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具体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顶部一端边缘位置固定设有侧板,侧板内侧顶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轴杆,且轴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底座顶中部固定设有自右向左依次设置的料箱和承载台,料箱远离承载台的一侧设置有往复顶推机构,承载台与圆板之间设置有打磨复位机构,承载台顶部设置有压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往复顶推机构将待打磨管状模具从通道内部推至承载台上,并随着待打磨模具继续推进来配合打磨复位机构进行打磨,且在复顶推机构复位的过程中带动压料机构将成品料下压排出,打磨充分,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高。
Grinding equipment for mold production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模具进行打磨处理,以消除表面毛刺,并且使得模具本体的外表面更加光滑美观。
[0003]现有技术中对管状模具的内周面进行打磨时,往往存在打磨不充分的情况,且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导致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通过往复顶推机构将待打磨管状模具从通道内部推至承载台上,并随着待打磨管状模具继续推进来配合打磨复位机构进行打磨,而后在复顶推机构复位的过程中带动压料机构将成品料下压排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边缘位置固定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内侧顶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轴杆,且轴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底座顶中部固定设有自右向左依次设置的料箱和呈中空设置的承载台,所述料箱远离承载台的一侧设置有往复顶推机构,承载台与圆板之间设置有打磨复位机构,所述承载台顶部设置有压料机构。
[000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往复顶推机构将待打磨管状模具从通道内部推至承载台上,并随着待打磨管状模具继续推进来配合打磨复位机构进行打磨,而后在复顶推机构复位的过程中带动压料机构将成品料下压排出。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箱一侧对应圆板的中心位置处水平贯穿设有通道,所述料箱前侧面顶部靠近承载台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下料斗,且料箱内部设置有连通下料斗与通道的料仓。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补充待加工物料,并确保待加工物料稳定有序下落。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台顶中部对应通道的位置处开设有槽口,所述承载台内腔中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且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有与槽口规格相同的缝隙,所述槽口内侧以及两个隔板相对端均固定设有条板,每个条板底端均铰接有弧板,每组相对设置的两个条板相背一侧两端均固定设有呈倾斜设置的耳板,每个条板上的两个耳板
之间均固定设有圆杆,所述圆杆外部活动套设有扭簧,所述承载台内腔底部固定设有导料台,且承载台一侧对应导料台出料端的位置处贯穿设有出料口。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承载加工前后的管状模具,并对加工完成的管状模具进行引导排出。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隔板相对一端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引导板,两个引导板自下而上呈扩口状设置。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确保自承载台顶部落下的成品模具精准落至隔板区内的弧板顶部。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往复顶推机构包括有位于料箱上方的横板,所述横板远离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以及靠近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连接板,所述底座顶端面远离侧板的一端开设有限制槽一,竖板底端滑动连接于限制槽一内部,所述竖板面向料箱一侧对应通道的位置处固定设有推料杆,且推料杆靠近料箱的一端活动插接于通道内部,所述推料杆外部位于料箱与侧板之间的部分活动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圆板面向侧板的一侧边缘位置固定设有弧形凸板,所述弧形凸板远离圆板的一端面开设有限制槽二,且限制槽二延伸至弧形凸板开口位置处的圆板表面并形成闭环结构,所述竖连接板面向竖板一侧底端对应限制槽二的位置处固定设有限制块,限制块远离竖连接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于限制槽二内部。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往复左右移动的推料杆来实现间歇式的将待打磨管状模具从通道内部推至承载台上的槽口内部,并继续向前推进进行加工。
[00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打磨复位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圆板远离侧板一侧中心位置处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圆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所述打磨盘外周面活动套设有环板,所述圆板与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套设于连杆外部的弹簧二。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利用打磨盘完成对推进过程中待加工模具进行打磨,并借助弹簧二的压缩回复力将打磨完成的模具回推至承载台顶部。
[00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有与竖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料箱顶部的横连接板,所述横连接板远离竖板的一端底部固定设有挤压块一,所述料箱面向承载台的一侧顶部两端均固定设有竖固定板,两个竖固定板相对一侧顶端均固定设有横固定板,两个竖固定板之间位于横固定板正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中部固定设有挤压块二,所述活动板的前后两端中部均固定设有限制板,且活动板的顶端面前后两端对应横固定板的位置处设置有弹簧三,弹簧三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横固定板固定连接,两个竖固定板相对侧对应限制板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呈竖直设置的限制槽三,所述限制板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限制槽三内部,所述活动板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压杆。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利用挤压块一右移的过程中向下挤压回退至承载台顶部的加工完成模具,使加工完成的模具被压至承载台内部,最后在导料台的引导下由出料口处排出。
[001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顶部对应圆板的位置处固定设有顶端面呈圆弧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顶端面滚动嵌装有多个呈等距设置的滚珠。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大大降低圆板转动过程中与支架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从而降低驱动电机的工作能耗。
[002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箱的前后两侧远离承载台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设有直板,两个直板相对侧顶端均固定设有滑板,所述横板前后两侧对应滑板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引导槽内部。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确保横板进行稳定地水平直线运动。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0024]S1:将待打磨的管状模具自下料斗处放入料箱内部的料仓内部,并让位于最下方的待打磨管状模具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通道内部;
[0025]S2: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圆板转动,使限制块沿着闭环结构的限制槽二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横板以及竖板进行往复左右移动,以利用推料杆间歇式的将待打磨管状模具从通道内部推至承载台上的槽口内部,并在推料杆前进的过程中继续向打磨盘的方向推送完成打磨;
[0026]S3:利用竖板在间歇式回退过程中带动挤压块一同步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边缘位置固定设有侧板(2),所述侧板(2)内侧顶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轴杆(9),且轴杆(9)远离驱动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中部固定设有自右向左依次设置的料箱(4)和呈中空设置的承载台(5),所述料箱(4)远离承载台(5)的一侧设置有往复顶推机构(6),承载台(5)与圆板(10)之间设置有打磨复位机构(7),所述承载台(5)顶部设置有压料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4)一侧对应圆板(10)的中心位置处水平贯穿设有通道(41),所述料箱(4)前侧面顶部靠近承载台(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下料斗(43),且料箱(4)内部设置有连通下料斗(43)与通道(41)的料仓(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5)顶中部对应通道(41)的位置处开设有槽口,所述承载台(5)内腔中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51),且两个隔板(51)之间形成有与槽口规格相同的缝隙,所述槽口内侧以及两个隔板(51)相对端均固定设有条板(52),每个条板(52)底端均铰接有弧板(53),每组相对设置的两个条板(52)相背一侧两端均固定设有呈倾斜设置的耳板(54),每个条板(52)上的两个耳板(54)之间均固定设有圆杆(55),所述圆杆(55)外部活动套设有扭簧(56),所述承载台(5)内腔底部固定设有导料台(57),且承载台(5)一侧对应导料台(57)出料端的位置处贯穿设有出料口(5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51)相对一端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引导板(59),两个引导板(59)自下而上呈扩口状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顶推机构(6)包括有位于料箱(4)上方的横板(61),所述横板(61)远离侧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62)以及靠近侧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连接板(64),所述底座(1)顶端面远离侧板(2)的一端开设有限制槽一(63),竖板(62)底端滑动连接于限制槽一(63)内部,所述竖板(62)面向料箱(4)一侧对应通道(41)的位置处固定设有推料杆(65),且推料杆(65)靠近料箱(4)的一端活动插接于通道(41)内部,所述推料杆(65)外部位于料箱(4)与侧板(2)之间的部分活动套设有弹簧一(66),所述圆板(10)面向侧板(2)的一侧边缘位置固定设有弧形凸板(69),所述弧形凸板(69)远离圆板(10)的一端面开设有限制槽二(67),且限制槽二(67)延伸至弧形凸板(69)开口位置处的圆板(10)表面并形成闭环结构,所述竖连接板(64)面向竖板(62)一侧底端对应限制槽二(67)的位置处固定设有限制块(68),限制块(68)远离竖连接板(64)的一端滑动连接于限制槽二(67)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复位机构(7)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