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525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四周设置有腰型状的弹性板,弹性板固接在外壳内侧壁上,端盖内表面也设有弹簧和缓冲板,缓冲板通过弹簧连接在端盖内表面,缓冲板挤压在内壳上表面;所述内壳内承装有多块光伏太阳能板组件;光伏太阳能板组件逐一放置在内壳内,然后将内壳一起放置在外壳内,此时内壳通过缓冲板和弹性板置于外壳中心位置,当光伏太阳能板组件托运至运输车后,遇到颠簸路面时,缓冲板和弹簧之间配合,以及弹性板的缓冲,对内壳进行保护,缓冲部分跌倒或者碰撞时产生的破坏力,实现对光伏组件的保护,降低光伏组件损坏的几率。件损坏的几率。件损坏的几率。

A fall proof fixing device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
,具体的说是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光伏组件是由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超白布纹钢化玻璃、EVA、透明TPT背板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整体为板形状,吸收太阳能一面为玻璃材质,其封边一般为铝合金材质,或者注胶塑封,使用寿命长。
[0003]太阳光伏组件在生产加工后,需要从生产加工地运输至全国各地,以便当地厂家进行组装生产,且运输之前,需要对太阳光伏组件进行包装保护,一是避免外界灰尘雨水对其的破坏,二是包装后的太阳光伏组件,可以抵抗一部分外界破坏力,降低太阳光伏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几率。
[0004]目前对太阳光伏组件的长途运输包装保护方式为,使用塑料保护膜包裹在太阳光伏组件表面,然后将太阳光伏组件依次插入框体内的隔条上,使得上下两张太阳光伏组件分隔开,在遇到颠簸路段时,相邻框体之间会发生碰撞,同样也会造成框体太阳光伏组件的损坏,太阳光伏组件依次插入框体内的隔条上,隔条会将太阳光伏组件表面刮伤,或者将塑料保护膜刮破。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为带有端盖的矩形框体,外壳内底面设有缓冲板,缓冲板通过弹簧连接在外壳内底面,内壳水平放置在缓冲板上,外壳四周设置有腰型状的弹性板,弹性板固接在外壳内侧壁上,端盖内表面也设有弹簧和缓冲板,缓冲板通过弹簧连接在端盖内表面,缓冲板挤压在内壳上表面;所述内壳内承装有多块光伏太阳能板组件;首先将光伏太阳能板组件逐一放置在内壳内,然后将内壳一起放置在外壳内,此时内壳通过缓冲板和弹性板置于外壳中心位置,当光伏太阳能板组件托运至运输车后,遇到颠簸路面时,缓冲板和弹簧之间配合,以及弹性板的缓冲,对内壳进行保护,缓冲部分跌倒或者碰撞时产生的破坏力,实现对光伏组件的保护,降低光伏组件损坏的几率。
[0008]优选的,所述内壳包括底板和多个条形状的承接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坐落在缓冲板上,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三级凹槽,同一水平面上第二级凹槽内摆放光伏太阳能板组件,底板的边缘上端设置承接板,承接板的横切面呈L形状,承接板的外直角边转动连接在底板的上端边缘位置,承接板的水平端上表面开设放置区,承接板的水平端下表面设置凸块,凸块沿承接板长度方向设置;相邻所述承接板之间,下方的承接板上端边缘位置转动连接上方的承接板外直角边位置;底板上将光伏太阳能板组件边缘放置在第二凹槽内,承接板上的光伏太阳能板组件,将光伏太阳能板组件边缘放置在放置区内,由于相邻两个承接
板转动连接一起,因此可将承接板向两侧展开,使得放置区暴露出来,然后将光伏太阳能板组件水平架设在放置区上,光伏太阳能板组件自身重力下压承接板,承接板转动并置于水平状态;相邻承接板转动连接一起,使得光伏太阳能板组件池水平状态放置在承接板上,降低对光伏太阳能板组件表面的磨损,减少后期生锈的可能性,或者降低对光伏太阳能板组件表面保护塑料层的磨损,得益于光伏太阳能板组件长时间保存。
[0009]优选的,相邻所述承接板之间设置限位拉绳,相邻两个承接板转动连接位置点设有扭簧;所述限位拉绳的一端固接在上方承接板下表面,限位拉绳的另一端固接在下方承接板上表面位置;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通过设置扭簧,上方的承接板向外翻转,使得下方的承接板上放置区得益于暴露出来,方便操作人员对光伏太阳能板组件的摆放,同时设置限位拉绳,将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的角度进行限制,即,光伏太阳能板组件下压下方的承接板时,下方的承接板通过拉绳牵引上方的承接板,使得上方的承接板置于承接光伏太阳能板组件的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对光伏太阳能板组件的摆放,以及角度限制,得益于对扭簧的保护,防止扭簧扭转损坏。
[0010]优选的,所述内壳的上端两侧对称开设通孔,通孔沿顶部承接板上端贯穿至底板内部,通孔内设有插杆;所述放置区的竖直侧壁上开设滑孔,滑孔贯穿至通孔内,滑孔内设有推杆,推杆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滑孔内,推杆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斜面倾斜向上,推杆的另一端挤压在放置区内的光伏太阳能板组件侧壁上;在将光伏组件摆放在承接板上之后,此时承接板竖直叠摞一起,然后将插杆插入通孔,使得上下相邻两个承接板被固定一起,保证内壳的稳定性,为内壳内的光伏组件运输提供安全保障;在插杆插入后,插杆挤压推杆一端的斜面,推杆移动,并挤压在光伏组件框架上,进一步将光伏组件挤压固定在放置区内,再次提高光伏组件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顶端所述承接板外侧壁开设锁孔,锁孔靠近与通孔设置,插杆的上端设置有锁板,锁板的一端固接在插杆上,锁板的量一端水平转动嵌入在矩形状的锁孔内;插杆完全插入通孔内后,旋转插杆,使得插杆上端的锁板转动嵌入在锁孔内,此时锁板嵌入在锁孔内,插杆上下动弹不得,保证插杆插入通孔后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相邻承接板之间的稳定性,继而提供光伏组件在内壳内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每个凸块的下表面两侧对称开设凹部,凹部与通孔位置相对,凹部内设有吸盘;通过设置凸块,且凸块由橡胶材质支撑,凸块将光伏组件下压在放置区内,同时吸盘吸附在光伏组件表面,即,光伏组在此被吸附固定住,再次提高光伏组件在放置区的稳定性,降低光伏组件在放置区偏移的可能性。
[0013]优选的,所述滑孔的下方开设活塞孔,活塞孔呈L形状,并与滑孔连通,活塞孔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活塞孔形状相适,活塞杆的一端固接推杆,活塞杆的另一端密封滑动连接在活塞孔内,活塞孔与凹部内的吸盘之间设置有气道,气道的一端连通与活塞孔内,气道的另一端连通与吸盘内部;推杆向光伏组件方向移动,同时推杆带动活塞杆移动,活塞孔内形成负压,并将吸盘内的气体抽气活塞孔内,使得吸盘内的负压增大,提高吸盘对光伏组件的吸附力,提高光伏组件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推杆的端部开设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挤压板,挤压板后端面的连接杆滑动滑动连接在矩形槽内,挤压板前端面设有的凸起挤压在光伏太阳能板组件边框的沟槽内;推杆挤压光伏组件边缘的框架上,上下调节挤压板,使得挤压板的凸起嵌入在框架上
的沟槽内,将光伏组件作进一步固定。
[0015]优选的,顶部所述承接板上设有盖板,盖板的边缘位置开设通槽,通槽与通孔位置相对应,且插杆依次贯穿通槽和通孔;插杆贯穿通槽,将盖板按压在顶部的承接板上,同时盖板将顶部的光伏组件按压固定住,得益于对顶部光伏组件的保护。
[0016]优选的,相邻所述承接板之间设有限位柱,限位柱固接在下方承接板的水平面上;通过限位柱,对上下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制,防止上方光伏组件下压,造成下方光伏组件挤压损坏,以及对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的转动连接点进行保护,防止其断开。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光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内壳(2);所述外壳(1)为带有端盖(3)的矩形框体,外壳(1)内底面设有缓冲板(4),缓冲板(4)通过弹簧连接在外壳(1)内底面,内壳(2)水平放置在缓冲板(4)上,外壳(1)四周设置有腰型状的弹性板(101),弹性板(101)固接在外壳(1)内侧壁上,端盖(3)内表面也设有弹簧和缓冲板(4),缓冲板(4)通过弹簧连接在端盖(3)内表面,缓冲板(4)挤压在内壳(2)上表面;所述内壳(2)内承装有多块光伏太阳能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包括底板(5)和多个条形状的承接板(6);所述底板(5)的下表面坐落在缓冲板(4)上,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三级凹槽(7),同一水平面上第二级凹槽(7)内摆放光伏太阳能板组件,底板(5)的边缘上端设置承接板(6),承接板(6)的横切面呈L形状,承接板(6)的外直角边转动连接在底板(5)的上端边缘位置,承接板(6)的水平端上表面开设放置区(8),承接板(6)的水平端下表面设置凸块(9),凸块(9)沿承接板(6)长度方向设置;相邻所述承接板(6)之间,下方的承接板(6)上端边缘位置转动连接上方的承接板(6)外直角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承接板(6)之间设置限位拉绳(10),相邻两个承接板(6)转动连接位置点设有扭簧;所述限位拉绳(10)的一端固接在上方承接板(6)下表面,限位拉绳(10)的另一端固接在下方承接板(6)上表面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运输防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的上端两侧对称开设通孔(11),通孔(11)沿顶部承接板(6)上端贯穿至底板(5)内部,通孔(11)内设有插杆(12);所述放置区(8)的竖直侧壁上开设滑孔(13),滑孔(13)贯穿至通孔(11)内,滑孔(13)内设有推杆(14),推杆(14)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滑孔(1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两庞健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