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61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模组,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顶端设有开口的内壳及盖板;用于检测内壳内部的气体压力的检测件;设于盖板上表面的两个导杆及用于使得导杆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调节部;调节部使得导杆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导杆处于第一位置时,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正极与对应的导杆电性连接,锂离子电池本体的负极与对应的导杆电性连接;在导杆处于第二位置时,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正极与对应的导杆分离,锂离子电池本体的负极与对应的导杆分离,且两个导杆相互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及时将膨胀的锂离子电池与其他正常的锂离子电池断开连接,有效避免膨胀的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起火的现象。的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起火的现象。的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起火的现象。

A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its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小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一般由若干个锂离子电池组成电池模组被使用,但是本申请人发现,锂离子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膨胀,在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爆炸起火的现象。
[0003]在申请号为CN201720113078.3,专利名称为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专利中,包括电池主体和包装袋,电池主体置于包装袋内,包装袋上形成有第一封装区、气液缓存区和第二封装区,第一封装区设置于电池主体的一侧,第二封装区设置于第一封装区的外侧,并且第一封装区位于电池主体和第二封装区之间,第一封装区和第二封装区之间形成气液缓存区,第一封装区上还设置有泄气结构,但是仍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模组,以解决锂离子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膨胀,在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爆炸起火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顶端设有开口的内壳及用于将所述开口封闭的盖板,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设于所述内壳内部,所述内壳内部的体积大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体积;用于在所述盖板将开口封闭后,检测内壳内部的气体压力的检测件;设于盖板上表面的两个导杆及用于使得导杆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调节部,其中一个所述导杆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正极相对应,另一个所述导杆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负极相对应,所述检测件与调节部电性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导线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调节部使得导杆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导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正极与对应的导杆电性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负极与对应的导杆电性连接;在所述导杆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正极与对应的导杆分离,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负极与对应的导杆分离,且两个导杆相互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有盖板的下表面。
[0007]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内壳内部气体压力的变化,在使用时,需要设置设定值,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达到设定值后,调节部动作,使得导杆由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于盖板下表面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采用柔性材料,且保护膜内充满气体,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保护膜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于内壳内侧壁与锂离子电池本体之间的吸附棉。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于内壳的内部底端的垫板,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放置于垫板的上表面。
[00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杆对称设置,所述调节部包括:转轴,所述导杆的中部设有转孔,所述转轴与转孔转动连接;侧表面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于盖板的上表面;绝缘板,所述转孔的内侧壁的一部分设有所述绝缘板;用于使得导杆转动的转动组件;与导杆相对应的导电弹片,所述转轴的外侧面设有圆槽,其中一个所述导电弹片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正极电性连接,另一个所述导电弹片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圆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组件使得导杆转动至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转孔的内侧壁接触时,所述调节部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使得导杆转动至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绝缘板接触时,所述调节部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检测件与转动组件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孔将导杆分为前杆和后杆,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前杆的端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于两个后杆之间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盖板的上表面;压板,所述压板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滑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滑孔滑动连接,所述后杆的端部位于压板的下方;套接于固定杆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压板的下表面,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盖板的上表面;设于盖板内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位于压板的下方;与设于后杆的圆弧孔滑动连接的圆弧杆,所述圆弧杆的一端固定于盖板的上表面,所述圆弧杆的圆心位于转轴的中轴线上;套接于圆弧杆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后杆的下表面,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盖板的上表面;所述检测件与第一电磁铁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是螺钉,所述螺钉与设于前杆的螺孔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于内壳内部的内孔、与所述内孔滑动连接的联动块、固定于内孔侧壁的内块,所述内块位于所述联动块的上方,所述联动块的侧面设有侧槽,所述侧槽设有贯穿联动块的上表面,所述侧槽位于联动块的正下方,所述内孔靠近顶部的侧壁设有与内壳内部连通的通孔;底板,所述内壳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抽气通道;一端固定于底板上表面的顶柱,所述顶柱内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与所述抽气通道连通,在所述内壳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过程中,所述顶柱穿过内壳的下表面,并进入内孔内;所述联动块的下表面设有与顶柱相对应的底孔;设于内块内的第二电磁铁、限位杆及设于所述限位杆内的第三电磁铁,所述底孔
的侧壁设有内侧孔,所述限位杆与内侧孔滑动连接,所述顶柱的侧面设有与限位杆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三电磁铁相对应,在所述第二电磁铁正对于第三电磁铁时,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均得电,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使得限位杆的一部分进入限位槽内;一端固定于侧槽底部的立柱、活动块及设于所述活动块一侧的滑块,所述滑块与设于所述立柱侧表面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内块的底面设有插孔,所述插孔正对于立柱;固定于活动块内的第五电磁铁及设于所述内孔底部的第六电磁铁,所述第六电磁铁位于第五电磁铁的正下方;设于活动块内的第四电磁铁,在第六电磁铁和第五电磁铁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力后,所述活动块向上运动,当活动块运动至第四电磁铁正对于第三电磁铁时,所述第四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使得限位杆脱离限位槽;联动杆,所述底孔的顶部设有贯穿联动块上端面的穿孔,所述联动杆与所述穿孔滑动连接;套接于联动杆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联动杆的顶部,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联动杆的上端面;设于联动杆内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贯穿联动杆的上下端面,在顶柱的上端面与底孔的顶部接触时,所述导气孔与传输通道之间错开。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模组,包括外壳,将若干个如上述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设置于外壳内部,相邻的锂离子电池本体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相对应的导杆。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模组,在使用时,一般会将若干锂离子电池放置于外壳内部,组成一个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使用,在该锂离子电池模组内,相邻的锂离子电池本体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相对应的导杆,当该模组被使用时,各个锂离子电池的调节部调节导杆,使得导杆处于第一位置,此时,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正极与对应的导杆电性连接,锂离子电池本体的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顶端设有开口的内壳(1)及用于将所述开口封闭的盖板(9),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5)设于所述内壳(1)内部,所述内壳(1)内部的体积大于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体积;用于在所述盖板(9)将开口封闭后,检测内壳(1)内部的气体压力的检测件;设于盖板(9)上表面的两个导杆(35)及用于使得导杆(35)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调节部,其中一个所述导杆(35)与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正极相对应,另一个所述导杆(35)与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负极相对应,所述检测件与调节部电性连接;所述导杆(35)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导线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调节部使得导杆(35)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导杆(35)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正极与对应的导杆(35)电性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负极与对应的导杆(35)电性连接;在所述导杆(35)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正极与对应的导杆(35)分离,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负极与对应的导杆(35)分离,且两个导杆(35)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是压力传感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11)设有盖板(9)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于盖板(9)下表面的保护膜(10),所述保护膜(10)采用柔性材料,且保护膜(10)内充满气体,所述压力传感器(11)位于保护膜(10)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于内壳(1)内侧壁与锂离子电池本体(5)之间的吸附棉(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于内壳(1)的内部底端的垫板(7),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5)放置于垫板(7)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杆(35)对称设置,所述调节部包括:转轴(37),所述导杆(35)的中部设有转孔(36),所述转轴(37)与转孔(36)转动连接;侧表面与转轴(37)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设于盖板(9)的上表面;绝缘板(47),所述转孔(36)的内侧壁的一部分设有所述绝缘板(47);用于使得导杆(35)转动的转动组件;与导杆(35)相对应的导电弹片(49),所述转轴(37)的外侧面设有圆槽(48),其中一个所述导电弹片(49)与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正极电性连接,另一个所述导电弹片(49)与锂离子电池本体(5)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弹片(49)的一端与所述圆槽(4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组件使得导杆(35)转动至导电弹片(49)的另一端与转孔(36)的内侧壁接触时,所述调节部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使得导杆(35)转动至导电弹片(49)的另一端与绝缘板(47)接触时,所述调节部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检测件与转动组件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孔(36)将导杆(35)分为前杆和后杆,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前杆的端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设于两个后杆之间的固定杆(45),所述固定杆(45)的一端固定于盖板(9)的上表面;压板(43),所述压板(43)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滑孔(44),所述固定杆(45)与所述滑孔(44)滑动连接,所述后杆的端部位于压板(43)的下方;套接于固定杆(45)的第三弹簧(46),所述第三弹簧(46)的一端固定于压板(43)的下表面,第三弹簧(46)的另一端固定于盖板(9)的上表面;设于盖板(9)内的第一电磁铁(42),所述第一电磁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柠恺邓加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昂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