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包括湿摩擦衬和阶梯铆钉的扭矩限制器的扭振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05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驱动的机动车的扭振减振器(1),所述扭振减振器构造成双质量飞轮并且所述扭振减振器包括固定至曲轴的初级件(2)以及与从动侧相关联的次级件(3),所述初级件和次级件共同地围绕转动轴线(4)可转动地并且相对于彼此可转动地设置并且在所述初级件和次级件之间在扭矩流中设置有弹簧减振器装置(5),其中多件式构造的次级件(3)包括扭矩限制器(13),所述扭矩限制器的承载法兰(10)经由至少一个摩擦衬(24,25)以及引导盘(15)间接地与从动毂(12)耦联,并且从动毂(12)一方面在摩擦环(30,42)处直接地或间接地轴向支撑,所述摩擦环经由承载环(31,41)与初级件(2)连接,并且从动毂另一方面经由啮合部(23)与在引导盘(15)上游支承的、有齿的金属板盘(17)形状配合地连接,其中从动毂(12)抵抗至少一个碟形弹簧(22)的弹簧力的轴向移动松开啮合部(23)并且中断扭振减振器(10)的扭矩传递,并且从动毂(12)随后可转动,直至从动毂(12)的开口(28)和初级件(2)的孔(11)位置一致。初级件(2)的孔(11)位置一致。初级件(2)的孔(11)位置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包括湿摩擦衬和阶梯铆钉的扭矩限制器的扭振减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运行的机动车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构造成双质量飞轮并且包括在曲轴处固定的初级件以及与从动侧相关联的次级件,所述初级件和次级件共同地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和相对于彼此可转动地设置,并且在其之间在扭矩流中设置有弹簧减振器装置,其中多件式构造的次级件包括扭矩限制器,所述扭矩限制器的承载法兰经由至少一个摩擦衬和引导盘间接地与从动毂耦联。

技术介绍

[0002]设计成双质量飞轮的扭振减振器用于衰减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中的扭矩。扭振的起因是往复活塞内燃机的周期性的燃烧周期,这结合点火顺序引起转动不均匀性,所述转动不均匀性由曲轴导入到动力总成中。传递到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上的、在机动车的乘客空间中引起振荡和/或噪声的转动不均匀性引起舒适性损失。通过扭振减振器衰减出自内燃机的转动不均匀性改进驾驶舒适性。
[0003]在通过内燃机驱动的机动车中,通过内燃机的功能方式从其曲轴将不连续的扭矩以扭振的方式传递到动力总成上。为了衰减扭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构造成双质量飞轮(ZMS)的扭振减振器。例如,DE 10 2012 202 255 A1示出这种可用于缓冲或减振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在动力总成中可在内燃机的曲轴和例如在换挡变速器的上游支承的换挡分离离合器之间使用。
[0004]此外,扭振减振器多次地通过扭矩限制器(DMB)补充,所述扭矩限制器尤其保护动力总成的在下游设置的构件、例如变速器免于出现的扭矩峰值或者限制扭振减振器的可传递的扭矩。这种扭振减振器在DE 10 2017 119 375 A1中公开。其包括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的初级件和相对于其抵抗在初级件的环形腔中安置的弹簧减振器装置的作用可有限转动地设置的次级件。在次级件的从动毂和弹簧减振器装置之间在连同弹簧减振器装置的环形腔中安置有扭矩限制器。
[0005]扭振减振器的常见的结构构造提出,初级件在驱动器侧拧紧,其中固定螺丝不仅通过扭振减振器的次级件的开口、而且也通过初级件的孔引入。在首次安装时,开口与孔对齐,使得固定螺丝可以无阻碍地插入。如果在运行状态中用作为滑动离合器的扭矩限制器由于超过设定的最大扭矩而被激活或触发,那么扭振减振器的次级件的构件相对于初级件转动。与此关联地,在开口和孔之间出现偏移,由此由于缺少对齐,拆卸扭振减振器是不可能的或者需要大的安装耗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在结构上和/或在功能上改进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在触发扭矩限制器之后也能够实现简化的拆卸和再次安装。
[0007]之前提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扭振减振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的说明书中给出。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提出,从动毂在经由承载环与初级件连接的摩擦环处直接地或间接地轴向定心地支撑并且经由啮合部与在引导盘上游支承的、有齿的板盘形状配合地连接,其中从动毂抵抗至少一个碟形弹簧的弹簧力的轴向移动松开啮合部并且中断扭振减振器的扭矩传递,并且从动毂随后可转动,直至从动毂的开口与初级件的孔的位置一致,所述孔确定用于容纳固定扭振减振器的螺丝。
[0009]该结构构造能够实现借助于抵抗碟形弹簧的弹簧力拉动或轴向移动从动毂来松开啮合部,其齿廓在运行状态中在传递扭矩的位置中形状配合地锁紧到板盘的配合齿部中。在轴向远离板盘的、与啮合部错开的位置中,从动毂可以相对于板盘转动。有利地,从动毂能够转动,直至在从动毂的开口和初级件中的孔或插入其中的固定螺丝之间出现一致的位置或相同的孔图,借助所述固定螺丝能够将扭振减振器在曲轴处拧紧。在松开、取消轴向力之后,从动毂自动地通过碟形弹簧的弹簧力移动到初始位置中,在所述初始位置中,从动毂在传递扭矩的位置中与板盘啮合。从动毂的转动的、改变的位置能够实现通过从动毂的开口无妨碍地接近固定螺丝,这简化扭振减振器的拆卸以及再次安装。
[0010]通过本专利技术有利地决定性地简化扭振减振器的拆卸并且同时能够实现再次安装。在多件式的次级件的迄今例如拧紧的构件的情况下,从动毂相对于固定螺丝由于触发的或激活的扭矩限制器的相对运动要求高的安装耗费或使用专用工具,以便将从动毂再次置于如下位置中,所述位置能够实现对固定螺丝的无妨碍的接近。与此不同地,借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从动毂与固定螺丝的位置一致能够借助于简单的措施进行,所述措施不要求专用的工具。由于简化的拆卸,借助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决定性的成本优势。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出,扭矩限制器形成借助于引导盘的弯曲部段和支撑盘轴向限界的、径向地朝向弹簧减振器装置敞开的、确定用于承载法兰以及用于摩擦衬的U形构成的容纳部。通过彼此连接的、优选铆接的构件形成的容纳部出现摩擦衬的受保护的位置,所述位置正面地影响扭矩限制器的使用寿命。
[0012]根据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扭矩限制器包括承载法兰,在所述承载法兰处固定有盘状构成的、涂油脂的或涂油的摩擦衬。在安装状态中,摩擦衬在引导盘和支撑盘的接触面处以加载力的方式引导。由于扭矩限制器的朝向弹簧减振器装置的方向敞开的容纳部,在扭振减振器的运行状态中,摩擦衬由弹簧减振器装置的也称为弧形弹簧油脂的润滑剂润滑。通过摩擦衬的安装位置和润滑,在扭振减振器的使用寿命中能够实现扭振减振器的有利地少量发散的摩擦系数。替选地,例如由初级件和次级件的构件限界的环形空间可以由润滑剂填充,以形成润滑剂储备,由其也进行对摩擦衬的润滑。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另外的实施方式提出,在引导盘和有齿的板盘之间插入碟形弹簧膜片,所述碟形弹簧膜片在径向外侧经由摩擦环在内侧在初级件的初级盖处力配合地支撑。此外,碟形弹簧膜片形成径向内侧的、在端侧覆盖摩擦环的部段,从动毂在所述部段处定心地轴向支撑。也称作为碟形弹簧密封膜片的膜片用于密封弹簧减振器装置的弹簧空间和同时密封扭振减振器并且有效地防止污物或水的进入。此外,碟形弹簧膜片将轴向力作用于板盘从而作用于扭矩限制器。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包括铆接连接装置,经由所述铆接连接装置将次级件的主要构件拼合成结构单元。对此,对称地环周分布地设有铆钉,支撑盘、引导盘、碟形弹簧膜片、板盘以及从动毂借助所述铆钉连接。至少一个铆钉构成为阶梯铆钉,碟形弹簧支撑
在阶梯铆钉的铆钉头处,所述碟形弹簧对从动毂彼此加载力。优选地,为了实现碟形弹簧的均匀的支撑,设有三个或更多个阶梯铆钉。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了次级件的替选的定心,扭振减振器可以包括径向地沿扭振减振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定位的摩擦环。对此适合的是,将与从动毂有效连接的摩擦环耦联于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与初级件共同地经由固定螺丝在曲轴处拧紧。从动毂的定心和/或轴向支撑因此安置于固定螺丝的径向下部。与在扭振减振器中使用的承载环无关地,所属的摩擦环优选地材料配合地例如借助于粘接或硫化位置固定。对此替选地或补充地,形状配合的固定是适合的。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可简单拆卸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燃机运行的机动车的扭振减振器(1,40),所述扭振减振器构造成双质量飞轮并且所述扭振减振器包括固定至曲轴的初级件(2)以及与从动侧相关联的次级件(3),所述初级件和次级件共同地围绕转动轴线(4)可转动地并且相对于彼此可转动地设置,并且在所述初级件和次级件之间在扭矩流中设置有弹簧减振器装置(5),其中多件式构造的次级件(3)包括扭矩限制器(13),所述扭矩限制器的承载法兰(10)经由至少一个摩擦衬(24,25)以及引导盘(15)间接地与从动毂(12)耦联,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毂(12)一方面在摩擦环(30,42)处直接地或间接地轴向支撑,所述摩擦环经由承载环(31,41)与所述初级件(2)相关联,并且所述从动毂另一方面经由啮合部(23)与在所述引导盘(15)上游支承的、有齿的板盘(17)形状配合地连接,其中所述从动毂(12)抵抗至少一个碟形弹簧(22)的弹簧力的轴向移动松开啮合部(23)并且中断所述扭振减振器(1,40)的扭矩传递,并且所述从动毂(12)随后可转动,直至所述从动毂(12)的开口(28)和所述初级件(2)的孔(11)位置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4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限制器(13)具有容纳部(14),所述容纳部借助于所述引导盘(15)的反向弯曲的部段和支撑盘(16)轴向限界并且朝向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5)的方向敞开,所述承载法兰(10)以及所述摩擦衬(24,25)插入到所述容纳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4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限制器(13)包括在所述承载法兰(10)的两侧定位的、盘状构成的、涂油脂的或涂油的摩擦衬(24,2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盘(15)和所述有齿的板盘(17)之间插入碟形弹簧膜片(26),所述碟形弹簧膜片在径向外侧经由摩擦盘(27)在所述初级件(2)的初级盖(8)处支撑,并且所述碟形弹簧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