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76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在进风窗上方阵列安装布水装置,该布水装置设置为向上喷水,上方设置收水器,收水器上方设置换热模块,换热模块上方设置轴流风机和出风口,出水口设置于塔体骨架底部,换热模块通过夏季模式阀门与布水装置连通,换热模块与布水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冬季模式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能够在低压力下将水雾化,喷射出微小雾滴,增大了喷雾面积能够连续的工作和更新热传播表面积,迅速将潜热由出风口排出,冷凝水由底部的出水口回收循环使用,雾化均匀,风阻小,且在不改变结构的前提下夏季和冬季可通用,降低了出塔空气的含湿量,获得了极佳的消雾节水作用。获得了极佳的消雾节水作用。获得了极佳的消雾节水作用。

An open water-saving demisting packless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在北方寒冷地区,普通无填料冷却塔在冬季运行时,饱和的湿热空气排出塔外与冷空气混合,由于冷却和凝缩形成含有许多微小液粒群的雾团。由于目前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冷却塔的相关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普通无填料冷却塔出风口处的雾团飘散影响了周边居民区及交通道路的可见度,破坏了城市的环境,造成下风地区的湿度上升,羽雾落在地面造成冷却塔周围路面湿滑或结冰,影响了工厂的安全生产,对冷却塔周边生产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并且给周围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传统填料冷却塔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包括设置于塔体骨架底部的进风窗,在塔体骨架内部进风窗上方阵列安装布水装置,该布水装置设置为向上喷水,该布水装置上方设置收水器,收水器上方设置换热模块,换热模块上方设置轴流风机和出风口,出水口设置于塔体骨架底部,换热模块端部设置入水口,换热模块另一端通过夏季模式阀门与布水装置连通,换热模块与布水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冬季模式阀门。
[0005]进一步,换热模块采用翅片管结构。
[0006]进一步,收水器与布水装置、换热模块均不接触。
[0007]本专利技术的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能够在低压力下将水雾化,喷射出微小雾滴,增大了喷雾面积能够连续的工作和更新热传播表面积,迅速将潜热由出风口排出,冷凝水由底部的出水口回收循环使用,雾化均匀,风阻小,且在不改变结构的前提下夏季和冬季可通用。通过上部干式冷却器对冷却循环水进行预冷却处理,大幅降低了湿式冷却负荷,减少了湿式部分的蒸发量,从而降低了出塔空气的含湿量,获得了极佳的消雾节水作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进风窗;2、布水装置;3、收水器;4、换热模块;5、外围护板;6、轴流风机;7、减速机;8、电机;9、塔体骨架;10、冬季模式阀门;11、夏季模式阀门;12、入水口;13、出风口;1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1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包括设置于塔体骨架9底部的进风窗1,在塔体骨架9内部进风窗1上方阵列安装布水装置2,该布水装置2(采用市场现有的旋流布水器)设置为向上喷水,该布水装置2上方设置收水器3,收水器3(采用市场上现有的GX140

20型高效收水器)上方设置换热模块4,换热模块4上方设置轴流风机6和出风口13,轴流风机6通过减速机7与电机8连接,轴流风机6外侧设置外围护板5,出水口14设置于塔体骨架9底部,换热模块4端部设置入水口12,换热模块4另一端通过夏季模式阀门11与布水装置2连通,换热模块4与布水装置2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冬季模式阀门10。
[0013]本实施例中,换热模块4采用翅片管结构。
[0014]本实施例中,收水器与布水装置、换热模块均不接触,中间留有空间。
[0015]夏季时,水雾化有顺流和逆流两种方式,热水由入水口12经换热模块4冷却后由夏季模式阀门11进入布水装置2(此过程为干式预冷),布水装置2喷雾工作时,会有一小部分呈悬浮状态留在布水装置2和收水器3之间,延长了热水在塔内的停留时间,给冷空气和热水有了充足的交换时间。布水装置2采用上喷式,将布水装置2合理分布安装在进风道上方,雾气在顶部的收水器3处凝结落下,使水的雾粒在塔内有顺流和逆流两个过程,因此水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大大延长,充分保证了冷空气和水的热交换时间,冷却后的水由底部的出水口14排至下游管道。
[0016]冬季时,不需要像夏季那么充分的换热即可达到冷却要求,热水由入水口12经换热模块4冷却后由冬季模式阀门10排至下游管道。
[0017]夏季,本实施在钢厂循环水系统陆续提供了三台冷却塔,设计参数均为:进水温度为50℃,出水平均温度为33℃,设计空气湿球温度为22℃。
[0018]新型无填料消雾塔与其他类型消雾塔现场实测数据比较如下:
[0019][0020][0021]本实施例的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塔比填料塔气流量增大量27.6%,节能26.7%
[0022]本专利技术的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能够在低压力下将水雾化,喷射出微小雾滴,增大了喷雾面积能够连续的工作和更新热传播表面积,迅速将潜热由出风口排出,冷凝水由底部的出水口回收循环使用,雾化均匀,风阻小,耐磨损,防腐蚀,不怕烫,特别适用于高温、高蚀、较大机械杂质(机械杂质≤10mm)的循环水,且在不改变结构的前提下夏季和冬季可通用。通过上部干式冷却器对冷却循环水进行预冷却处理,大幅降低了湿式冷却负荷,减少了湿式部分的蒸发量,从而降低了出塔空气的含湿量,获得了极佳的消雾节水作用。
[0023]以上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式节水消雾无填料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塔体骨架底部的进风窗,在塔体骨架内部进风窗上方阵列安装布水装置,该布水装置设置为向上喷水,该布水装置上方设置收水器,收水器上方设置换热模块,换热模块上方设置轴流风机和出风口,出水口设置于塔体骨架底部,换热模块端部设置入水口,换热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平王彪邹捷肖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方舟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