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794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49
一种电磁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活塞组件、连杆、滑块,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主体部以及第一套筒部、第二套筒部,所述连杆与所述活塞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连杆的一个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连杆的另一个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套筒部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套筒部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杆包括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到所述连杆的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套筒部或者第二套筒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部或者第二套筒部的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切换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切换阀。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切换阀应用于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制冷剂流路的切换,以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比如电磁四通阀、电磁三通阀等等。下面以电磁四通阀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考图1、图2,图1为
技术介绍
一种典型电磁四通阀用于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一种电磁四通阀主阀的纵剖视图。
[0003]如图所示,常规的电磁四通阀一般可用于制冷系统如空调系统,其包括主阀10'和导阀20';主阀10'包括阀体11'。阀体11'大体呈圆筒状,并在其周壁上开设有D接口,用于连接排气管D,在与D接口相对的一侧周壁固定连接有阀座13',阀座13'开设有3个孔,分别用于与接管E、吸气管S以及接管C固定连接。由于阀体11'的截面为圆形,因此阀座13'设置有与主阀体内壁相配合的弧形面,即阀座13'的纵截面大至呈D形,两者采用焊接固定。
[0004]阀体11'连接有与压缩机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D(与高压区连接),与压缩机吸气口连接的吸气管S(与低压区连接),与室内换热器30'连接的接管E以及与室外换热器40'连接的接管C;阀体11'两端设有端盖12',内部固设有阀座13',还设有通过连杆14'带动的滑块15'和活塞16',阀座13'接触并支撑滑块15',组成一对运动副,活塞16'和阀体11'组成一对运动副。
[0005]导阀20'的小阀体固设有与主阀10'的排气管D连接的毛细管d,即导阀20'的内腔也相应与主阀的高压区连通;导阀20'的小阀座具有三个阀口,并依左向右分别固设有与主阀10'的左端盖、吸气管S、主阀10'的右端盖连接的毛细管e、毛细管s、毛细管c;导阀20'的小阀体右端固设有套管,套管外侧设有电磁线圈50'。
[0006]在一种工作状态,当制冷系统需要制冷时,电磁线圈50'不通电,导阀20'内腔的芯铁在回复弹簧力作用下,带动滑碗位于左侧位置,使毛细管e和毛细管s相通,毛细管c和毛细管d相通,从而主阀10'的左腔为低压区,右腔为高压区,主阀10'的左右腔之间形成的压差力,将滑块15'和活塞16'推向左侧,使接管E和吸气管S相通,排气管D与接管C相通,此时,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压缩机排气口

排气管D

阀体11阀腔

接管C

室外换热器40'

节流元件60'

室内换热器30'

接管E

滑块15'内腔

吸气管S

压缩机吸气口,制冷系统处于制冷工作状态;
[0007]当制冷系统需要制热时,电磁线圈50'通电,导阀20'内腔的芯铁克服回复弹簧的作用力带动滑碗右移,使毛细管c和毛细管s相通,毛细管e和毛细管d相通,从而主阀10'的左腔为高压区,右腔为低压区,主阀10'的左右腔之间形成压力差,将滑块15'和活塞16'推向右侧,使接管C和吸气管S相通,排气管D与接管E相通,此时,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压缩机排气口

排气管D

阀体11阀腔

接管E

室内换热器30'

节流元件60'

室外换热器40'

接管C

滑块15'内腔

吸气管S

压缩机吸气口,制冷系统处于制热工作状态。
[0008]如上,通过导阀20'和电磁线圈50'等的共同作用可实现主阀10'的换向,从而切换冷媒的流动方向,实现制冷系统制热工作状态和制冷工作状态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切换阀,活塞连杆定位相对较为精确。为此,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电磁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活塞组件、连杆、滑块,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主体部以及第一套筒部、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一套筒部与所述阀体主体部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部与所述阀体主体部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部的纵截面所包围的面积小于所述阀体主体部的纵截面所包围的面积,所述第二套筒部的纵截面所包围的面积小于所述阀体主体部的纵截面所包围的面积;所述阀体主体部包括第一板状部和围绕部,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围绕部为一体材料成型,或者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围绕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0011]所述连杆与所述活塞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连杆的一个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连杆的另一个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套筒部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套筒部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杆包括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到所述连杆的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套筒部或者第二套筒部的半径。
[0012]上述实施例采用的电磁切换阀,阀体采用阀体主体部和套筒部的组合结构,并在连杆上设置延伸部与阀体相抵接而实现定位,更有利于保证定位相对较为精确。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
技术介绍
一种电磁四通阀用于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
技术介绍
一种电磁四通阀主阀的纵剖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切换阀外观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切换阀主阀剖面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和阀座、滑块结构剖视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加工前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和阀座、滑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和阀座、滑块结构剖视图;
[0022]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和阀座、滑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和阀座、滑块结构剖视图;
[0024]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和阀座、滑块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和阀座、滑块结构剖视图;
[0026]图1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阀体主体部和阀座、滑块结构剖视图;
[0027]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四通阀主阀的剖视图;
[0028]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活塞连杆组件结构正视图;
[0029]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连杆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活塞连杆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31]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阀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活塞组件、连杆(5)、滑块(6),所述阀体(1)包括阀体主体部(11)以及第一套筒部(12)、第二套筒部(13),所述第一套筒部(12)与所述阀体主体部(11)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部(13)与所述阀体主体部(11)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部(12)的纵截面所包围的面积小于所述阀体主体部(11)的纵截面所包围的面积,所述第二套筒部(13)的纵截面所包围的面积小于所述阀体主体部(11)的纵截面所包围的面积;所述阀体主体部(11)包括第一板状部(111)和围绕部(112),所述第一板状部(111)与所述围绕部(112)为一体材料成型,或者所述第一板状部(111)与所述围绕部(112)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杆(5)与所述活塞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41)和第二活塞(42),所述第一活塞(41)与所述连杆(5)的一个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42)与所述连杆(5)的另一个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41)与所述第一套筒部(12)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塞(42)与所述第二套筒部(13)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杆(5)包括至少一个延伸部(51),所述延伸部(51)到所述连杆的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套筒部(12)或者第二套筒部(13)的半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第一套筒部(12)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为基准,所述延伸部(51)在所述截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套筒部(12)在所述截面的投影有重叠部分。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1)自所述连杆(5)的本体部朝向远离所述连杆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51)与所述连杆(5)为一体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延伸部(51)与所述连杆(5)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5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阀体主体部(111)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1)包括限位部(5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一六K三一零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