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567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安全隐患值获取模块,所述安全隐患值获取模块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车辆行驶信息安全状态系数及规避风险系数,得到车辆的安全隐患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通过车载终端对车辆进行检测时,根据车辆行进过程中车辆的车内环境、车辆状态及道路状态进行考虑,分析出车辆的安全状态情况及规避风险情况,进一步得到车辆的安全隐患值;同时在对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时,结合历史数据中车辆实际行驶路线与预测路线的差异情况,有效判断出车载终端检测结果是否准确,避免车载终端出现错误预警。警。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信息
,具体为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向万物互联的目标迈进的速度越来越快,车载终端的使用,使得人们通过车联网的方式实现对车辆信息的有效监控,使得对车辆数据的监管更加智能化且能够实时对车辆的异常数据进行预警,有效提高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3]现有的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系统中,只是单纯的对车辆信息安全进行监控管理,通过将车辆监控数据与阈值比较的方式,实现车载终端对车辆状态的预警,该方式预警内容比较常规且简单,无法根据车辆行进过程中周边环境进行判断,进而为车主提供精准预警,同时在对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有效判断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是否安全、准确,进而使得车载终端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容易出现错误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传感器分别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内环境、车辆状态及道路状态,所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内环境包括车的载重量,所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辆状态包括不同时间对应的车速、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及刹车片磨损系数,所述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为实数,当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为负数时表示减震器伸张行程变化量的绝对值,通过查询待求时间点上一次刹车过程中起始刹车、终止刹车对应的时速及相应过程中车辆移动距离这三个数据在数据库中对应预制的刹车片磨损系数作为车辆在待求时间点对应的刹车片磨损系数,所述起始刹车、终止刹车对应的时速不同或相应过程中车辆移动距离不同,则数据库中预制的刹车片磨损系数也不相同,默认车辆刹车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所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道路状态包括当前车辆前方第一单位距离内障碍物的位置,所述障碍物包括突出路面高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物体或面积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单位距离、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为数据库中预制的常数;S2、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车内环境及车辆状态判断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
状态系数A;S3、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道路状态规划车辆的行驶区间,结合车主驾驶车辆的历史行驶数据,预测出车主驾驶车辆时的车辆行驶区间,记为车辆第一行驶区间,并计算车辆第一行驶区间中车主从各个区间范围通过的概率;S4、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周边环境中的车辆行驶信息,对周边环境中的车辆的移动轨迹进行预测,得到周边环境中各个车辆对应的移动轨迹预测路线,记为车辆的各个第二行驶路线,将周边环境中第j个车辆对应的移动轨迹预测路线记为车辆的第j个第二行驶路线,j≥1,所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周边环境表示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周边第二单位距离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单位距离为数据库中预制的常数;S5、比较车辆第一行驶区间分别与车辆的各个第二行驶路线之间的关系,得到车辆的规避风险系数H;S6、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车辆行驶信息安全状态系数及规避风险系数,得到车辆的安全隐患值;S7、获取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三单位时间内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实际行驶区域与相应车辆第一行驶区间的重合区域面积除以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实际行驶区域面积的比值的平均值,记为第一比值,所述第三单位时间为数据库中预制的常数,获取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三单位时间内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周边环境中各个车辆实际行驶区域与相应车辆第二行驶路线的重合区域面积除以相应车辆实际行驶区域面积的比值的平均值,记为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乘积与第一预制值进行比较,当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乘积小于第一预制值时,则判定当前时间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数据异常,当前时间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错误,不对当前时间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进行预警判断;当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乘积大于等于第一预制值时,则判定当前时间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数据正常,当前时间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正确,对当前时间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进行预警判断,将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车辆安全隐患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判定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存在安全隐患,车载终端需要对车主进行预警;当车辆安全隐患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判定车载终端所在车辆不存在安全隐患,车载终端无需对车主进行预警。
[0006]进一步的,所述S2中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车内环境及车辆状态判断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内环境中对应的载重量w,w>0;S2.2、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辆状态中不同时间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计算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各个时间点分别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偏差量F(t),0≤t≤T,所述第一单位时间T为预制的常数,相邻的两个时间点对应的时间差为t1,所述t1为预制的固定常数且T是t1的整数倍;计算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各个时间点分别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平均值,记为第一标准值,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每个时
间点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与第一标准值差值的绝对值,为相应时间点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偏差量;S2.3、得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对应的车辆的稳定系数Q,其中,i*t1=t,即F(i*t1)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各个时间点分别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偏差量F(t);S2.4、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刹车片磨损系数M,M>0;S2.5、得到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A,当Q=0时,则A=a,a为历史数据中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中的最大值,当Q≠0时,则。
[0007]本专利技术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车内环境及车辆状态判断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的过程中,从车的载重量、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偏差量及刹车片磨损系数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分析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且三者均与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呈负相关,判断Q=0的情况,是因为当Q=0时,Q*w*M=0,且0不能为分母,进而需要单纯对该情况进行分析。
[0008]进一步的,所述S3中计算车辆第一行驶区间中车主从各个区间范围通过的概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1、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道路状态,得到当前车辆前方第一单位距离内障碍物的位置,并对当前车辆前方第一单位距离内的道路中距离车载终端所在车辆最近的障碍物所在区域进行第一标记;S3.2、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中车主驾驶车辆的历史行驶数据,筛选历史行驶数据中障碍物位置与第一标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阈值b时对应的所有行驶数据,得到第一行驶数据集,所述第三阈值b为数据库预制的常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传感器分别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内环境、车辆状态及道路状态,所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内环境包括车的载重量,所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辆状态包括不同时间对应的车速、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及刹车片磨损系数,所述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为实数,当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为负数时表示减震器伸张行程变化量的绝对值,通过查询待求时间点上一次刹车过程中起始刹车、终止刹车对应的时速及相应过程中车辆移动距离这三个数据在数据库中对应预制的刹车片磨损系数作为车辆在待求时间点对应的刹车片磨损系数,所述起始刹车、终止刹车对应的时速不同或相应过程中车辆移动距离不同,则数据库中预制的刹车片磨损系数也不相同,默认车辆刹车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所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道路状态包括当前车辆前方第一单位距离内障碍物的位置,所述障碍物包括突出路面高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物体或面积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单位距离、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为数据库中预制的常数;S2、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车内环境及车辆状态判断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A;S3、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道路状态规划车辆的行驶区间,结合车主驾驶车辆的历史行驶数据,预测出车主驾驶车辆时的车辆行驶区间,记为车辆第一行驶区间,并计算车辆第一行驶区间中车主从各个区间范围通过的概率;S4、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周边环境中的车辆行驶信息,对周边环境中的车辆的移动轨迹进行预测,得到周边环境中各个车辆对应的移动轨迹预测路线,记为车辆的各个第二行驶路线,将周边环境中第j个车辆对应的移动轨迹预测路线记为车辆的第j个第二行驶路线,j≥1,所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周边环境表示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周边第二单位距离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单位距离为数据库中预制的常数;S5、比较车辆第一行驶区间分别与车辆的各个第二行驶路线之间的关系,得到车辆的规避风险系数H;S6、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车辆行驶信息安全状态系数及规避风险系数,得到车辆的安全隐患值;S7、获取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三单位时间内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实际行驶区域与相应车辆第一行驶区间的重合区域面积除以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实际行驶区域面积的比值的平均值,记为第一比值,所述第三单位时间为数据库中预制的常数,获取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三单位时间内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周边环境中各个车辆实际行驶区域与相应车辆第二行驶路线的重合区域面积除以相应车辆实际行驶区域面积的比值的平均值,记为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乘积与第一预制值进行比较,当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乘积小于第一预制值时,则判定当前时间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数据异常,当前时间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错误,不对当前时间得到的车
辆安全隐患值进行预警判断;当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乘积大于等于第一预制值时,则判定当前时间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数据正常,当前时间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正确,对当前时间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进行预警判断,将得到的车辆安全隐患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车辆安全隐患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判定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存在安全隐患,车载终端需要对车主进行预警;当车辆安全隐患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判定车载终端所在车辆不存在安全隐患,车载终端无需对车主进行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根据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对应的车内环境及车辆状态判断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内环境中对应的载重量w,w>0;S2.2、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车辆状态中不同时间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计算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各个时间点分别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偏差量F(t),0≤t≤T,所述第一单位时间T为预制的常数,相邻的两个时间点对应的时间差为t1,所述t1为预制的固定常数且T是t1的整数倍;计算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各个时间点分别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平均值,记为第一标准值,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每个时间点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与第一标准值差值的绝对值,为相应时间点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偏差量;S2.3、得到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对应的车辆的稳定系数Q,其中,i*t1=t,即F(i*t1)基于当前时间的前第一单位时间T内各个时间点分别对应的悬架系统中减震器压缩行程变化量的偏差量F(t);S2.4、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刹车片磨损系数M,M>0;S2.5、得到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A,当Q=0时,则A=a,a为历史数据中车辆行驶信息的安全状态系数中的最大值,当Q≠0时,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终端检测的信息安全测试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计算车辆第一行驶区间中车主从各个区间范围通过的概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1、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的道路状态,得到当前车辆前方第一单位距离内障碍物的位置,并对当前车辆前方第一单位距离内的道路中距离车载终端所在车辆最近的障碍物所在区域进行第一标记;S3.2、获取车载终端所在车辆中车主驾驶车辆的历史行驶数据,筛选历史行驶数据中障碍物位置与第一标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阈值b时对应的所有行驶数据,得到第一
行驶数据集,所述第三阈值b为数据库预制的常数,所述行驶数据为数据对,记为(L,k),L表示每个行驶数据对应的障碍物距离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k表示道路区间范围编号,所述道路区间范围编号是通过对当前车辆前方第一单位距离内的道路中除第一标记外的道路区域进行划分并编号进行获取的,在对道路区域进行划分的过程中,先对当前车辆前方第一单位距离内的道路中,第一标记区域中心点与车载终端所在车辆之间对应的路段进行划分,分别得到规格相同且面积为第四阈值的各个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对应一个道路区间范围,然后将划分的所有道路区间范围中与第一标记区域的交集不为空集的各个道路区间范围剔除,剩余的道路区间范围构成的区域记为车辆标准行驶区间,所述第四阈值为数据库中预制的常数,以道路的中轴线为参照,将平行于中轴线的道路区间范围的排列方式作为行,按从远至近的方式对行进行排列,将垂直于中轴线的道路区间范围的排列方式作为列,按从左至右的方式对列进行排列,进而得到车辆标准行驶区间中每个道路区间范围分别对应的行数值与列数值,将行数值相同的各个道路区间范围中列数值大的排列在列数值小的后面,将列数值相同的各个道路区间范围中行数值大的排列在行数值小的后面,进而得到车辆标准行驶区间中各个道路区间范围的排列结果,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对车辆标准行驶区间中各个道路区间范围的排列结果进行编号,排列结果中的每个道路区间范围对应一个编号;S3.3、获取第一标记区域距离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记为L0,提取第一行驶数据集内对应数据对中第一个数据的范围为[L0

b,L0+b]的所有元素,并将提取元素对应数据对中的第二个数据逐个录入到一个空白数组中,得到第一数组,对第一数组中出现的道路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耀商品检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