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7814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外壳、分类机构、垃圾桶、倾倒装置、视觉识别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和控制器,外壳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分类机构、垃圾桶和倾倒装置,分类机构下方的外壳内安装有四个垃圾桶,外壳两侧加工有与垃圾桶配合的避让口,外壳内底部设有带动垃圾桶绕铰接处向外壳外侧旋转的倾倒装置,外壳上设有超声波传感器和视觉识别模块,外壳上还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类机构、倾倒装置、视觉识别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和控制器,可通过视觉识别模块和超声波传感器反馈给控制器的信号控制分类机构对垃圾进行分类,还能控制倾倒装置将垃圾桶旋出,以便于垃圾收集,实现了垃圾自动分类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竞赛的项目之一,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竞赛的比赛规则是需要机器人自主对所放置的垃圾进行识别并进行分类投放,垃圾主要分为:(1)有害垃圾:电池(1号、2号、5号);(2)可回收垃圾:易拉罐、小号矿泉水瓶;(3)厨余垃圾:完整或切割过的水果、蔬菜;(4)其他垃圾:砖瓦陶瓷、烟头等。比赛时生活垃圾分类的四类垃圾种类的形状、重量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决定。目前针对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的试验设备较少,而且大多都不能实现自动控制,为此需要一种用于竞赛且可自动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该分类装置可根据控制系统对垃圾进行自动分类。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外壳、分类机构、垃圾桶、倾倒装置、视觉识别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外壳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分类机构、垃圾桶和倾倒装置,所述分类机构包括支撑梁、下转盘、下舵机、支撑杆、上转盘和上舵机,所述支撑梁水平安装在外壳上部,支撑梁上方设有可转动的下转盘,支撑梁上安装有带动下转盘转动的下舵机,所述下转盘上表面设有可转动的上转盘,所述外壳内顶部悬挂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安装有带动上转盘转动的上舵机,所述分类机构下方的外壳内安装有四个垃圾桶,四个垃圾桶呈田字形均匀的分布在外壳内,外壳两侧加工有与垃圾桶配合的避让口,垃圾桶靠近避让口的底部与外壳铰接,外壳内底部设有带动垃圾桶绕铰接处向外壳外侧旋转的倾倒装置,所述上转盘一侧加工有与其中一个垃圾桶对齐的落料口,落料口上方设有暂存仓,所述外壳和下转盘上加工有与落料口轮廓对齐且适配的通口,所述下转盘上的通口与上转盘上的落料口在未投放垃圾时未重合,所述外壳上的通口处设有检测垃圾投放的超声波传感器和检测垃圾种类的视觉识别模块,外壳上还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分类机构、倾倒装置、视觉识别模块和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并用于控制分类机构和倾倒装置工作。
[0006]所述下转盘表面安装有一排支撑上转盘的滚动轴承。
[0007]所述垃圾桶上部的侧壁上安装有检测垃圾容量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0008]所述倾倒装置包括电机、连杆、滑块、导轨和支撑平台,所述电机固定在外壳内底面中部,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在与单个避让口对齐的两个垃圾桶的底面上,支撑平台底面上
安装有与避让口垂直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在导轨上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一端铰接在滑块上,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提供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0](1)通过设置分类机构、倾倒装置、视觉识别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和控制器,可通过视觉识别模块和超声波传感器反馈给控制器的信号控制分类机构对垃圾进行分类,还能控制倾倒装置将垃圾桶旋出,以便于垃圾收集,实现了垃圾自动分类的目的;
[0011](2)通过在外壳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分类机构和垃圾桶,可利用垃圾自身的重力将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内,以实现垃圾的分类,同时通过由舵机带动旋转的上转盘和下转盘,可防止垃圾在投放过程中出现误投的情况产生,提高了垃圾投放的精确度;
[0012](3)通过在下转盘上设置滚动轴承,可减少上转盘与下转盘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上转盘与下转盘转动时的平顺度;
[0013](4)通过在垃圾桶上设置光电传感器,可在垃圾桶内的垃圾超过一定高度时进行报警,以防止垃圾溢出。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倾倒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框图。
[0020]附图标记:1、外壳;11、避让口;2、分类机构;21、支撑梁;22、下转盘;23、下舵机;24、支撑杆;25、上转盘;26、上舵机;27、落料口;28、暂存仓;29、滚动轴承;3、通口;4、垃圾桶;41、光电传感器;5、倾倒装置;51、电机;52、连杆;53、滑块;54、导轨;55、支撑平台;6、视觉识别模块;7、超声波传感器;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外壳1、分类机构2、垃圾桶4、倾倒装置5、视觉识别模块6、超声波传感器7和控制器8,所述外壳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分类机构2、垃圾桶4和倾倒装置5,所述分类机构2包括支撑梁21、下转盘22、下舵机23、支撑杆24、上转盘25和上舵机26,所述支撑梁21水平安装在外壳1上部,支撑梁21上方设有可转动的下转盘22,支撑梁21上安装有带动下转盘22转动的下舵机23,所述下转盘22上表面设有可转动的上转盘25,所述下转盘22表面安装有一排支撑上转盘25的滚动轴承29,通过滚珠轴承可减少上转盘25和下转盘22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同时还能使上转盘25和下转盘22转动的更加平顺,所述外壳1内顶部悬挂安装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底部安
装有带动上转盘25转动的上舵机26,所述分类机构2下方的外壳1内安装有四个垃圾桶4,每个垃圾桶4上部的侧壁上均安装有检测垃圾容量的光电传感器41,四个垃圾桶4呈田字形均匀的分布在外壳1内,外壳1两侧加工有与垃圾桶4配合的避让口11,垃圾桶4靠近避让口11的底部与外壳1铰接,外壳1内底部设有带动垃圾桶4绕铰接处向外壳1外侧旋转的倾倒装置5,所述上转盘25一侧加工有与其中一个垃圾桶4对齐的落料口27,落料口27上方设有暂存仓28,所述外壳1和下转盘22上加工有与落料口27轮廓对齐且适配的通口3,所述下转盘22上的通口3与上转盘25上的落料口27在未投放垃圾时未重合,以防止垃圾投放时直接穿过落料口27和下转盘22上的通口3落入垃圾桶4内,保证了垃圾分类的准确度,所述倾倒装置5包括电机51、连杆52、滑块53、导轨54和支撑平台55,所述电机51固定在外壳1内底面中部,所述支撑平台55安装在与单个避让口11对齐的两个垃圾桶4的底面上,支撑平台55底面上安装有与避让口11的导轨54,所述导轨54上设有可在导轨54上滑动的滑块53,滑块53的初始位置靠近铰接处的一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分类机构、垃圾桶、倾倒装置、视觉识别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外壳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分类机构、垃圾桶和倾倒装置,所述分类机构包括支撑梁、下转盘、下舵机、支撑杆、上转盘和上舵机,所述支撑梁水平安装在外壳上部,支撑梁上方设有可转动的下转盘,支撑梁上安装有带动下转盘转动的下舵机,所述下转盘上表面设有可转动的上转盘,所述外壳内顶部悬挂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安装有带动上转盘转动的上舵机,所述分类机构下方的外壳内安装有四个垃圾桶,四个垃圾桶呈田字形均匀的分布在外壳内,外壳两侧加工有与垃圾桶配合的避让口,垃圾桶靠近避让口的底部与外壳铰接,外壳内底部设有带动垃圾桶绕铰接处向外壳外侧旋转的倾倒装置,所述倾倒装置包括电机、连杆、滑块、导轨和支撑平台,所述电机固定在外壳内底面中部,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在与单个避让口对齐的两个垃圾桶的底面上,支撑平台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昀孙强刘姝楠史颖刚刘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