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792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2
一种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包含有具有交流接触器(4)和药箱(6)的喷药装置本体、设置在交流接触器(4)和药箱(6)之间并且用于控制交流接触器(4)的工作状态的液位开关(7),通过喷药装置本体,实现了对药液的喷晒,通过液位开关(7),实现了拾取控制喷洒工作状态的药液储存量信号,防止喷药装置本体处于空载运转,因此提高了喷药装置本体的工作可靠性能。此提高了喷药装置本体的工作可靠性能。此提高了喷药装置本体的工作可靠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喷药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林木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喷药机械多种多样,既有小型背负式机械喷药机,也有大型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可适合不同植物、不同地形、不同栽培模式使用,以柱塞泵为主体的喷药机械,因搬运方便、操作简单、经久耐用、价格低廉等优点,性价比突出,仍是现阶段果园喷药机械的首选,深受广大果农欢迎,柱塞泵喷药机因采用电力驱动,动力足,喷药持久,如果药液供给不足会造成机器损坏,如缸体爆裂、电动机电容烧毁等,因此需要专人看守药池,但这会增加人力成本,从而影响了柱塞泵的安全可靠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因此提高了喷药装置本体的工作可靠性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交流接触器和药箱的喷药装置本体、设置在交流接触器和药箱之间并且用于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的液位开关。
[0006]由于设计了液位开关和喷药装置本体,通过喷药装置本体,实现了对药液的喷晒,通过液位开关,实现了拾取控制喷洒工作状态的药液储存量信号,防止喷药装置本体处于空载运转,因此提高了喷药装置本体的工作可靠性能。
[0007]本技术设计了,按照防止发生空载运转现象的方式把液位开关和喷药装置本体相互联接。
[0008]本技术设计了,按照拾取控制喷洒工作状态的药液储存量信号的方式把喷药装置本体与液位开关联接。
[0009]本技术设计了,喷药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柱塞泵和电机。
[0010]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液位开关,防止由于药液量不足使柱塞泵处于空载工作状态的现象发生。
[0011]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喷药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漏电断路器。
[0012]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喷药装置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支架。
[0013]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盒壳。
[0014]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喷药装置本体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药液混合装置。
[0015]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0016]本技术设计了,在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柱塞泵、电机、交流接触器、漏电断路器、药箱和盒壳,在药箱与交流接触器之间设置有液位开关并且在电机与漏电断路器之间设置有交流接触器,在药箱上设置有药液混合装置。
[001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支架、柱塞泵、电机、交流接触器、漏电断路器、药箱、液位开关、盒壳和药液混合装置,组成了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技术的技术问题。
[0018]本技术设计了,液位开关设置为包含有支撑杆部、转动杆部、浮球、第一拉绳、容纳壳部、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并且支撑杆部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转动杆部的中间部联接,转动杆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浮球联接并且转动杆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拉绳的其中一端头联接,第一拉绳的其中另一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电极片联接并且第一拉绳设置为与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环绕式联接,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设置在容纳壳部中并且第一电极片设置为与容纳壳部滑动式联接,第一电极片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电极片的下端端面部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设置为通过线缆与交流接触器联接,支撑杆部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母与药箱联接并且第一拉绳分别设置为与第二电极片、容纳壳部和药箱贯串式联接,容纳壳部、第一支撑轮的支座和第二支撑轮的支座分别设置为与药箱联接并且支撑杆部设置为Z字形棒状体,转动杆部设置为端头具有配重球体的杆状体并且浮球设置为圆形球壳,浮球设置为与转动杆部嵌入式联接并且浮球设置为沿转动杆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第一拉绳设置为线绳并且第一电极片设置为凸字形盘状体,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分别设置为定滑轮。
[001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浮球,实现了对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的开闭控制,通过第一拉绳、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提高了对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的开闭控制灵敏度。
[0020]本技术设计了,容纳壳部设置为包含有壳部、第一导柱部和第二导柱部并且在壳部的上端端面中间部设置有第三通孔体,第一导柱部的上端头和第二导柱部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壳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第一导柱部的下端头和第二导柱部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壳部的下端端面部联接,第二电极片设置为包含有盘部和弹簧片部并且盘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片部联接,第一导柱部的上端部和第二导柱部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盘部联接并且第一导柱部的下端部和第二导柱部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电极片滑动式联接,弹簧片部设置为与第一电极片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三通孔体和位于第二电极片的中间孔体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拉绳联接,壳部设置为矩形筒状体并且第一导柱部和第二导柱部分别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第三通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盘部设置为凸字形盘状体,弹簧片部设置为C字形条状体。
[0021]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升降运动,实现了对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的开闭控制,通过弹簧片部,实现了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的开闭过程的延续连接。
[0022]本技术设计了,柱塞泵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架联接并且柱塞泵的动力轮设置为通过传动皮带与电机联接,柱塞泵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管道与药箱连通式联接并且柱
塞泵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喷药嘴管联接,位于柱塞泵的喷药嘴管设置在盒壳中。
[0023]本技术设计了,电机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架联接并且电机的动力轮设置为通过传动皮带与柱塞泵联接,电机的电源接口设置为通过线缆与交流接触器联接。
[0024]本技术设计了,交流接触器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架联接并且交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设置为通过线缆与液位开关联接,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头的其中一个触头端设置有与漏电断路器联接并且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头的其中另一个触头端设置有与电机联接。
[0025]本技术设计了,在药箱的箱部的注入端口部的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体,在注入端口部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槽体和第二通孔体,注入端口部和第一通孔体分别设置为与药液混合装置联接并且箱部、开口槽体和第二通孔体分别设置为与液位开关联接,箱部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架联接并且箱部的内侧面下部设置为通过管道与柱塞泵连通式联接,箱部设置为凸字形盒状体并且注入端口部设置为矩形管状体,开口槽体设置为U字形开口体并且第二通孔体和第一通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002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喷药装置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交流接触器(4)和药箱(6)的喷药装置本体、设置在交流接触器(4)和药箱(6)之间并且用于控制交流接触器(4)的工作状态的液位开关(7),液位开关(7)设置为包含有支撑杆部(71)、转动杆部(72)、浮球(73)、第一拉绳(74)、容纳壳部(75)、第一电极片(76)、第二电极片(77)、第一支撑轮(78)和第二支撑轮(79)并且支撑杆部(71)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转动杆部(72)的中间部联接,转动杆部(7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浮球(73)联接并且转动杆部(7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拉绳(74)的其中一端头联接,第一拉绳(74)的其中另一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电极片(76)联接并且第一拉绳(74)设置为与第一支撑轮(78)和第二支撑轮(79)环绕式联接,第一电极片(76)和第二电极片(77)设置在容纳壳部(75)中并且第一电极片(76)设置为与容纳壳部(75)滑动式联接,第一电极片(76)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电极片(77)的下端端面部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电极片(76)和第二电极片(77)设置为通过线缆与交流接触器(4)联接,支撑杆部(71)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母与药箱(6)联接并且第一拉绳(74)分别设置为与第二电极片(77)、容纳壳部(75)和药箱(6)贯串式联接,容纳壳部(75)、第一支撑轮(78)的支座和第二支撑轮(79)的支座分别设置为与药箱(6)联接并且支撑杆部(71)设置为Z字形棒状体,转动杆部(72)设置为端头具有配重球体的杆状体并且浮球(73)设置为圆形球壳,浮球(73)设置为与转动杆部(72)嵌入式联接并且浮球(73)设置为沿转动杆部(72)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第一拉绳(74)设置为线绳并且第一电极片(76)设置为凸字形盘状体,第一支撑轮(78)和第二支撑轮(79)分别设置为定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其特征是:喷药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柱塞泵(2)和电机(3),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喷药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漏电断路器(5),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喷药装置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支架(1),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盒壳(8),或,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喷药装置本体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药液混合装置(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其特征是:在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柱塞泵(2)、电机(3)、交流接触器(4)、漏电断路器(5)、药箱(6)和盒壳(8),在药箱(6)与交流接触器(4)之间设置有液位开关(7)并且在电机(3)与漏电断路器(5)之间设置有交流接触器(4),在药箱(6)上设置有药液混合装置(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其特征是:容纳壳部(75)设置为包含有壳部(751)、第一导柱部(752)和第二导柱部(753)并且在壳部(751)的上端端面中间部设置有第三通孔体(754),第一导柱部(752)的上端头和第二导柱部(753)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壳部(75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第一导柱部(752)的下端头和第二导柱部(753)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壳部(751)的下端端面部联接,第二电极片(77)设置为包含有盘部(771)和弹簧片部(772)并且盘部(77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片部(772)联接,第一导柱部
(752)的上端部和第二导柱部(753)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盘部(771)联接并且第一导柱部(752)的下端部和第二导柱部(753)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电极片(76)滑动式联接,弹簧片部(772)设置为与第一电极片(76)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三通孔体(754)和位于第二电极片(77)的中间孔体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拉绳(74)联接,壳部(751)设置为矩形筒状体并且第一导柱部(752)和第二导柱部(753)分别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第三通孔体(75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盘部(771)设置为凸字形盘状体,弹簧片部(772)设置为C字形条状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柱塞泵的喷药装置,其特征是:柱塞泵(2)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架(1)联接并且柱塞泵(2)的动力轮设置为通过传动皮带与电机(3)联接,柱塞泵(2)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管道与药箱(6)连通式联接并且柱塞泵(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喷药嘴管联接,位于柱塞泵(2)的喷药嘴管设置在盒壳(8)中,或,电机(3)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架(1)联接并且电机(3)的动力轮设置为通过传动皮带与柱塞泵(2)联接,电机(3)的电源接口设置为通过线缆与交流接触器(4)联接,或,交流接触器(4)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架(1)联接并且交流接触器(4)的吸引线圈设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放薛晓敏王孝友张春香孟海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