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03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制备方法,将TC4钛合金铸锭依次进行棒坯锻造、棒坯钻孔、斜轧穿孔、第一次机械加工、轧制、第二次机械加工、精锻、退火处理和第三次机械加工,得到成品TC4钛合金薄壁环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组织均匀性好、批次稳定性好,抗拉强度Rm为990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C4 titanium alloy thin wall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钛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航空材料。TC4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性好等优良特性,采用其制造的环件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工业等领域。
[0003]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TC4钛合金环形锻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生产效率和批次质量稳定性,进而提高成材率、降低成本,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点。
[0004]现有的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生产方法,主要采用自由锻工艺或者棒材机械加工掏孔的工艺进行生产。
[0005]采用自由锻工艺生产薄壁环材时,TC4钛合金经铸锭开坯、下料、反复镦拔、冲孔、扩孔、芯轴拔长、机加工等工序得到成品,生产流程长、效率低。而且该工艺所生产的黑皮环材坯料表面质量差,尺寸精度低,头尾裙边大,造成材料利用率小,成品率低。另外,环坯的主要变形过程为单件镦拔变形,受装炉量、出炉顺序和操作手技能熟练度等因素影响,环坯变形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差异较大,环材组织均匀性和不同批次间的稳定性差异较大,产品批次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差,不能够保证产品性能、组织的均匀性。
[0006]采用棒材进行机械加工掏孔的方式生产薄壁环材时,虽然能够使薄壁环材的批次质量一致性有所提高,但是机械加工量较大,材料利用率非常小,成品率极低,造成薄壁环材使用成本增加明显,不利于钛合金薄壁环材的推广应用。
[0007]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短流程的薄壁环材制备方法,提高坯料的成材率、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批次稳定性,具有实际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制备方法,具有材料利用率高,产品的组织均匀性好、批次稳定性好等优点,并且实现了一次成型,无需多次反复加热和变形流程,综合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一种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S1,棒坯锻造:将TC4钛合金铸锭加热至800~850℃,保温100~150min后升温至1150℃,保温150~200min后进行开坯锻造变形,变形量≥65%,得到钛合金棒坯;
[0012]步骤S2,棒坯钻孔:在钛合金棒坯中心钻孔,得到第一钛合金空心毛管;
[0013]步骤S3,斜轧穿孔:将第一钛合金空心毛管加热至800~850℃,保温250~300min后升温至960~980℃,保温210~280min后进行斜轧穿孔,变形量为24%~35%,终锻温度≥800℃,得到第二钛合金空心毛管;
[0014]步骤S4,第一次机械加工:对第二钛合金空心毛管进行内、外表面修磨;
[0015]步骤S5,轧制:将步骤S4处理后的的第二钛合金空心毛管内部涂抹石墨润滑剂后加热至800~850℃,保温210~250min后升温至960~980℃,保温120~150min后进行轧制,变形量为55%~75%,终锻温度≥750℃,得到第三钛合金空心毛管;
[0016]步骤S6,第二次机械加工:对第三钛合金空心毛管进行内、外表面修磨;
[0017]步骤S7,精锻:将步骤S6处理后的第三钛合金空心毛管加热至940~960℃,保温30~60min后进行成品火次径向锻造,变形量为20%~50%,终锻温度≥750℃,得到第四钛合金空心毛管;
[0018]步骤S8,退火处理:将第四钛合金空心毛管加热到700℃~800℃,保温60~120min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第五钛合金空心毛管;
[0019]步骤S9,第三次机械加工:将第五钛合金空心毛管锯切下料,得到成品TC4钛合金薄壁环材。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选用通过真空自耗电弧法熔炼2次以上得到的TC4钛合金铸锭。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修磨后的钛合金毛管的内外径尺寸公差为

2mm~+4mm,弯曲度≤3mm/m。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精锻后的钛合金管坯平直度<3mm/1000mm,钛合金管坯的径向尺寸公差为
±
1mm。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加热温度为750℃。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保温时间为90min。
[0025]本专利技术制备的TC4钛合金薄壁环材,外径Φ180mm~Φ230mm,壁厚10~20mm,高度≤700mm;抗拉强度Rm为990

1050Mpa,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为920

980MPa,断后伸长率A为13

19%,断面收缩率Z为40%

48%。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实现了一次成型,无需多次反复加热和变形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生产效率高。
[0028](2)本专利技术材料利用率高,成品率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9](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组织均匀性好、批次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异。所生产的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组织、性能等符合GB/T 16598《钛及钛合金饼和环》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图1为实施例1的TC4钛合金Φ210/Φ175
×
55mm薄壁环材显微组织;
[0032]图2为实施例2的TC4钛合金Φ230/Φ195
×
45mm薄壁环材显微组织;
[0033]图3为实施例3的TC4钛合金Φ204/Φ179
×
160mm薄壁环材显微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
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5]实施例1:制备TC4钛合金Φ210/Φ175
×
55mm薄壁环材
[0036]步骤1,将经过真空自耗电弧法熔炼2次以上的Φ720mm的TC4钛合金铸锭,在天然气炉中加热至800℃,保温120min后升温至1150℃,保温150min后出炉,在45MN快锻机上开坯锻造变形,充分破碎铸态组织,变形量为71%,得到钛合金棒坯,尺寸为Φ390
×
L1mm,L1为钛合金棒坯长度;
[0037]步骤2,通过机械加工在钛合金棒坯中心钻Φ80mm的孔,得到第一钛合金空心毛管;
[0038]步骤3,将第一钛合金空心毛管在电阻炉加热至800℃进行坯料预热,保温270min后加热至9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C4钛合金薄壁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棒坯锻造:将TC4钛合金铸锭加热至800~850℃,保温100~150min后升温至1150℃,保温150~200min后进行开坯锻造变形,变形量≥65%,得到钛合金棒坯;步骤S2,棒坯钻孔:在钛合金棒坯中心钻孔,得到第一钛合金空心毛管;步骤S3,斜轧穿孔:将第一钛合金空心毛管加热至800~850℃,保温250~300min后升温至960~980℃,保温210~280min后进行斜轧穿孔,变形量为24%~35%,终锻温度≥800℃,得到第二钛合金空心毛管;步骤S4,第一次机械加工:对第二钛合金空心毛管进行内、外表面修磨;步骤S5,轧制:将步骤S4处理后的的第二钛合金空心毛管内部涂抹石墨润滑剂后加热至800~850℃,保温210~250min后升温至960~980℃,保温120~150min后进行轧制,变形量为55%~75%,终锻温度≥750℃,得到第三钛合金空心毛管;步骤S6,第二次机械加工:对第三钛合金空心毛管进行内、外表面修磨;步骤S7,精锻:将步骤S6处理后的第三钛合金空心毛管加热至940~960℃,保温30~60min后进行成品火次径向锻造,变形量为20%~50%,终锻温度≥750℃,得到第四钛合金空心毛管;步骤S8,退火处理:将第四钛合金空心毛管加热到700℃~800℃,保温60~120min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第五钛合金空心毛管;步骤S9,第三次机械加工:将第五钛合金空心毛管锯切下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旭杨嘉珞乔恩利同晓乐张起叶红川阿热达克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