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00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涉及教学技术领域,包括背景板,所述背景板的前侧设置有半透膜,所述半透膜设置在背景板的中轴线上,且半透膜沿中轴线转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背景板前侧设置的半透膜,能够快速实现光的反射原理,无需手动测量即可证明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且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来证明三线共面,解决了现有光反射实验装置实验时需要人工手动反复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来证明两角相等,以及证明三线共面时无法显示反射光线,不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适宜广泛推广。适宜广泛推广。适宜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
,具体是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的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而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通常需要借助实验装置进行光反射原理的演示。
[0003]目前市场上教学用的光反射实验装置通常为一块可折叠的背景板,在进行光反射实验时,需要人工手动反复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来证明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且现有光反射实验装置在证明三线共面实验时,通常将背景板的一侧向后折,在背景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以此证明三线共面,由于此实验过程中无法显示反射光线,使得学生不能直观的看到三线共面的情况,不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实用性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通过背景板前侧设置的半透膜,能够快速实现光的反射原理,无需手动测量即可证明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且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来证明三线共面,其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成本较低,便于进行光反射实验,且方便学生理解观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包括背景板,所述背景板的前侧设置有半透膜,所述半透膜设置在背景板的中轴线上,且半透膜沿中轴线转动设置。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透膜的长度小于背景板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半透膜的高度小于背景板的高度。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景板选用塑料板或纸板中的任意一种。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本技术通过背景板前侧设置的半透膜,能够快速实现光的反射原理,无需手动测量即可证明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且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来证明三线共面,解决了现有光反射实验装置实验时需要人工手动反复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来证明两角相等,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及证明三线共面时无法显示反射光线,不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成本较低,便于进行光反射实验,且方便学生理解观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1]图3为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中图2内半透膜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中图2内半透膜与背景板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背景板;2、半透膜;3、中轴线;4、入射光线;5、反射光线;6、入射角;7、反射角;8、平面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包括背景板1,背景板1的前侧设置有半透膜2,半透膜2设置在背景板1的中轴线3上,且半透膜2沿中轴线3转动设置。
[0016]进一步的,半透膜2的长度小于背景板1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半透膜2的高度小于背景板1的高度,方便实验及观察。
[0017]再进一步的,背景板1选用塑料板或纸板中的任意一种。
[0018]具体的,本技术通过背景板1前侧设置的半透膜2,能够快速实现光的反射原理,无需手动测量即可证明反射角7与入射角6相等,且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入射光线4、反射光线5和法线来证明三线共面,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成本较低,便于进行光反射实验,且方便学生理解观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光反射实验装置实验时需要人工手动反复测量反射角7与入射角6来证明两角相等,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及证明三线共面时无法显示反射光线,不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实用性较差的问题,当需要进行光反射实验时,将中轴线3看作法线,首先,将平面镜8垂直放置在背景板1的前侧下方位置处,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背景板1倾斜射在中轴线3与半透膜2下方的交点,形成入射光线4,入射光线4经平面镜8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背景板1的另一侧显示出反射光线5,用笔在背景板1和半透膜2上沿光线路径标记出入射光线4和反射光线5,再转动半透膜2至背景板1的左侧使其紧贴背景板1,此时,半透膜2上标记的反射光线5与背景板1左侧的入射光线4重合,此过程,可改变入射光线4的角度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即得到反射角7等于入射角6,而不需要人工手动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来证明两角相同,进一步的,在转动半透膜2的同时,由于,半透膜2与背景板1不在同一个平面,入射光线4经平面镜8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5显示在背景板1的右侧而不在半透膜2上,只有当半透膜2转动至与背景板1平行即在同一平面时,反射光线5才会显示在半透膜2上,即证明入射光线4、反射光线5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光反射实验时,将中轴线3看作法线,首先,将平面镜8垂直放置在背景板1的前侧下方位置处,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背景板1倾斜射在中轴线3与半透膜2下方的交点,形成入射光线4,入射光线4经平面镜8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背景板1的另一侧半透膜2上显示出反射光线5,用笔在背景板
1和半透膜2上沿光线路径标记出入射光线4和反射光线5,再转动半透膜2至背景板1的左侧使其紧贴背景板1与背景板1平行,此时,半透膜2上标记的反射光线5与背景板1左侧的入射光线4重合,然后,重复此实验,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半透膜2倾斜射在中轴线3与半透膜2下方的交点,形成入射光线4,入射光线4经平面镜8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5在背景板1的右侧显示,再转动半透膜2至背景板1的右侧,此时,标记的入射光线4与反射光线5重合,即得到反射角7等于入射角6,而不需要人工手动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来证明两角相同,进一步的,在转动半透膜2的同时,由于半透膜2与背景板1不在同一个平面,入射光线4经平面镜8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5显示在背景板1的右侧而不在半透膜2上,只有当半透膜2转动至与背景板1平行即在同一平面时,反射光线5才会显示在半透膜2上,即证明入射光线4、反射光线5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半透膜2与背景板1垂直时,在背景板1的左右两侧能分别观察到入射光线4和反射光线5,方便学生观察理解三线共面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背景板1前侧设置的半透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反射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景板(1),所述背景板(1)的前侧设置有半透膜(2),所述半透膜(2)设置在背景板(1)的中轴线(3)上,且半透膜(2)沿中轴线(3)转动设置;当进行光反射实验时,将中轴线(3)看作法线,将平面镜(8)垂直放置在背景板(1)的前侧下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明王静何春林熊滔洪勋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华岳实验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