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299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所述减震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和传感器组(2),传感器组(2)设置在服装本体(1)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减震服装在工作、运动以及休闲生活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服装普及性高,可以同时对横纵维度进行测量,测量成本低,耗时少,且测量精度高,可以应用于不同环境不同情境,用途广泛。该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通过在服装贴近人体体表一侧安装传感器,并改进面料,使得其在具备一定减震效果的同时,增加舒适性,为基础学科提供足量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学科提供足量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学科提供足量的研究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设计和面料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尤其涉及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运动减震服装。

技术介绍

[0002]人类体表数据的采集一直是服装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该课题不光涉及到人体体型分类,构建制图纸样,获得服装尺寸,穿着尺寸,还与服装与人体的形态差异,即服装结构设计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除了服装学科,解剖学,营养学,人体工效学,人类学都对人体体表数据的采集非常关注。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饮食习惯差异很大,民族众多,虽然从结构来讲,人都具有一定的构造机制,但人体的形态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
[0003]而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一代人人体数据都会出现显著变化,旧的数据已经不能准确的反映现在人的体型特征。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华东地区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比于十年前增加了1.75cm,体型更加的高大。但我国主要使用的GB/T1335

2008《服装号型》是在GB/T1335

1997《服装号型》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它的数据与GB/T1335

1997《服装号型》几乎无变化,所采用的人体数据是20世纪90代测量得到的,存在非常大的滞后性。
[0004]由于青年人是服装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因此对于青年人体数据的研究较多,而忽视了对老年人和儿童人体数据研究,使得整个人体数据研究在年龄分布方面出现中间重而两头轻的现象,这不利于体型分类研究的均衡发展。且由于经济原因,目前对于沿海地区人群人体数据的采集较多,而对于西部人群人体数据采集的比较少,出现了地域不平衡的情况。
[0005]不仅我国人体数据的采集面临滞后性大,地域不平衡,研究人群过于集中的问题,就目前的人体测量实验而言,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目前主要使用的测量方法有,马丁测量法,三维人体扫描法,立体照相法。由于精度不够立体照相法很少用于科研,多用于辅助测量,而三维人体扫描仪成本极高,不是所有测量团队都能配备,无法大规模普及,马丁测量法耗时耗力,精度高但效率低。而且在服装产品开发中,特别是运动服装内衣等品类,常常需要测量目标人群的体型,而测量成本极高,耗时巨大,无法满足快节奏的产品开发需求。由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设计提出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此种减震服装普及性高,有助于解决人体测量中的种种痛点,是目前专利中没有涉及的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该减震服装普及性高,可以同时对横纵维度进行测量,测量成本低,耗时少,且测量精度高,可以应用于不同环境不同情境,用途广泛。该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通过在服装贴近人体体表一侧安装传感器,并改进面料,使得其在具备一定减震效果的同时,为基础学科提供足量的研究数据,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07]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包括服装
本体和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服装本体的内部。
[0008]所述服装本体包括上装和下装;
[0009]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拉伸传感器和传感器检测模组,所述拉伸传感器用于测量人或物体的形变参数。
[0010]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检测模组包括主控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显示系统、通信系统和连接系统,实时对拉伸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处理、显示、传输;
[0011]更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检测模组与拉伸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导线。
[0012]所述拉伸传感器的宽度范围为1~5cm;
[0013]拉伸范围为30%~70%;
[0014]探测线性度为0.8~1;
[0015]探测极限为0.01%~0.1%;
[0016]疲劳寿命不少于20万次。
[0017]所述服装本体为减震服装面料,优选地,为可拉伸的3D弹性减震面料;
[0018]更优选地,所述减震服装面料包括4种材料。
[0019]所述可拉伸的3D弹性减震面料由内到外依次为第一层面料、第二层面料和第三层面料。
[0020]所述第一层面料包括网状材料和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填充于网状材料的网孔中;
[0021]所述所述网状材料由负泊松比材料制成,优选为聚氨酯负泊松比材料,更优选为聚四氟乙烯;
[0022]更优选地,所述网状材料的材料半径<2mm,厚度与半径一致。
[0023]所述弹性材料由针织结构制成,优选为锦纶氨纶混纺;
[0024]优选地,所述弹性材料的支数<445dtex,材料厚度与网状材料一致。
[0025]所述第二层面料为减震基础材料和填充材料;
[0026]所述减震基础材料(33)支撑在第一层面料与第三层面料中间,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粗纤维制成;
[0027]优选地,所述减震基础材料(33)材料半径的两端与网状材料(31)一致,中间的纺锥体<4mm,厚度<6mm。
[0028]所述填充材料为聚氨酯泡沫;
[0029]优选地,所述填充材料抗压强度(单位KP)>8,耐水洗次数(单位次)>80,材料半径<单个织物组织的一半,厚度<减震基础材料厚度。
[0030]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在工作、运动以及休闲生活中的应用。
[0031]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普及性高,可以同时对横纵维度进行测量,测量成本低,耗时少,且测量精度高,可以满足当今市场快节奏的产品开发需求。
[0033](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用途广泛,可以以目前人体测量服装为基准,删减测量点,根据围度变化给出运动饮食建议,帮助女性完成身材管理,做调研佐证需求。
[0034](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可以及时更新人类体表数据,
为服装学研究以及解刨学,营养学,人体工效学,人类学等学科提供深入的研究基础。
[0035](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可以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使得人体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增加缓冲,减少受伤情况的发生。
[0036](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可以测量在不同姿势和不同运动下人体维度的数据变化,得到一系列运动数据的分析,以供后续研究使用。
附图说明
[0037]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整体示意图;
[0038]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上装正反面拉伸传感器位置设置示意图;
[0039]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下装正反面拉伸传感器位置设置示意图;
[0040]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面料结构示意图;
[0041]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测量人体维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测量人体维度的减震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和传感器组(2),所述传感器组(2)设置在服装本体(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1)包括上装(11)和下装(12);所述传感器组(2)包括拉伸传感器和传感器检测模组,所述拉伸传感器用于测量人或物体的形变参数;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检测模组包括主控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显示系统、通信系统和连接系统,实时对拉伸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处理、显示、传输;更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检测模组与拉伸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传感器的宽度范围为1~5cm;拉伸范围为30%~70%;探测线性度为0.8~1;探测极限为0.01%~0.1%;疲劳寿命不少于20万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1)为减震服装面料(3),优选地,为可拉伸的3D弹性减震面料;更优选地,所述减震服装面料(3)包括4种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的3D弹性减震面料由内到外依次为第一层面料、第二层面料和第三层面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侠贾松宁孙阳阳刘正东刘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服装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