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晓莹专利>正文

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及抗风屏障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581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端板,两个固定端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的编织部,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迎风传力部,每个迎风传力部垂直穿过多个编织部;能够降低横风对于桥梁结构震动影响;抗风屏障动态耗能全过程不需要电力参与,节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抗风屏障还具有方便工业化生产制作安装、各个零部件如果发生损坏、能够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判断、易于更换的优点。易于更换的优点。易于更换的优点。

Unpowered wind barrier for bridge engineering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of wind b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及抗风屏障的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结构抗风
,具体涉及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还涉及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结构受风荷载作用影响显著,抗风屏障是一种用来消除或削弱横风对桥梁上部行驶车辆影响的抗风部件,目前抗风屏障的主要采用金属板或者多孔状金属板来实现抗风作用。这类型抗风屏障确实能减少横风对桥面上部车辆的影响,但是无法消除或减弱横风对于桥梁结构本身的震动影响。然而桥梁结构却容易在横风及桥梁自身振动等作用的耦合下产生涡震等不利现象,从而危机桥梁结构自身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能够降低横风对于桥梁结构震动影响。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安装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端板,两个固定端板之间连接多个有弹性的编织部,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迎风传力部,每个迎风传力部垂直穿过多个编织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7]两个固定端板之间连接多组相互平行的槽型件,每个编织部位于每组槽型件之间,编织部连接槽型件。
[0008]每个编织部包括条形的主动摩擦条和锯齿状的被动摩擦条,主动摩擦条交错穿插连接被动摩擦条上形成编织状结构,主动摩擦条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端板上,被动摩擦条两端分别连接在槽型件的卡槽中,主动摩擦条上穿接迎风传力部。
[0009]编织部包括条形的主动摩擦条和多个条形的被动摩擦条,每个被动摩擦条平行设置,主动摩擦条依次上下面交替接触穿接多个被动摩擦条,形成编织状结构,每个被动摩擦条两端分别连接槽型件上,主动摩擦条上穿接迎风传力部。
[0010]每个迎风传力部包括轻质钢索,轻质钢索穿接编织部,轻质钢索上位于两个相邻编织部之间活性套接旋转套筒,每个旋转套筒上固接扇叶。
[0011]槽型件连接弹性连接部一端,弹性连接部另一端连接迎风传力部。
[0012]弹性连接部包括连接绳圈,连接绳圈依次连接弹簧件、环扣,连接绳圈连接迎风传力部上位于与编织部连接处,环扣连接槽型件。
[0013]两个固定端板之间还连接底板。
[001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安装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15]步骤1、在工厂中预制迎风传力部、编织部;
[0016]步骤2、将底板安装在桥梁上的预定位置;
[0017]步骤3、将固定端板安装在底板上的预定位置;
[0018]步骤4、在固定端板之间连接多个编织部;
[0019]步骤5、将迎风传力部垂直穿接编织部。
[0020]步骤2还包括将多组相互平行的槽型件连接两个固定端板之间,步骤4中编织部位于每组槽型件之间,步骤5还包括在迎风传力部与槽型件之间连接弹性连接部。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能够降低横风对于桥梁结构震动影响;抗风屏障动态耗能全过程不需要电力参与,节能;本专利技术抗风屏障还具有方便工业化生产制作安装、各个零部件如果发生损坏、能够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判断、易于更换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的主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的俯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主动摩擦条和被动摩擦条的连接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槽型件与被动摩擦条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主动摩擦条和被动摩擦条的另一种连接方案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槽型件与被动摩擦条的另一种连接方案示意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卡槽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迎风传力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图1中A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弹性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固定端板;2、底板;3、迎风传力部;31、轻质钢索;32、旋转套筒;33、叶扇;4、编织部;41、主动摩擦条;411、卡槽件;4111、底部固定板;4112、夹板;4113、第一固定螺丝;42、被动摩擦条;5、槽型件;51、第二固定螺丝;6、弹性连接部;61、弹簧件;62、连接绳圈;63、固定垫板;64、环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6]本专利技术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如图1、图2级图3所示,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端板1,两个固定端板1之间连接多个有弹性的编织部4,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迎风传力部3,每个迎风传力部3垂直穿过多个编织部4;迎风传力部3能够直接阻挡风力,并将风力传输至有弹性的编织部4,通过编织部4弹性作用实现耗能。
[0037]两个固定端板1之间通过端板固定连接有多组相互平行的槽型件5,每组槽型件5为两个同高度且平行的杆状结构,每个编织部4位于两个杆状结构之间,能够对编织部的形变起到限制作用。
[0038]如图4所示,每个编织部4包括条形的主动摩擦条41和锯齿状的被动摩擦条42,主动摩擦条41交错穿插连接被动摩擦条42上形成编织状结构,主动摩擦条41的长度方向通过
卡槽件411垂直固接两个固定端板1靠近的端面,被动摩擦条42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丝51固定连接槽型件5的卡槽中,主动摩擦条41上穿接迎风传力部3,如图5所示。
[0039]本专利技术中编织部的另一种结构如图6所示,编织部4包括条形的主动摩擦条41和多个条形的被动摩擦条42,每个被动摩擦条42平行设置,主动摩擦条41依次上下面交替接触穿接多个被动摩擦条42,形成编织状结构,如图7所示,每个被动摩擦条42两端分别连接在槽型件5的卡槽中,主动摩擦条41上穿接迎风传力部3。
[0040]图4和图6两种实施例的区别:图4中锯齿状的设置方法施工难度大,但是由于被动摩擦条42可以整体一次性安装在槽型件5的卡槽中,被动摩擦条42对主动摩擦条41的“编织”约束能力较强,故采用图4所示编织部4的整体耗能能力会更强;而采用图6中编织部采用的第二种方案,由于被动摩擦条42依次平行设置,故第二种方案施工难度较低。
[0041]如图8所示,卡槽件411包括底部固定板4111和垂直设置在底部固定板4111上的两个夹板4112,主动摩擦条41端部卡接在两个夹板4112之间,并通过第一固定螺丝4113穿设固定。主动摩擦条41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内两个槽型件5之间的中部位置,也可以设置在靠近本申请抗风屏障迎风面的一排槽型件5的位置,但是不得让迎风传力部3在使用过程中与被动摩擦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端板(1),两个所述固定端板(1)之间连接多个有弹性的编织部(4),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迎风传力部(3),每个所述迎风传力部(3)垂直穿过多个编织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端板(1)之间连接多组相互平行的槽型件(5),每个所述编织部(4)位于每组所述槽型件(5)之间,所述编织部(4)连接槽型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编织部(4)包括条形的主动摩擦条(41)和锯齿状的被动摩擦条(42),所述主动摩擦条(41)交错穿插连接被动摩擦条(42)上形成编织状结构,所述主动摩擦条(41)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端板(1)上,所述被动摩擦条(42)两端分别连接在槽型件(5)的卡槽中,所述主动摩擦条(41)上穿接迎风传力部(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编织部(4)包括条形的主动摩擦条(41)和多个条形的被动摩擦条(42),每个所述被动摩擦条(42)平行设置,所述主动摩擦条(41)依次上下面交替接触穿接多个被动摩擦条(42),形成编织状结构,每个所述被动摩擦条(42)两端分别连接在槽型件(5)的卡槽中,所述主动摩擦条(41)上穿接迎风传力部(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桥梁工程的无动力抗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迎风传力部(3)包括轻质钢索(31),所述轻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莹
申请(专利权)人:马晓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