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03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毛巾技术领域,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包括巾体和吸水布,吸水布位于巾体上方;吸水布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弧形槽,弧形槽内均安装有按摩珠,且吸水布表面开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水孔,若干个水孔与若干个弧形槽错位分布;巾体包括除螨层、除臭层、基布层,除螨层设有两层且呈上下分布,上方的除螨层底部与除臭层上表面通过针线缝合,除臭层底部基布层顶部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对使用者脸部进行按摩,使得该毛巾体验效果更佳,巾体内部透气效果佳,有利于打湿后的巾体快速晾干或晒干,有效阻止螨虫从巾体上下两侧穿透至其内部中心,做到螨虫有效隔离,阻止螨虫的繁衍。阻止螨虫的繁衍。阻止螨虫的繁衍。

A mite proof and deodorizing composite tow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


[0001]本技术涉及毛巾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

技术介绍

[0002]毛巾是一种清洁用品,特征为方形纯棉纺织品,质地松软。使用方法为打湿后拧干擦拭皮肤,以达到去除污渍、清洁凉爽的效果。而现有技术中的毛巾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一般只能擦拭皮肤,很难对人体部位进行按摩,且现有的毛巾防螨效果差,其表面容易繁殖大量的螨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可对使用者脸部进行按摩,使得该毛巾体验效果更佳,巾体内部透气效果佳,有利于打湿后的巾体快速晾干或晒干,有效阻止螨虫从巾体上下两侧穿透至其内部中心,做到螨虫有效隔离,阻止螨虫的繁衍。
[0004]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5]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包括巾体和吸水布,所述吸水布位于巾体上方;
[0006]所述吸水布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均安装有按摩珠,且所述吸水布表面开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水孔,若干个所述水孔与若干个弧形槽错位分布;
[0007]所述巾体包括除螨层、除臭层、基布层,所述除螨层设有两层且呈上下分布,上方的所述除螨层底部与除臭层上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所述除臭层底部基布层顶部复合连接,所述基布层底部与下方的所述除螨层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巾体右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挂绳,所述挂绳的设置方便将巾体悬挂。
[000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上方的所述除螨层上表面嵌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上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有耐磨层。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除螨层为纳米银纤维无纺布,所述透气层为网布,所述耐磨层由锦纶面料制成。
[00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除臭层由竹炭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基布层为涤纶无纺布。
[00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下方的所述除螨层底部复合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为棉布,所述吸水布采用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混合编织而成。
[00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水布底部四角均固定有子暗扣,所述巾体上表面固定有四个并与四个所述子暗扣一一对应的母暗扣,所述母暗扣与对应的所述子暗扣扣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将吸水布设有按摩珠的一面平铺在使用者脸上,再用手移动巾体和吸水布,可带动按摩珠滚动,由此可对使用者脸部进行按摩,使得该毛巾体验效
果更佳,多个水孔的设置,在使用者拧干巾体和吸水布时,水能通过多个水孔快速排出,由此可加快巾体和吸水布拧干的速度;
[0016]通过透气层的设置,可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巾体中的除螨层、除臭层以及基布层中,同时除螨层、除臭层以及基布层内的空气也可通过透气层排至外界,由此使得巾体内部透气效果佳,有利于打湿后的巾体快速晾干或晒干;
[0017]除螨层为纳米银纤维无纺布,纳米银纤维主要杀伤单细胞生物,与其氧化代谢酶结合,使病原菌窒息而死,由于纳米银纤维无纺布的纤维间孔径很小,且除螨层设有双层,能有效阻止螨虫从巾体上下两侧穿透至其内部中心,做到螨虫有效隔离,阻止螨虫的繁衍,使得防螨效果佳。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巾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巾体1、挂绳2、吸水布3、水孔4、弧形槽5、按摩珠6、母暗扣7、子暗扣8、耐磨层9、透气层10、除螨层11、除臭层12、基布层13、亲肤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

3,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包括巾体1和吸水布3,所述吸水布3位于巾体 1上方;
[0024]所述吸水布3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弧形槽5,所述弧形槽5内均安装有按摩珠6,且所述吸水布3表面开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水孔4,若干个所述水孔4 与若干个弧形槽5错位分布,所述吸水布3采用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混合编织而成;
[0025]所述吸水布3底部四角均固定有子暗扣8,所述巾体1上表面固定有四个并与四个所述子暗扣8一一对应的母暗扣7,所述母暗扣7与对应的所述子暗扣8扣接;
[0026]通过四个母暗扣7分别与四个子暗扣8扣接,使得吸水布3与巾体1定位在一起,当使用者需要对脸部进行按摩时,首先将吸水布3和巾体1用清水打湿,其次将吸水布3和巾体1上的水拧干,此时吸水布3和按摩珠6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打湿后的吸水布3会变得柔软,按摩珠6表面会变得更滑,由此可减小吸水布3和按摩珠6与脸部的摩擦力,之后将吸水布3设有按摩珠6的一面平铺在使用者脸上,再用手移动巾体1和吸水布3,可带动按摩珠 6滚动,由此可对使用者脸部进行按摩,使得该毛巾体验效果更佳,多个水孔 4的设置,在使用者拧干巾体1和吸水布3时,水能通过多个水孔4快速排出,由此可加快巾体1和吸水布3拧干的速度;
[0027]所述巾体1包括除螨层11、除臭层12、基布层13,所述除螨层11设有两层且呈上下分布,上方的所述除螨层11底部与除臭层12上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所述除臭层12底部基布层13顶部复合连接,所述基布层13底部与下方的所述除螨层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除臭层12由竹炭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基布层13为涤纶无纺布;
[0028]上方的所述除螨层11上表面嵌接有透气层10,所述透气层10上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有耐磨层9,所述除螨层11为纳米银纤维无纺布,所述透气层10 为网布,所述耐磨层9由锦
纶面料制成,下方的所述除螨层11底部复合有亲肤层14,所述亲肤层14为棉布;
[0029]当使用者需要利用巾体1擦拭脸部时,向上移动吸水布3可使得子暗扣8 从母暗扣7中脱离出来,从而可使得吸水布3与巾体1分离,此操作方便使用者将巾体1浸水后拧干,使用者可将巾体1底部的亲肤层14擦拭脸部,由于亲肤层14为棉布,材质柔软、亲肤,所以使用者擦拭脸部时更舒适,耐磨层9位于巾体1最上层,加强了巾体1顶部的耐磨程度,在吸水布3与巾体1 摩擦时,耐磨层9可有效防止吸水布3摩擦而损伤巾体1顶部;
[0030]通过透气层10的设置,可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巾体1中的除螨层11、除臭层12以及基布层13中,同时除螨层11、除臭层12以及基布层13内的空气也可通过透气层10排至外界,由此使得巾体1内部透气效果佳,有利于打湿后的巾体1快速晾干或晒干;
[0031]除螨层11为纳米银纤维无纺布,纳米银纤维主要杀伤单细胞生物,与其氧化代谢酶结合,使病原菌窒息而死,由于纳米银纤维无纺布的纤维间孔径很小,且除螨层11设有双层,能有效阻止螨虫从巾体1上下两侧穿透至其内部中心,做到螨虫有效隔离,阻止螨虫的繁衍,使得防螨效果佳;
[0032]所述巾体1右侧通过针线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包括巾体(1)和吸水布(3),所述吸水布(3)位于巾体(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布(3)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弧形槽(5),所述弧形槽(5)内均安装有按摩珠(6),且所述吸水布(3)表面开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水孔(4),若干个所述水孔(4)与若干个弧形槽(5)错位分布;所述巾体(1)包括除螨层(11)、除臭层(12)、基布层(13),所述除螨层(11)设有两层且呈上下分布,上方的所述除螨层(11)底部与除臭层(12)上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所述除臭层(12)底部基布层(13)顶部复合连接,所述基布层(13)底部与下方的所述除螨层(11)上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巾体(1)右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挂绳(2),所述挂绳(2)的设置方便将巾体(1)悬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螨除臭复合毛巾,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雷洁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