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03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提供一种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种植方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拱棚内铺撒底肥,并进行至少一次翻耕;准备地垄,在所述地垄上撒施生物炭,并翻耙均匀,形成根系生长土层;在所述根系生长土层上覆盖土壤层;进行消杀灭菌作业;移栽辣椒;待辣椒生长至具有至少10片真叶时,在辣椒行间及地垄的两侧撒施经活化处理的燕麦种子;进行日常管理。通过施加生物炭及伴生燕麦,有效消减辣椒连作障碍,缓解土传病虫害威胁,实现拱棚连作辣椒的保产、增产。同时,意外发现,在生物炭及燕麦伴生的共同作用下,辣椒果实中Fe元素含量显著提升,是一种潜在的高铁含量辣椒种植方法。铁含量辣椒种植方法。

The method of associated combined biochar to reduce the obstacle of pepper continuous cropping in arch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是茄科辣椒属植物,其富含多酚、辣椒素、抗坏血酸等化学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控制体重等功能特性,尤其维生素C含量是番茄的5倍、茄子的20倍。辣椒是世界十大蔬菜之一,目前,中国辣椒年种植面积已超过180万公顷,占全球蔬菜总种植面积的8%~10%。
[0003]近年来,随着设施规模化、程序化的发展,化肥被逐渐使用以提高辣椒产量,同时,辣椒种植基地较为集中且连作较为普遍,从而导致土壤退化,出现次生盐渍化、作物根系分泌物和盐分积累、养分失衡、土传病害加重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形成对辣椒作物生长不良的逆环境,导致辣椒品质和产量降低,土传病害增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004]作为应对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伴生栽培在改善土壤的有效养分,增强土壤酶的有效活性,提高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为进一步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辣椒根系的生长发育状态,专利号为202010660563.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连作障碍影响的辣椒种植方法,在辣椒定植前3天

5天,按照7.0L/667m2~11.0L/667m2的施加量,向待定植辣椒的土壤上滴灌经稀释的20%辣根素水乳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在辣椒定植后,伴生燕麦。上述专利证明了辣椒伴生燕麦有利于改善辣椒根系发育,可以提高辣椒果实品质。
[0005]然而,辣根素水乳剂的消毒灭菌效率一般被认为可以达到53%左右,经辣根素水乳剂消毒灭菌后的土壤中,部分病原菌依然存在,加之伴生燕麦容易致使辣椒根系土壤过湿,进一步诱发诸如辣椒疫病、辣椒猝倒病、辣椒根腐病、辣椒立枯病等病害。
[0006]生物炭是生物质能原料经热裂解之后的产物,研究表明,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能帮助植物生长。专利号为202110475977.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克服辣椒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将生物炭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并旋耕均匀,撒施石灰氮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结果表明,经过处理,辣椒发病率明显降低,产量明显提高,致病菌丰度有效降低。
[0007]然而,辣椒连作障碍的影响因子众多,作用机理复杂,除土传病虫害的影响,还受到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失衡等众多因素影响。诸如轮作、高温灭菌、伴生、施加生物肥、生物炭等传统的降低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降低辣椒连作障碍的影响,但随着辣椒连作年限的增加,上述方法对连作障碍的影响逐渐降低,导致多年连续种植辣椒的拱棚的辣椒发病率较高,产量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以解决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年连续种植辣椒的拱棚,辣椒发病率较高,产量明显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0.在拱棚内铺撒底肥,并进行至少一次翻耕;
[0012]S20.准备地垄,在所述地垄上撒施生物炭,并翻耙均匀,形成根系生长土层;
[0013]S30.在所述根系生长土层上覆盖土壤层;
[0014]S40.进行消杀灭菌作业;
[0015]S50.移栽辣椒;
[0016]S60.待辣椒生长至具有至少10片真叶时,在辣椒行间及地垄的两侧撒施经活化处理的燕麦种子;
[0017]S70.进行日常管理。
[0018]优选地,步骤S20中,生物炭的撒施量为3mm~15mm,所述根系生长土层的厚度为20cm~30cm。
[0019]优选地,所述生物炭的撒施量为12mm~15mm。
[0020]优选地,步骤S30中,所述土壤层的厚度为2cm~3cm。
[0021]优选地,步骤S40中,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消杀灭菌作业:在所述地垄上喷洒质量浓度为15%~20%的辣根素溶液,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将拱棚内温度升高至40℃~60℃,进行至少一周的病菌消杀。
[0022]优选地,步骤S60中,所述燕麦种子的播撒密度为0.5株/cm2~1.5株/cm2。
[0023]一种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T10.在拱棚内铺撒农家肥,并进行至少一次翻耕;
[0025]T20.准备地垄,在所述地垄上撒施生物炭,并翻耙均匀,形成根系生长土层;其中,所述生物炭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0026]将秸秆生物炭浸泡于浓度为15%~20%的辣根素溶液中5h~48h,分离固相后,烘干,制得所述生物炭。
[0027]T30.在所述根系生长土层上覆盖土壤层;
[0028]T40.进行消杀灭菌作业;
[0029]T50.移栽辣椒;
[0030]T60.待辣椒生长至具有至少10片真叶时,在辣椒行间及地垄的两侧撒施经活化处理的燕麦种子;
[0031]T70.进行日常管理。
[0032]优选地,步骤T20中,生物炭的撒施量为3mm~15mm,所述根系生长土层的厚度为20cm~30cm。
[0033]优选地,生物炭的撒施量为12mm~15mm。
[0034]优选地,辣椒种植过程中,不施加用于预防及治疗辣椒灰霉病、炭疽病、叶枯病的药剂。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将生物炭撒施在地垄上,并与地垄表面的土壤混合均匀,形成根系生长土层,辣椒生长过程中,其主要根
系位于所述根系生长土层内。同时,伴生燕麦。通过施加生物炭及伴生燕麦,有效消减辣椒连作障碍,缓解土传病虫害威胁,实现拱棚连作辣椒的保产、增产。同时,意外发现,在生物炭及燕麦伴生的共同作用下,辣椒果实中Fe元素含量显著提升,是一种潜在的高铁含量辣椒种植方法。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对照组D4和对照组D5中,生物炭施加量与辣椒产量的折线图。
[0038]图2为土壤pH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
[0039]图3为辣椒果实中Fe元素含量柱状图。
[0040]图4为辣椒发病率柱状图。
[0041]图5为辣椒病果数量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0043]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 在拱棚内铺撒底肥,并进行至少一次翻耕;S20. 准备地垄,在所述地垄上撒施生物炭,并翻耙均匀,形成根系生长土层;S30. 在所述根系生长土层上覆盖土壤层;S40. 进行消杀灭菌作业;S50. 移栽辣椒;S60. 待辣椒生长至具有至少10片真叶时,在辣椒行间及地垄的两侧撒施经活化处理的燕麦种子;S70. 进行日常管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生物炭的撒施量为3mm~15mm,所述根系生长土层的厚度为20cm~30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撒施量为12mm~1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中,所述土壤层的厚度为2cm~3c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联合生物炭消减拱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中,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消杀灭菌作业:在所述地垄上喷洒质量浓度为15%~20%的辣根素溶液,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将拱棚内温度升高至40℃~60℃,进行至少一周的病菌消杀。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联合生物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晶霞张风宝裴红霞冯海萍秦小军谢华陈德明李雪峰惠浩剑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宁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