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检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39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检工作站,其包括支架、料车、限位件、止挡组件、插接机构和测试设备。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料车能够由开口插设于支架,并用于承载待检测件,支架沿料车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导向滚轮,料车的两侧均能够抵接于导向滚轮。限位件连接于支架,并用于抵接料车的前端。止挡组件连接于支架设置有开口的一端,止挡组件具有与料车的后端抵接的止挡状态和避让料车的避让状态。位置检测件用于检测待检测件是否到达预设位置,止挡组件与位置检测件通讯连接。插接机构用于与待检测件可拆卸地电性插接,插接机构与位置检测件和止挡组件均通讯连接。测试设备与插接机构电性连接,并用于测试待检测件。测试待检测件。测试待检测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检工作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电检工作站。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装配完成之后,需要对电池包进行电性能检测,以保证电池包出货时的质量。在电池包电性能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包和测试设备的线束插接,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将电池包连接的线束插入测试设备,人工进行插接线束时,容易出现误差,并且由于性能检测时,存在高压及大电流充放电的过程,会导致人工工作时具有触电的风险。
[0003]因此,亟需一种电检工作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检工作站,以自动插接电池包的线束,避免人工操作,提高插接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检工作站,包括:
[0007]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0008]料车,能够由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料车用于承载待检测件,所述支架沿所述料车移动的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导向滚轮,所述料车的两侧均能够抵接于所述导向滚轮;
[0009]限位件,连接于所述支架,并用于抵接所述料车的前端;
[0010]止挡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止挡组件具有与所述料车的后端抵接的止挡状态,以及避让所述料车的避让状态;
[0011]位置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件是否到达预设位置,所述止挡组件与所述位置检测件通讯连接;
[0012]插接机构,用于与所述待检测件可拆卸地电性插接,所述插接机构与所述位置检测件和所述止挡组件均通讯连接;
[0013]测试设备,与插接机构电性连接,并用于测试所述待检测件。
[0014]作为优选,所述插接机构包括:
[0015]插接头,用于与所述待检测件可拆卸地电性插接;
[0016]调节组件,所述插接头连接于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插接头的位置。
[0017]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纵向调节组件,所述纵向调节组件包括:
[0018]连接板,所述插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
[0019]纵向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沿竖直方向运动。
[0020]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
[0021]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纵向驱动件连接,并用于沿第一方向调节所述纵向调节组
件的位置;
[0022]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连接,并用于沿第二方向调节所述纵向调节组件的位置,所述竖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两垂直。
[002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
[0024]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纵向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导向组件连接;
[0025]两组第一锁紧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螺栓和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螺接的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端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002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
[0027]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二导向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支架通过第三导向组件连接;
[0028]两组第二锁紧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锁紧螺栓和与所述第二锁紧螺栓螺接的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端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0029]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
[0030]转接板,所述插接头连接于所述转接板上,所述转接板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以调节所述插接头的角度。
[0031]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
[0032]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料车设置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
[0033]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连接于所述转接板,所述插接座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高度,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高度高于所述插接头的高度。
[0034]作为优选,所述止挡组件包括:
[0035]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位置检测件电性连接;
[0036]止挡件,转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止挡件转动至与所述料车的后端抵接的止挡位置,以及避让所述料车的避让位置。
[0037]作为优选,所述止挡组件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0038]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止挡件呈L型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架铰接;
[0039]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或电缸,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倾斜设置。
[0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检工作站,其包括支架、料车、限位件、止挡组件、插接机构和测试设备。通过限位件、导向滚轮使料车位于预设位置,并通过限位件、导向滚轮、止挡组件使料车稳定地停放在预设位置,由于止挡组件与位置检测件通讯连接,因此,当位置检测件检测到电池包到位之后,止挡组件由避让状态切换至止挡状态,又由于止挡组件与插接机构通讯连接,因此止挡组件切换到止挡状态之后,料车的位置固定,插接机构可以与料车上的
待检测件电性插接,因此测试设备能够通过插接机构对待检测件测试其性能。
[0042]本专利技术的电检工作站,通过插接机构自动插接,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插接待检测件与测试设备的线束,插接效率高,并能够避免性能检测时的大电流等对人工操作时的潜在威胁,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检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未设置有料车与电池包的电检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挡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48]图中:
[0049]1、支架;11、导向滚轮;12、罩门;
[0050]2、料车;21、线束;22、电池包;23、插接座;
[0051]3、限位件;
[0052]4、止挡组件;41、驱动件;42、止挡件;43、连杆组件;431、第一连杆;432、第二连杆;
[0053]5、位置检测件;
[0054]6、插接机构;61、插接头;62、调节组件;621、纵向调节组件;6211、连接板;6212、纵向驱动件;6213、第一导向组件;622、第一调节组件;6221、第一支撑板;622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检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料车(2),能够由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支架(1),所述料车(2)用于承载待检测件,所述支架(1)沿所述料车(2)移动的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导向滚轮(11),所述料车(2)的两侧均能够抵接于所述导向滚轮(11);限位件(3),连接于所述支架(1),并用于抵接所述料车(2)的前端;止挡组件(4),连接于所述支架(1)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止挡组件(4)具有与所述料车(2)的后端抵接的止挡状态,以及避让所述料车(2)的避让状态;位置检测件(5),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件是否到达预设位置,所述止挡组件(4)与所述位置检测件(5)通讯连接;插接机构(6),用于与所述待检测件可拆卸地电性插接,所述插接机构(6)与所述位置检测件(5)和所述止挡组件(4)均通讯连接;测试设备,与插接机构(6)电性连接,并用于测试所述待检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检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机构(6)包括:插接头(61),用于与所述待检测件可拆卸地电性插接;调节组件(62),所述插接头(61)连接于所述调节组件(62),所述调节组件(62)用于调节所述插接头(61)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检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2)包括纵向调节组件(621),所述纵向调节组件(621)包括:连接板(6211),所述插接头(61)连接于所述连接板(6211)上;纵向驱动件(6212),与所述连接板(621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6211)沿竖直方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检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2)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622),与所述纵向驱动件(6212)连接,并用于沿第一方向调节所述纵向调节组件(621)的位置;第二调节组件(623),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22)连接,并用于沿第二方向调节所述纵向调节组件(621)的位置,所述竖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两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检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22)包括:第一支撑板(6221),所述第一支撑板(6221)连接于所述纵向驱动件(6212),所述第一支撑板(6221)与所述连接板(6211)通过第一导向组件(6213)连接;两组第一锁紧组件(6222),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锁紧组件(6222)包括第一锁紧螺栓和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螺接的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623),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端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锋涛张雪芬兀鑫国王新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