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69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管线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支撑侧板、支撑顶板、拱形防护板和顶紧结构;所述支撑侧板设置有分别位于管线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顶板位于管线顶端;所述拱形防护板下端面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滑槽,所述支撑侧板上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两个支撑侧板外侧分别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顶紧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可以在管线外侧形成稳定的支撑防护结构,避免长时间受压后发生移位,避免对内部管线造成损坏,可对横跨道路下方的管线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且方便快速施工,缩短工期,不影响管线的正常使用。正常使用。正常使用。

A municipal road pipeline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管线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政道路管线直接关系的是民生,如果出现损坏会影响居民的生产及生活,增加了交通拥堵、影响到居民的出行,因此处理好市政道路之下的敷设管线,在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方面有者重要的意义。市政道路管线埋设在地下,市政道路地下为管线提供敷设的空间,埋设地下能使市政管线对外力的破坏起到一定减缓的作用。但是由于降水渗透与地下水的侵蚀作用,易导致土层松动,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可能产生地下空洞,在地面承载物压力下发生局部塌陷,塌陷时管线上部的土层或者石块对管线产生冲击,使得管线发生毁损。
[0003]现有的道路管线的保护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加设防护板进行简单防护,这种防护方式中的防护板在长时间的受压后容易发生移位,还会出现对内部管线造成夹持损坏的问题。
[000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5]现有的道路管线的保护方式中的防护板在长时间的受压后容易发生移位,还会出现对内部管线造成夹持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0008]步骤一,进行施工前的准备,确定已有管线的铺设位置、铺设方向、直径和内径;
[0009]步骤二,沿已有管线的铺设方向,挖除已有管线上方和两侧的覆土,使得已有管线两侧的土体与已有管线脱离,在已有管线的两侧分别形成沟渠;
[0010]步骤三,注浆加固,对地下管线两侧的沟渠的内壁进行注浆加固,形成加固墙体;
[0011]步骤四,在管线两侧分别铺设支撑侧板,两张支撑侧板均与管线外壁接触,在管线上端铺设与管线直径相同的支撑顶板;
[0012]步骤五,在支撑侧板外侧安装顶紧结构,将两侧的支撑侧板向中间顶紧,将支撑侧板与沟渠内壁间的空间回填;
[0013]步骤六,在支撑侧板上端盖设拱形防护板,在拱形防护板上端进行覆土回填并夯实。
[0014]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挖除已有管线上方和两侧的覆土时,采用从中间向两侧的开挖方式开挖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开槽,然后在两个开槽向中间开挖进行合拢。从中间向两侧的开挖方式便于控制开挖沟渠的宽度。
[0015]进一步,所述两个开槽的间隔距离为不大于十米。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注浆加固时,所述加固墙体的上端浇筑有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用于安装顶紧结构和对拱形防护板进行支撑。
[0017]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注浆加固时,采用的注浆方法为:
[0018](1)根据注浆用混凝土材料的特性确定混凝土材料的孔隙率、平均颗粒直径和粘度参数;
[0019](2)根据混凝土材料的各项参数和注浆管直径确定注浆速度和注浆时间;
[0020](3)根据确定的注浆速度和注浆时间进行注浆作业。
[0021]进一步,所述支撑侧板、支撑顶板和拱形防护板为钢结构体或混凝土预制结构。
[0022]进一步,所述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在进行施工时,采用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监控系统进行施工监控,所述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监控系统包括:
[0023]环境参数检测模块、定位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信息传输模块、语音播报模块、主控模块和远程监控中心;
[0024]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环境参数检测模块、定位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和语音播报模块连接,用于对各个受控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控制参数对各个模块的运行进行协调控制;
[0025]所述环境参数检测模块用于对施工位置的环境信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递到主控模块;
[0026]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当前的施工位置进行定位,并将位置信息实时传递到主控模块;
[0027]所述视频监控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进行视频影像采集;
[0028]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与远程监控中心进行信号连接,用于根据主控模块的控制指令,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传递到远程监控中心;
[0029]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用于根据远程接收的语音信息,对施工现场进行警示提醒和通知播报;
[0030]所述远程监控中心用于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情况进行远程的监控。
[0031]进一步,所述环境参数检测模块包括:
[0032]湿度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湿度传感器对施工位置的环境湿度进行检测;
[0033]温度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施工位置的环境温度进行检测;
[0034]振动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振动传感器对施工位置的振动数据进行检测;
[0035]燃气浓度检测单元,用于利用燃气浓度传感器对施工位置的可燃气体的浓度数据检测。
[003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所述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包括:
[0037]支撑侧板、支撑顶板、拱形防护板和顶紧结构;
[0038]所述支撑侧板设置有分别位于管线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顶板位于管线顶端;
[0039]所述拱形防护板下端面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滑槽,所述支撑侧板上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
[0040]两个支撑侧板外侧分别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顶紧结构。
[0041]进一步,所述支撑顶板位于两侧的支撑侧板中间,且支撑顶板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支撑侧板紧密接触。
[0042]进一步,所述顶紧结构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两侧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一根顶杆,所述顶杆外侧通过转轴连接有顶板,所述安装座中间穿设有竖直设置的钻杆,所述钻杆下端钻入支撑台阶中。
[0043]进一步,所述拱形防护板两侧下端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顶紧结构的开孔。
[0044]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4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可以在管线外侧形成稳定的支撑防护结构,避免长时间受压后发生移位,避免对内部管线造成损坏,可对横跨道路下方的管线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且方便快速施工,缩短工期,不影响管线的正常使用。采用注浆加固方式形成的加固墙与设置于加固墙上部的复合支撑板共同形成维护已有管线的加固保护结构,提高了加固保护力度;能够减少对土体的开挖,减轻施工强度,缩短施工周期;能够减轻对土体的扰动,不影响已有管线的正常使用;开挖出的土体能够实现有效的回填利用,无多余土体产生,避免施工完毕后多余土体堆积造成的地面压陷或多余土体的运输等操作。
附图说明
[00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进行施工前的准备,确定已有管线的铺设位置、铺设方向、直径和内径;步骤二,沿已有管线的铺设方向,挖除已有管线上方和两侧的覆土,使得已有管线两侧的土体与已有管线脱离,在已有管线的两侧分别形成沟渠;步骤三,注浆加固,对地下管线两侧的沟渠的内壁进行注浆加固,形成加固墙体;步骤四,在管线两侧分别铺设支撑侧板,两张支撑侧板均与管线外壁接触,在管线上端铺设与管线直径相同的支撑顶板;步骤五,在支撑侧板外侧安装顶紧结构,将两侧的支撑侧板向中间顶紧,将支撑侧板与沟渠内壁间的空间回填;步骤六,在支撑侧板上端盖设拱形防护板,在拱形防护板上端进行覆土回填并夯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挖除已有管线上方和两侧的覆土时,采用从中间向两侧的开挖方式开挖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开槽,然后在两个开槽向中间开挖进行合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开槽的间隔距离为不大于十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注浆加固时,所述加固墙体的上端浇筑有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用于安装顶紧结构和对拱形防护板进行支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注浆加固时,采用的注浆方法为:(1)根据注浆用混凝土材料的特性确定混凝土材料的孔隙率、平均颗粒直径和粘度参数;(2)根据混凝土材料的各项参数和注浆管直径确定注浆速度和注浆时间;(3)根据确定的注浆速度和注浆时间进行注浆作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支撑顶板和拱形防护板为钢结构体或混凝土预制结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在进行施工时,采用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监控系统进行施工监控,所述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监控系统包括:环境参数检测模块、定位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信息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智程林增乐杨征廖大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