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50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涉及废水脱氮技术领域。具体是将以硫酸亚铁作为絮凝剂处理后的絮凝工艺的出水,作为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的进水;硫酸亚铁在絮凝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氧,能为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提供厌氧条件;同时,硫酸亚铁在絮凝过程中氧化形成三价铁,能为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提供电子受体,通过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对含氮废水进行脱氮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铁絮凝与Feammox耦合的方法,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Feammox对外源可利用性Fe(III)的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该耦合工艺为全程自养型脱氮过程,操作简单、易于改造升级,尤其适用于低C/N污废水的深度脱氮,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

A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method coupled with iron floccul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源缺乏条件下去除水中的氮一直是水处理的难点。传统异养反硝化脱氮需依赖外部碳源投加实现总氮深度去除,运行成本高,降碳需求迫切。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受到广泛关注,Anammox是以亚硝酸根(NO2‑
)作为电子受体将铵(NH
4+
)氧化为氮气(N2)的自氧生物脱氮过程,可大大节省能源消耗。但Anammox功能菌所需环境条件苛刻、世代周期长,且需要NO2‑
的提前累积,增加了工艺运行与控制难度,极大地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随着含氮废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加和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简单、高效、低成本的脱氮技术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迫切需求。
[0003]异化铁还原氨氧化反应(Feammox)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自氧生物脱氮途径。Feammox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微生物介导的氨氧化协同铁还原的过程,以三价铁Fe(III)为电子受体,以NH
4+
为电子供体,将NH
4+
氧化为N2、NO2‑
或硝酸根(NO3‑
)(方程1

3)。该过程无需碳源、污泥产量低、不产生温室气体,且Feammox功能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优势显著。此外,Feammox还可与硝酸盐依赖性铁氧化(NDFO)、Anammox等多种自养生物脱氮途径偶联,实现NH
4+
NO2‑
和NO3‑
的彻底脱除,构建完全自氧型生物脱氮工艺。
[0004][0005][0006][0007]Feammox脱氮过程的核心是Fe(III)及其与NH
4+
之间的电子转移效率,Fe(III)的可利用性和还原率直接影响Feammox反应速率。尽管Fe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含量丰富,但在中性条件下Fe(III)通常都是以不溶或难溶的铁氧化物形态存在,生物可利用性很差,极大地限制了Feammox功能菌丰度活性及脱氮效率。要实现Feammox对NH
4+
的持续氧化,需要持续不断的向反应体系中投加生物可利用的Fe(III),这在实际应用中是不现实的,从而制约了Feammox工艺的规模化应用。
[0008]絮凝是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单元,该单元常设置在污废水二级生物处理之后,以去除悬浮物和磷。铁盐絮凝剂具有混凝过程快、絮体沉降性能好、安全无毒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絮凝剂之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废水水质的波动、絮凝沉淀过程的不充分、操作条件的变化等因素,铁絮凝处理后的出水中通常会有一定量的絮凝剂残留,这些絮凝剂残留大多为溶解性的Fe(III)水解产物,更易于被微生物利用。如若将铁絮凝过程与Feammox生物脱氮耦合,利用絮凝过程中残留的Fe(III)作为Feammox脱氮过程的电子受体,可在成本及工艺复杂性最小的基础上为Feammox反应提供稳定的底物来源,保持Feammox自养脱氮的持续性;此外,该耦合技术无需碳源,且操作简单、易于改造升级,可放在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之后,对污废水生化尾水进行深度脱氮,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该方法将铁絮凝与Feammox脱氮工艺耦合,以Feammox为主要脱氮途径,利用铁絮凝过程中的残留Fe(III)为Feammox提供稳定的底物来源,实现Feammox对废水中NH
4+
的持续氧化去除。
[001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具体如下:将以硫酸亚铁作为絮凝剂处理后的絮凝工艺的出水,作为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的进水;硫酸亚铁在絮凝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氧,能为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提供厌氧条件;同时,硫酸亚铁在絮凝过程中氧化形成三价铁离子,能为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提供电子受体,通过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对含氮废水进行脱氮处理。
[0012]作为优选,所述絮凝过程中硫酸亚铁的投加浓度为10

1000mg/L。
[0013]作为优选,所述絮凝工艺的出水中,溶解氧浓度≤0.02mg/L,氧化还原电位为

150
±
50mv。
[0014]作为优选,所述絮凝工艺包括搅拌速度为100

250r/min的快搅阶段1.5

2min、搅拌速度为40

80r/min的慢搅阶段13

18min和20

35min的静置沉淀阶段。
[0015]作为优选,调节所述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的进水pH为4

6.5。
[0016]作为优选,所述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基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实现;所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室(10)、第二反应室(11)、第三反应室(12)和第四反应室(13),顶部设有排气阀(14),位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尾部的出水口能通过回流管路与第一反应室(10)和第二反应室(11)的底部连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具体如下:
[0018]1)对于絮凝剂投加量<100mg/L且氨氮含量为25

50mg/L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水,当所述出水口处的出水总氮去除率持续≥80%时,各反应室中全部保留接种含有Feammox功能菌的活性污泥;同时,调节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水的Fe(III)/NH
4+
当量比≥4;
[0019]2)对于絮凝剂投加量<100mg/L且氨氮含量为25

50mg/L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水,当第二反应室(11)出水的总氮去除率持续≤50%时,在第一反应室(10)和第二反应室(11)中保留接种含有Feammox功能菌的活性污泥,在第三反应室(12)和第四反应室(13)中改为接种含有NDFO功能菌的活性污泥,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内形成Feammox

NDFO协同脱氮系统;同时,调节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水的Fe(III)/NH
4+
当量比≥3;
[0020]3)对于絮凝剂投加量为100

1000mg/L且氨氮含量>50mg/L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水,在第一反应室(10)和第二反应室(11)中接种含有Feammox功能菌的活性污泥,在第三反应室(12)和第四反应室(13)中接种含有Anammox功能菌的活性污泥,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内形成Feammox

Anammox协同脱氮系统;同时,调节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水的Fe(III)/NH
4+
当量比≥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以硫酸亚铁作为絮凝剂处理后的絮凝工艺的出水,作为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的进水;硫酸亚铁在絮凝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氧,能为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提供厌氧条件;同时,硫酸亚铁在絮凝过程中氧化形成三价铁,能为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提供电子受体,通过Feammox生物脱氮反应对含氮废水进行脱氮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过程中硫酸亚铁的投加浓度为10

1000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工艺的出水中,溶解氧浓度≤0.02mg/L,氧化还原电位为

150
±
50m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工艺包括搅拌速度为100

250r/min的快搅阶段1.5

2min、搅拌速度为40

80r/min的慢搅阶段13

18min和20

35min的静置沉淀阶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的进水pH为4

6.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基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9)实现;所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9)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室(10)、第二反应室(11)、第三反应室(12)和第四反应室(13),顶部设有排气阀(14),位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9)尾部的出水口能通过回流管路与第一反应室(10)和第二反应室(11)的底部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与铁絮凝过程耦合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ammox生物脱氮工艺具体如下:1)对于絮凝剂投加量<100mg/L且氨氮含量为25

50mg/L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9)进水,当所述出水口处的出水总氮去除率持续≥80%时,各反应室中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章孙慧芳刘思彤李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