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应用终端、存储介质及摄像头技术

技术编号:3436498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26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应用终端、存储介质及摄像头。该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包括:当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模式时,获取目标信息;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若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所述预设切换条件,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终端形态、组网方式和运行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运行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运行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Method of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terminal, application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应用终端、存储介质及摄像头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应用终端、存储介质及摄像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终端的种类和功能得到很大提升。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应用终端通常具有网络连接功能,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连接,并且另一设备(例如,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远程连接到应用终端,从而实现远程控制、远程管理等功能。目前,应用终端通常支持多种工作模式,但是不同模式的调节需由用户手动调节,需要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4]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包括:当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模式时,获取目标信息;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若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所述预设切换条件,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终端形态、组网方式和运行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05]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步骤。
[0006]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步骤。
[0007]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包括:壳体、摄像头本体和可伸缩部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和第一开口,所述容置腔被配置为容置所述摄像头本体和所述可伸缩部件,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摄像头本体,与所述可伸缩部件连接;所述可伸缩部件,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其中,所述可伸缩部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时,使得所述摄像头本体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壳体外进行摄像;或者,处于收缩状态时,使得所述摄像头本体从第一开口缩入所述容置腔内。
[0008]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摄像头。
[000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应用终端、存储介质及摄像头,当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模式时,获取目标信息;基于目标信息,确定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若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预设切换条件,控制应用终端的工作
模式由第一模式切换为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包括:终端形态、组网方式和运行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如此,无需人工参与,基于目标信息可实现控制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智能程度,提升用户体验。
[0010]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0011]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
[0013]图1A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图1B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0016]图3A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0017]图3B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0018]图3C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0019]图4A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0020]图4B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六种流程示意图;
[0021]图4C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七种流程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八种流程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九种流程示意图;
[0024]图7A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应用终端的一种组网方式的示意图;
[0025]图7B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应用终端的另一种组网方式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十种流程示意图;
[0027]图9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的第二种应用场景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11A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B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C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D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E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应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文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本文所描述
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它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它特征或元件。
[0036]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0037]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应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模式时,获取目标信息;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若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所述预设切换条件,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终端形态、组网方式和运行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为非隐私保护模式和隐私保护模式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模式为所述非隐私保护模式和所述隐私保护模式中的另一种,其中,所述隐私保护模式的隐私安全度高于所述非隐私保护模式的隐私安全度;所述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非隐私保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隐私保护模式,或者,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隐私保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非隐私保护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形态包括:隐私保护形态和非隐私保护形态,所述组网方式包括:外网连接模式和本地连接模式,所述运行功能包括:隐私保护功能和非隐私保护功能;所述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非隐私保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隐私保护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终端形态处于隐私保护形态、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组网方式处于本地连接模式、以及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运行功能处于隐私保护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使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处于隐私保护模式;或者,所述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隐私保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非隐私保护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终端形态处于非隐私保护形态、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组网方式处于外网连接模式、以及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运行功能处于非隐私保护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使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处于非隐私保护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为独立运行模式和人机交互模式中一种,所述第二模式为所述独立运行模式和所述人机交互模式中另一种,其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式的互动程度高于所述独立运行模式的互动程度;所述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独立运行模式切换到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或者,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切换到所述独立运行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形态包括:独立运行形态和人机交互形态,所述组网方式包括:外网连接模式和本地连接模式,所述运行功能包括:人机交互功能和非人机交互功能;所述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独立运行模式切换到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终端形态处于所述人机交互形态、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组网方式处于所述本地连接模式、以及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运行功能处于所述人机交互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使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处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或者,所述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由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切换到所述独立运行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终端形态处于所述独立运行形态、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组网方式
处于所述外网连接模式、以及控制所述应用终端的运行功能处于所述非人机交互功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使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处于所述独立运行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与所述应用终端连接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所述应用终端获取的第二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与所述应用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和用户的状态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与所述应用终端连接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包括:终端名称、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和唯一标识符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包括: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先设置的终端列表是否匹配,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终端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设定终端的第一预设标识信息或者用于指示任意终端的第二预设标识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信息匹配,或者,所述预先设置的终端列表中存在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信息,表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预先设置的终端列表匹配,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所述预设切换条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与所述应用终端连接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与所述应用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包括:基于所述距离信息是否小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距离信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所述预设切换条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终端连接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包括: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位于所述预设区域内,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所述预设切换条件。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包括:基于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存在预先存储的第一目标用户的图像信息
或者第二目标用户的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用户或所述第二目标用户是否位于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内;基于所述第一目标用户或所述第二目标用户是否位于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内,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所述第二目标用户与所述第一目标用户不同。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中不存在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用户不位于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内,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预设切换条件;或者,若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中存在所述第二目标用户的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用户位于所述应用终端所处环境内,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预设切换条件。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终端获取的目标用户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的状态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目标用户的动作信息和目标用户的生理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包括: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的当前状态;基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的当前状态是否为预设第一状态或预设第二状态,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切换条件,所述预设第一状态与所述预设第二状态不同。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的当前状态为所述预设第一状态,确定所述应用终端的工作模式符合预设切换条件,所述预设第一状态包括:朝向目标场所靠近的状态、位于以目标场所为中心的预设区域内的状态和距离目标场所预设距离的状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君杰苏京陈少蓓冯鸿博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