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21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43
本申请的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包括位于地面以上的风亭、位于地面以下的负一层结构和负二层结构,通过墙体对负一层结构进行分隔依次形成第一电缆爬升井和工作间,通过有通孔的墙体对位于负一层结构下方的负二层连进行分隔依次形成第二电缆爬升井和电缆隧道;第一电缆爬升井与第一电缆隧道相连通,第一电缆爬升井与第二电缆爬升井上下相通,电缆隧道与第二电缆隧道相连通;第一电缆爬升井、第二电缆爬升井和电缆隧道的墙壁上均设置有电缆支架,电缆支架用于固定第一电缆隧道与第二电缆隧道之间的电缆。本申请落差井能够有效解决在断面不同、高差不同和电缆敷设位置不同的两个隧道间敷设电缆困难的问题。置不同的两个隧道间敷设电缆困难的问题。置不同的两个隧道间敷设电缆困难的问题。

A drop well suitable for the connection of cable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隧道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城市快速扩张,架空线路已然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需求,同时城市及周边的供电需求量大幅增长,因此如高压电缆等地下管线建设飞速发展,其中以110kV至500kV电压等级电缆应用最为广泛,其配套设施如电缆隧道断面等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0003]电缆隧道的施工有多种施工方法,其中,电缆隧道的明开挖法是软土地下工程施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施工方法;电缆隧道的顶管开挖法,对地面影响小、使用设备少、工序简单、工期短、造价低、超长顶进且直径多样。因城市地下管线和地下水等分布复杂,地上建筑分布复杂,且电缆总路径一般较长,故在一个工程中尝尝需采用多种施工方法共同建造,但不同的施工方法建造的隧道因断面不同、高差不同和电缆敷设位置不同而不能直接相接,电缆敷设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以解决在断面不同、高差不同和电缆敷设位置不同的两个隧道中敷设电缆困难的。
[0005]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所述落差井设置于具有高度差的第一电缆隧道和第二电缆隧道之间,第一电缆隧道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第二电缆隧道,落差井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以上的风亭、位于地面以下的负一层结构和负二层结构,通过墙体对所述负一层结构进行分隔依次形成第一电缆爬升井和工作间,通过有通孔的墙体对位于所述负一层结构下方的所述负二层连进行分隔依次形成第二电缆爬升井和电缆隧道;
[0007]所述第一电缆爬升井与所述第一电缆隧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缆爬升井与所述第二电缆爬升井上下相通,所述电缆隧道与所述第二电缆隧道相连通;第一电缆爬升井、第二电缆爬升井和电缆隧道的墙壁上均设置有电缆支架,所述电缆支架用于固定第一电缆隧道与第二电缆隧道之间的电缆。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电缆爬升井与所述第二电缆爬升井的连接处设置有钢制网架,电缆从钢制网架的网孔通过。
[0009]进一步地,在第二电缆爬升井中设置有爬梯,横道位于所述爬梯上方。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电缆爬升井与所述第二电缆爬升井的侧向墙壁中预埋有呈曲线延伸的通长扁钢,所述侧向墙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电缆隧道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通长扁钢上连接有若干根所述电缆支架,电缆通过所述电缆支架从所述第一电缆隧道敷设到所述第二电缆隧道。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落差井中设置有两个所述落差井结构,两个所述落差井结构通
过分界墙面进行分隔。
[00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落差井结构中的负一层结构中,所述工作间用墙体分隔形成为风机房、走廊和配电间,在所述风机房的上顶壁上开设有投料口连通所述风亭,所述投料口上加盖有井盖;所述风机房下底壁开设有通风口连通负二层结构,且位于负二层顶壁的所述通风口均连接有可闭合的防火门,所述投料口与所述通风口上下相对。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井盖为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液压伸缩井盖。
[0014]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在两个具有落差的电缆隧道相遇处设置本申请的落差井,将电缆由负一层的第一电缆爬升井敷设到负二层的第二电缆爬升井,再继续通过电缆隧道直至从第二电缆隧道口进入第二电缆隧道,即完成电缆在落差井中的敷设,本申请落差井能够有效解决在断面不同、高差不同和电缆敷设位置不同的两个隧道间敷设电缆困难的问题,且井内布局合理,能够方便作业人员活动,大大提高了电缆敷设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的平面布置图;
[0018]图2为图1中A

A剖面图。
[0019]图示说明:
[0020]其中,1

第一电缆隧道,2

第二电缆隧道,3

电缆,4

风亭,5

墙体,6

负一层结构:601

第一电缆爬升井、602

风机房、603

走廊、604

配电间、605

钢制网架;7

负二层结构:701

第二电缆爬升井、702

电缆隧道、703

爬梯;8

电缆支架,9

通长扁钢,10

分界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4]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
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0025]参见图1,为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的平面布置图;参见图2,为图1中A

A剖面图。
[002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所述落差井设置于具有高度差的第一电缆隧道1和第二电缆隧道2之间,第一电缆隧道1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第二电缆隧道2,本申请的第一电缆隧道1采用明挖法开设,第二电缆隧道2采用顶管法开设。在第一电缆隧道1和第二电缆隧道2之间进行开挖落差井,落差井的下底边与第二电缆隧道2的下底边平齐。然后在落差井中按照本申请设计的落差井结构进行建造。
[0027]本实施例中,落差井结构共有三层,第一层为地上建筑即位于地面以上的风亭4其余两层为地下建筑即为位于地面以下的负一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所述落差井设置于具有高度差的第一电缆隧道和第二电缆隧道之间,第一电缆隧道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第二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落差井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以上的风亭、位于地面以下的负一层结构和负二层结构,通过墙体对所述负一层结构进行分隔依次形成第一电缆爬升井和工作间,通过有通孔的墙体对位于所述负一层结构下方的所述负二层连进行分隔依次形成第二电缆爬升井和电缆隧道;所述第一电缆爬升井与所述第一电缆隧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缆爬升井与所述第二电缆爬升井上下相通,所述电缆隧道与所述第二电缆隧道相连通;第一电缆爬升井、第二电缆爬升井和电缆隧道的墙壁上均设置有电缆支架,所述电缆支架用于固定第一电缆隧道与第二电缆隧道之间的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缆爬升井与所述第二电缆爬升井的连接处设置有钢制网架,电缆从钢制网架的网孔通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缆隧道连接处的落差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电缆爬升井中设置有爬梯,横道位于所述爬梯上方。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路焕军盛勇张光弢王胜利朱文博张愉茜詹源田欣雨吕建党王煜杨浚铎崔寒珺巨迪郭昊阳王昊张林温珊马澄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