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透射结构、电磁波透射结构阵列及电磁波透射偏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616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38
一种电磁波透射结构、电磁波透射结构阵列及电磁波透射偏移方法,其中电磁波透射结构适用于将一电磁波汇聚,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包含一基板及一透射单元,该透射单元设置在该基板,该透射单元包括一个金属环片,该金属环片的一内径加权平均数及一外径加权平均数各自相关该电磁波的一波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与该电磁波汇聚至一焦点之间的一焦距,及该电磁波的一来源至该焦点之间的一入射距离,其中,该金属环片环绕一圈的多个内径及多个外径变化趋势相同,该多个内径分别对应的多个权值与通过该金属环片中心的一基准轴与该多个内径之间的多个参考夹角相关,该多个外径分别对应的多个权值与在该基准轴与该多个外径之间的该多个参考夹角相关。参考夹角相关。参考夹角相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波透射结构、电磁波透射结构阵列及电磁波透射偏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为关于一种结构、一种阵列及一种方法,尤指一种电磁波透射结构、一种电磁波透射结构阵列及一种电磁波透射偏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移动通讯系统中,由于电磁波的短波长和高损耗,以及建筑物、树木、家具、招牌等的遮蔽,常造成通讯的死角、暗区,或者信号微弱的区域。而现有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增设基地台或强波器,因此,在布建基地台时,紧密布建成千上万个小型基地台或强波器将成为一个花费巨额成本、大量人力的大工程,且也消耗相当大的电力,后续的维护工程更是费时又费工,甚至让住在基地台附近的住户有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即在提出一种能使一电磁波在传输路径上增强能量且改变辐射方向,使该电磁波能顺利进入通讯死角的电磁波透射结构。
[0004]该电磁波透射结构适用于将一电磁波汇聚,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包含一基板及一透射单元。该透射单元设置在该基板,该透射单元包括一个金属环片,该金属环片的一内径加权平均数及一外径加权平均数各自相关该电磁波的一波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与该电磁波汇聚至一焦点之间的一焦距,及该电磁波的一来源至该焦点之间的一入射距离,其中,该金属环片环绕一圈的多个内径及多个外径变化趋势相同,该多个内径分别对应的多个权值与通过该金属环片中心的一基准轴与该多个内径之间的多个参考夹角相关,该多个外径分别对应的多个权值与在该基准轴与该多个外径之间的该多个参考夹角相关。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即在提出一种能使一电磁波在传输路径上增强能量且改变辐射方向,使该电磁波能顺利进入通讯死角的电磁波透射结构。
[0006]该电磁波透射结构适用于将一电磁波汇聚,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包含一基板及一透射单元。该透射单元设置在该基板,该透射单元包括多个金属环片,该多个金属环片的一内径加权平均数大小皆不同,该多个金属环片以同一中心地间隔排列,每一金属环片的该内径加权平均数及一外径加权平均数各自相关每一金属环片相对于该中心排列的顺序、该电磁波的一波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与该电磁波汇聚至一焦点之间的一焦距,及该电磁波的一来源至该焦点之间的一入射距离,其中,每一金属环片环绕一圈的多个内径及多个外径变化趋势相同,该多个内径分别对应的多个权值与通过该金属环片中心的一基准轴与该多个内径之间的多个参考夹角相关,该多个外径分别对应的多个权值与在该基准轴与该多个外径之间的该多个参考夹角相关。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即在提出一种能使一电磁波在传输路径上增强能量且改变辐射方向,使该电磁波能顺利进入通讯死角的电磁波透射偏移方法。
[0008]该电磁波透射偏移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09]将一电磁波入射如上述的电磁波透射结构,该电磁波入射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后偏移一角度射出,该角度介于

25度至25度之间;当该电磁波的一入射方向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的一法向量平行,该电磁波入射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后偏移至与该法向量夹该角度射出;当该电磁波的该入射方向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的该法向量夹该角度,该电磁波入射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后偏移至与该法向量平行射出。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即在提出一种能使一电磁波在传输路径上增强能量且改变辐射方向,使该电磁波能顺利进入通讯死角的电磁波透射结构阵列。
[0011]该电磁波透射结构阵列包含多个上述的电磁波透射结构。该多个电磁波透射结构在以一基准点为一圆心及相关该波长的一距离为一半径的一基准圆上排列,该多个电磁波透射结构各自与一参考坐标轴夹一夹角。
[0012]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可达成以下功效:
[0013]1.通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该电磁波入射后能达成汇聚该电磁波能量的效果、增强接收方向的一增益,且该电磁波入射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后能偏移

25度至25度之间的该角度射出,因此,经由设置该电磁波透射结构,该电磁波入射后产生偏移而可到达通讯死角。
[0014]2.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可依据实际布建的需求,调整该基板为该硬质板材、该软质板材,或该透射单元呈现透明、不透明等多种变化,皆可达到汇聚该电磁波能量的效果。
[0015]3.在该基板卷绕呈该圆柱状及设置位置,该电磁波在通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可改变主波束方向。
[0016]4.通过该多个极化单元可使该电磁波在通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改变极化。
[0017]5.通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阵列,让该电磁波在通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阵列时,可同时汇聚成多个主波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一实施例。
[0019]图2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透射单元。
[0020]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一电磁波入射该第一实施例且汇聚至一焦点。
[0021]图4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电磁波入射该第一实施例且汇聚至该焦点。
[0022]图5是一模拟图,说明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分别在朝向负向的一X轴的方向偏移0毫米、20毫米及40毫米时,一接收天线接收经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射出的该电磁波。
[0023]图6是一模拟图,说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分别在朝向负向的该X轴的方向偏移0毫米、20毫米及40毫米时,在一XZ切面,一发射天线及该电磁波透射结构的主波束方向的一增益及一角度的变化。
[0024]图7是一模拟图,说明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分别在朝向负向的一Y轴的方向偏移0毫米、20毫米及40毫米时,该接收天线接收经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射出的该电磁波。
[0025]图8是一模拟图,说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分别在朝向负向的该Y轴的方向偏移0毫米、20毫米及40毫米时,在一YZ切面,该发射天线及该电磁波透射结构的主波束方向的该增益及该角度的变化。
[0026]图9是一测量图,说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在一电磁无反射室的一XZ平面场型图。
[0027]图10是一测量图,说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在该电磁无反射室的一YZ平面场型图。
[0028]图11是一模拟图,说明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分别在朝向正向的该X轴的方向偏移0毫米、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及60毫米时,该接收天线接收经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射出的该电磁波。
[0029]图12是一模拟图,说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分别在朝向正向的该X轴的方向偏移0毫米、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及60毫米时,该发射天线及该电磁波透射结构的主波束方向的该增益及该角度的变化。
[0030]图13是一模拟图,说明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分别在朝向负向的该Y轴的方向偏移0毫米、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及60毫米时,该接收天线接收经过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射出的该电磁波。
[0031]图14是一模拟图,说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分别在朝向负向的该Y轴的方向偏移0毫米、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及60毫米时,该发射天线及该电磁波透射结构的主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波透射结构,适用于将一电磁波汇聚,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包含一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还包含一透射单元,该透射单元设置在该基板,且包括一个金属环片,该金属环片的一内径加权平均数及一外径加权平均数各自相关该电磁波的一波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与该电磁波汇聚至一焦点之间的一焦距,及该电磁波的一来源至该焦点之间的一入射距离,其中,该金属环片环绕一圈的多个内径及多个外径变化趋势相同,该多个内径分别对应的多个权值与通过该金属环片中心的一基准轴与该多个内径之间的多个参考夹角相关,该多个外径分别对应的多个权值与在该基准轴与该多个外径之间的该多个参考夹角相关。2.如权利要求1的电磁波透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环片为一圆形、一椭圆形或一多边形,该内径加权平均数及该外径加权平均数分别等效以下一内径函数的一函数值及一外径函数的一函数值:外径函数的一函数值:其中,h
i
为该内径函数,h
o
为该外径函数,c为该入射距离的二分之一,d为该焦距,λ为该波长。3.如权利要求1的电磁波透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一硬质板材或一软质板材。4.如权利要求3的电磁波透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基板为该软质板材时,该基板卷绕呈一圆柱状。5.如权利要求1的电磁波透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射单元为透明或不透明。6.如权利要求1的电磁波透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还包含多个极化单元,该多个极化单元设置在该基板且位于该金属环片内,其中,每一极化单元使该电磁波改变极化。7.一种电磁波透射结构,适用于将一电磁波汇聚,该电磁波透射结构包含一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电磁波透射结构还包含一透射单元,该透射单元设置在该基板,且包括多个金属环片,该多个金属环片的一内径加权平均数大小皆不同,该多个金属环片以同一中心地间隔排列,每一金属环片的该内径加权平均数及一外径加权平均数各自相关每一金属环片相对于该中心排列的顺序、该电磁波的一波长、该电磁波透射结构与该电磁波汇聚至一焦点之间的一焦距,及该电磁波的一来源至该焦点之间的一入射距离,其中,每一金属环片环绕一圈的多个内径及多个外径变化趋势相同,该多个内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富张嘉展林士程林元骏
申请(专利权)人:稜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