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758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包括防护机构、锂电池安装组件、驱动机构、传动部和散热组件,防护机构包括带有通风孔的固定壳体,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壳体底部,传动部活动套设在驱动机构外侧,锂电池安装组件安装在固定壳体上方,散热组件安装在通风孔内,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转动壳体,驱动部与转动壳体下方啮合连接,转动壳体下方设置有电磁铁,传动部包括活动套设在转动壳体外侧的转动环,转动环下方设置有与电磁铁磁性连接的磁铁圈,散热组件包括位于通风孔内的转动板,转动板下方与转动环外侧啮合连接,驱动部通过转动壳体和转动环带动转动板做旋转运动,具备散热效果好的特点。具备散热效果好的特点。具备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A split lithium battery used in an explosion-proof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是涉及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电池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随着消费类终端产品的普遍应用,便携式储能锂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例如移动电源、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用的锂电池。尽管锂电池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锂电池带来的安全事故也是屡见不鲜,例如爆炸、自燃等等。目前,由于安全性能的要求,市面上主要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而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以及钴酸锂电池。
[0003]隔爆是一种阻止爆炸的技术,能够在结构上用隔离措施将电路和周围环境隔绝,使电路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和在故障态时形成的电火花及高温,均限制在密封的壳体之内,以防止把周围的易燃易爆气体引燃,为了防止分体式锂电池在使用时受到外界的损坏,一般将其安装在隔爆腔体内。
[0004]但是现有的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在使用时存在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旨在解决当使用现有的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存在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包括防护机构,还包括锂电池安装组件、驱动机构、传动部和散热组件,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侧壁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壳体底部,所述传动部活动套设在驱动机构外侧,所述锂电池安装组件安装在固定壳体上方,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通风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转动壳体,所述驱动部与转动壳体下方啮合连接,所述转动壳体下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传动部包括活动套设在转动壳体外侧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下方设置有与电磁铁磁性连接的磁铁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位于通风孔内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下方与转动环外侧啮合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中心杆、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壳和复位弹簧,所述转动板固定套设在中心杆上,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固定壳内,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在通风孔上方,所述中心杆的上端活动套设于固定壳内,所述固定壳体侧壁位于通风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安装槽内,且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中心杆下端,所述转动环外侧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还活动套设在中心杆上方。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中心柱、第一传动齿轮、限位筋和导电座,所述中心柱安装在转动壳体与固定壳体之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中心柱外侧,所述驱动部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限位筋和导电座均固定连接在转动壳体侧壁,所述电磁铁安装在导电座上方。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部还包括限位槽、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分别设置在转动环的外侧和内侧,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啮合齿啮合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于转动环的中间位置,且限位筋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通风网、气泵、通风管、气阀和温度监测器,所述第二通风网安装在转动壳体底部,所述气泵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气阀和通风管连接,所述通风管下方与转动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壳体内壁安装有隔板,所述气阀位于隔板上方,所述隔板下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方与转动环上方接触连接,所述气泵安装在隔板上,所述固定壳体侧壁安装有第一通风网,所述温度监测器与气泵和驱动部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锂电池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架、分隔槽、支架、导电盖和电极柱,所述安装架下方通过支架连接隔板,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槽,所述导电盖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方,所述电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与导电盖电性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导电垫片、绝缘杆、通风板、螺纹管、螺纹杆和第三传动齿轮,所述螺纹管安装在隔板上,所述螺纹杆下方螺纹连接在螺纹管内,所述通风板安装在螺纹杆上方,所述导电垫片滑动连接在分隔槽内壁,所述安装架采用导电材质,所述负极柱与安装架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安装在螺纹管外侧,所述第二啮合齿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13]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断电后的电磁铁失去了对磁铁圈向上的排斥力后,转动环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至与转动板啮合的位置,进而使驱动部通过转动壳体和转动环带动转动板做旋转运动,从而能够加速空气在通风孔内的流动速度,具备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锂电池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的立体图。
[0024]附图标记:1

防护机构、11

固定壳体、12

隔板、13

通风孔、14

第一通风网、15


装槽、16

限位块、2

锂电池安装组件、21

安装架、22

分隔槽、23

支架、24

导电盖、25

电极柱、3

驱动机构、31

驱动部、32

转动壳体、321

中心柱、322

第一传动齿轮、323

第二通风网、324

限位筋、33

气泵、331

通风管、332

气阀、34

电磁铁、341

导电座、35

温度监测器、4

传动部、41

转动环、42

限位槽、43

磁铁圈、44

第一啮合齿、45

第二啮合齿、5

散热组件、51

转动板、52

中心杆、53

第二传动齿轮、54

固定壳、5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包括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锂电池安装组件、驱动机构、传动部和散热组件,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侧壁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壳体底部,所述传动部活动套设在驱动机构外侧,所述锂电池安装组件安装在固定壳体上方,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通风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转动壳体,所述驱动部与转动壳体下方啮合连接,所述转动壳体下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传动部包括活动套设在转动壳体外侧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下方设置有与电磁铁磁性连接的磁铁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位于通风孔内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下方与转动环外侧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中心杆、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壳和复位弹簧,所述转动板固定套设在中心杆上,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固定壳内,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在通风孔上方,所述中心杆的上端活动套设于固定壳内,所述固定壳体侧壁位于通风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安装槽内,且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中心杆下端,所述转动环外侧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还活动套设在中心杆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中心柱、第一传动齿轮、限位筋和导电座,所述中心柱安装在转动壳体与固定壳体之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中心柱外侧,所述驱动部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限位筋和导电座均固定连接在转动壳体侧壁,所述电磁铁安装在导电座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爆腔体内使用的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龙孙胜利任城钰杨文杰季珂珂孙致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