所述U型槽C开口垂直方向两侧对称设有U型槽D,所述支撑板与立式泵一体焊接,所述U型槽B与所述水管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板卡位,所述U型槽D与所述水管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板卡位。
[0007]优选的,所述U型槽B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水管固定板之间设有垫片。
[0008]优选的,所述垫片上方设有弹垫,所述弹垫上方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U型槽D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
[0010]优选的,所述水管固定板横截面为方形。
[0011]优选的,所述U型槽A与所述U型槽C的凹槽深度均不小于所述立式泵出水管横截面的半径长度。
[0012]优选的,所述U型槽A与所述U型槽C配合安装,所述U型槽B与所述U型槽D配合安装。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可以通过U型槽D和述U型槽B的配合使用能同时满足水平四个方向的调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0015]2.固定板和支撑板上的U型槽均是利用数控切割一次切割成形,操作简单并且保证了加工精度。
[0016]3.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省去了安装时焊接管箍工序,避免了车间现场动火作业危险因素。
[0017]4.根据出水管路粗细和受力大小,可以采用不同厚度的出水管固定板和不同规格的连接紧固件,拓宽使用范围,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作业。
[0018]5.双垫片的使用能让出水管固定板和支撑板更好紧固,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固定板脱落的现象。
[0019]6.在垫片与螺母之间加入弹垫防止螺栓的松动,可以更好的将水管固定板与支撑板紧固,防止螺栓的松动。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水管K处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管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处A处局部放大图。
[0025]图例:
[0026]1、水管固定板;2、支撑板;3、螺栓;4、垫片;5、弹垫;6、螺母;7、 U型槽A;8、U型槽B;9、出水管;10、U型槽C;11、U型槽D。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5所示,一种立式泵用出水管路固定装置,包括水管固定板1 和支撑板2,所述水管固定板1中间位置设有U型槽A7,所述U型槽A7 与所述立式泵出水管路9适配,所述U型槽A7两侧对称位置上设有U型槽B8,所述U型槽B8开口方向与所述U型槽A7相同,所述支撑板2位于水管固定板1位于的下方,所述支撑板2一侧与所述U型槽A7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设有U型槽C10,所述U型槽C10与立式泵出水管路9适配,所述U型槽C10开口垂直方向两侧对称设有U型槽D11,所述支撑板2与立式泵一体焊接,所述U型槽B8与所述水管固定板1和所述支撑板2卡位,所述U型槽D11与所述水管固定板1和所述支撑板2卡位。
[0030]所述U型槽A7与所述U型槽C10配合安装,所述U型槽C8与所述U 型槽D11配合安装,所述U型槽C8和所述U型槽D11均固定有螺栓3,所述螺母6与所述螺栓3适配,所述水管固定
板1横截面为方形,所述U 型槽A7与所述U型槽C10的凹槽深度均不小于所述立式泵出水管9横截面的半径长度。
[0031]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所述U型槽A7与所述U型槽C10配合安装,所述U型槽B8与所述U型槽D11配合安装,所述U型槽A7和所述U型槽 C10均与立式泵出水管路9适配,将螺栓3固定在所述U型槽B8和所述U 型槽D11上,然后将所述螺母6与螺栓3适配。U型槽D11可以实现出水管路前后方向的调节,述U型槽B8可以实现出水管左右方向的调节,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可以通过U型槽D11和述U型槽B8的配合使用同时满足水平四个方向的调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水管固定板1和支撑板2 上的U型槽均是利用数控切割一次切割成形,操作简单并且保证了加工精度。U型槽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省去了安装时焊接管箍工序,避免了车间现场动火作业危险因素,根据出水管路粗细和受力大小,可以采用不同厚度的出水管固定板和不同规格的连接紧固件,拓宽使用范围,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作业。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34]所述U型槽D11固定有螺栓3,所述螺栓3与支撑板2之间设有垫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泵用出水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固定板(1)和支撑板(2),所述水管固定板(1)中间位置设有U型槽A(7),所述U型槽A(7)与立式泵出水管路(9)适配,所述U型槽A(7)两侧对称位置上设有U型槽B(8),所述U型槽B(8)开口方向与所述U型槽A(7)相同,所述支撑板(2)位于水管固定板(1)位于的下方,所述支撑板(2)一侧与所述U型槽A(7)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设有U型槽C(10),所述U型槽C(10)与立式泵出水管路(9)适配,所述U型槽C(10)开口垂直方向两侧对称设有U型槽D(11),所述支撑板(2)与立式泵一体焊接,所述U型槽B(8)与所述水管固定板(1)和所述支撑板(2)卡位,所述U型槽D(11)与所述水管固定板(1)和所述支撑板(2)卡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泵用出水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B(8)固定有螺栓(3),所述螺栓(3)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果刘彦春髙信元邢超群马秀玲杨东才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